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文旅融合产业招商清单:华侨城、中青旅、宋城演艺等最新投资动向【附关键企业名录】

分享到:
 趋势速递 • 2025-10-03 14:13:42 来源:前瞻网 E1470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文旅融合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从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迹修复与旅游开发,到现代都市的文化创意与旅游体验,从乡村民俗文化的挖掘与展示,到主题公园的高科技与文化故事的结合,文旅融合产业展现出无限的潜力和活力。

世界旅游组织(UNTWO)指出,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规模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估计,文化旅游市场份额已占据全球旅游业近四成。

图表1:全球文化旅游发展文化基础(单位:%)

从"十二五"到"十四五",国家政策均坚持大力发展旅游行业,推进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打造有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推进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等模式发展。

在产业链视角下,文旅融合已形成完整的生态闭环。上游环节,开发商联合设计规划团队与承建商,打造如西安大唐不夜城、杭州宋城等文化地标;中游运营端,企业通过智慧文旅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如深圳华侨城构建的"科技+文化+旅游"生态圈;下游传播层,B2B合作、B2C平台直销及社交媒体营销,将产品精准触达消费者。

图表1:文旅融合产业链结构

这种垂直整合模式在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表现突出,区域集群效应催生出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

图表3:截至2025年中国文旅融合产业链代表性上市企业区域分布图

近年来,各地政府积极探索文旅融合赋能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形成了历史街区活化、工业遗址转型、公共空间共享、艺术园区升级、社区街区共生、传统商圈迭代等多种模式。这些创新模式不仅拓展了城市文旅消费的新场景和新空间,还催生了文旅消费的新地标和新业态,有效满足了人们的旅游休闲和精神文化需求。

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和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入文旅融合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地方文化资源,推动城市文化的延续、传承和创新,还能加强地方文化认同,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文化竞争力。同时,文旅融合为城市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带来了新机遇,成为提振区域消费活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招商引资,地方政府能够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文旅融合项目的品质和效益,进一步激发城市的活力,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文旅融合行业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注:排名不分先后,数据来源:企查猫)

我国文旅融合行业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

2024年,从上市企业文旅融合相关业务收入来看,华侨城以272.99亿元远超其他企业。

文旅融合行业龙头企业——华侨城

企查猫APP显示,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侨城集团)成立于1987年12月7日,注册资金为1,200,000(万人民币),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1985年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该公司已形成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电子科技产业及相关业务投资五大产业体系。

企查猫企查猫

作为国内最早创建大型主题公园的企业,华侨城集团创立了欢乐谷、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田园、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玛雅海滩、花橙旅游等一批行业领先品牌,运营和管理景区、开放式旅游区超100家。

华侨城集团文化产业涵盖文化演艺、场馆综合体运营、艺术教育、公益文化活动等多个领域,拥有千人以上专业剧场及表演场地27个,累计推出各类原创剧目80余台,累计接待观众近1亿人次。

华侨城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方位、多维度地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以“打造中国好景区”为目标,开启文旅深度融合的新篇章。集团通过创新体验场景,将传统文化、文化IP充分融入主题公园升级改造、旅游节庆活动中,推动文旅融合再上新高度。例如,深圳二十四史书院以茶文化为底蕴,融合琴棋书画诗酒花等元素,深受深圳年轻人喜爱。

目前,华侨城集团在全国运营和管理景区近80家,跻身全球主题公园集团三强、蝉联亚洲第一,连续10年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年度业绩考核A级评价,资产总额超55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利润总额近240亿元。

7月4日,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推出多项文旅产品升级和创新活动。深圳欢乐海岸海洋奇梦馆二期焕新开放,深圳欢乐谷新增四大游乐项目,世界之窗推出360°沉浸式原创全景歌舞剧《LOVE SHOW》。此外,华侨城还通过音乐主题活动和IP潮玩体验,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互动选择。

文旅融合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4年中国旅游演艺剧出场次数显著提升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2024年全国旅游演艺演出场次为18.93万场。得益于国内旅游市场的复苏以及人们对文化体验消费热情的持续高涨,2024年中国旅游演艺剧出场次数较2023年显著提升。

图表2:2019-2024年中国旅游演艺剧出场次数(单位:万次)

出行方式以公路为主

2015-2022年,我国公路运输客运量逐年下滑。2022年,我国公路运输完成营业性客运量大幅下滑至55.87亿人,随后20231年、2024年连续上升,2024年有所回升至117.81亿人,同比增长7.0%。

图表2:2015-2024年中国公路运输客运量变化情况(单位:亿人,%)

2024年自然生态、红色文化项目热度较高

市场中热度最高的研学产品主题分别是自然生态、红色文化、劳动实践、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热度占比分别为53.14%、53.14%、50.63%、45.61%、30.96%。

图表4:2024年研学市场热度项目(单位:%)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认为,“AI+文旅”前景广阔,既能为游客提供个性化、便捷化、智能化的服务,提升旅游体验,也能助力文旅企业优化管理、精准营销,提高运营效率。他指出,未来三到五年将是AI重塑文旅产业格局的关键窗口期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旅融合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5-2030年中国文旅融合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5-2030年中国文旅融合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文旅融合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文旅融合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文旅融合行业未来...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9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