(图片来源:摄图网)
7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高调宣称,经他亲自推动,可口可乐公司已同意在美国使用真正的蔗糖生产可乐,而这一做法在墨西哥版可乐中早已采用。
特朗普难掩兴奋,直言要感谢可口可乐高层。“我要感谢可口可乐的所有高层。这将是他们非常正确的一步——你们会看到的,这样更好!”
据了解,特朗普是可口可乐的狂热爱好者,曾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安装“可乐按钮”,只为随时能畅饮,此外,他可能也更倾向于蔗糖的风味。由他召集的“让美国再次健康”(MAHA)委员会5月发布的报告指出,大量摄入高果糖玉米糖浆可能与儿童肥胖及其他健康问题相关。
然而,可口可乐公司随后的回应却给这股热潮泼了冷水。面对美媒询问,公司表示并未承诺做出改变,仅在声明中感谢特朗普对品牌的热情,并称将很快分享更多有关产品系列中创新产品的细节,却未直接证实配方变更计划,也未明确是修改现有产品配方还是推出新产品。“我们感谢特朗普总统对我们标志性品牌可口可乐的热情。我们将很快分享更多有关可口可乐产品系列中创新产品的细节。”
在美国市场,可口可乐产品一直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浆而非蔗糖来增甜。美国玉米加工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博德对此反应强烈,他发表声明称用蔗糖代替高果糖玉米糖浆没有意义,“可能造成成千上万个美国食品制造业岗位流失,降低农场收入,同时可能导致增加对外国糖的进口”。
可口可乐是一家享誉全球的饮料巨头,诞生于1886年,由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发明,是全球第一个可乐品类的开创者。这种独特的饮料最初是一种药用糖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碳酸饮料。可口可乐以其标志性的红色包装和独特的配方闻名于世,其配方一直被严格保密,成为商业史上的传奇。
公司以碳酸饮料为主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张边界,如今产品涵盖碳酸饮料和非碳酸饮料两大品类,碳酸饮料包括可口可乐、可口可乐零度、健怡可口可乐、雪碧等代表品牌,非碳酸饮料则有水、功能饮料、植物饮品、果汁以及咖啡和茶饮料等。
我国碳酸饮料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入侵,汽水设备和生产技术进入我国。1927年,可口可乐公司在上海及天津设厂生产,打开了中国碳酸饮料市场的大门。随后百事可乐加入竞争,至今,碳酸饮料市场仍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天下。截至2021年,两家企业占据国内碳酸饮料近九成的市场,市场份额分别为53.4%和32.2%。
但曾经风靡全球的碳酸饮料,如今在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以及碳酸饮料替代品日益更新的情况下,市场日渐低迷,在消费者心中逐渐失宠。消费者开始更加关注饮料的成分表,对糖分和热量的敏感度大幅提升。多项研究表明,过量糖分摄入与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使得消费者在选择饮品时变得更加谨慎。
碳酸饮料的高糖特性成为其发展的致命劣势,而无糖茶、无糖气泡水等健康饮品则凭借低糖、低热量的特性迅速崛起,成为市场新宠。此外,碳酸饮料还面临着来自功能性饮料、天然饮料等其他饮料类别的激烈竞争。这些替代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还通过创新口味和包装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与此同时,碳酸饮料的消费场景也在不断收缩。在一线城市的便利店里,碳酸饮料的占比从高峰期的50%下降到了25%,取而代之的是各色茶饮、无糖饮料和咖啡。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发布的《2021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2023 - 2027年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预期将保持增长,且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超过10%。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软饮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软饮料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软饮料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软饮料行业未来的发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