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10月1日16时05分,2025年国庆档档期票房破3亿,《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说家2》《731》分列前三位。
自9月30日起,十几部新片将接踵登陆院线, 一年一度的电影国庆档“激战”就此正式打响。今年的国庆档可谓亮点纷呈,不仅上映影片数量可观,更在影片类型的丰富度以及制作水准上实现了显著提升。战争史诗片、奇幻动作片、适合全家一同观看的合家欢喜剧以及动画电影等多种类型的影片齐聚一堂,能够满足从儿童到老年等全年龄段观众的观影需求。
从近几年的数据情况分析,在2019 - 2023年期间,国产新电影上映数量在国内电影市场中的占比呈现出波动式上升的趋势。具体来看,2021年该比例成功突破80%大关,到了2023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攀升至84.71%,相较于2022年还增长了0.96个百分点。
与之截然不同的是,进口新电影上映数量的占比则处于波动下降状态,从2019年的22.50%一路下滑至2023年的15.29%。由此可见,国产电影正逐步收获国内观众的认可与喜爱,在国内电影市场中已然占据主导地位。
按城市级别划分,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的分布也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格局。2019 - 2023年,二线城市始终是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保持在38%以上;其次是四线城市,占比保持在23%以上;一线城市的占比则保持在16% - 20%之间。
自2018年起,影视行业便踏入了发展低谷期。在此阶段,资本纷纷从影视行业撤离,这直接致使影视公司的估值出现大幅下滑。众多影视公司因经营压力选择注销,到2025年上半年,获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数量还不到2023年同期数量的三分之一。
当前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核心痛点在于对票房收入的过度倚重。伴随市场增长速度的放缓,这种单一的收入结构所潜藏的风险愈发显著。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业内已充分意识到这一风险,并积极展开突围行动。当下,一场聚焦于重构产业生态、拓宽收入途径的变革正蓬勃开展。其核心要义在于打破票房收入的局限,通过深入运营用户群体、充分挖掘场景价值以及开展跨界合作等方式,构建起一个更为立体、多元且具有强大韧性的盈利模式,从而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长远稳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中国电影产业的转型,绝非仅仅局限于开辟新的收入渠道,它实则是一场意义深远、影响广泛的系统性革新。当《哪吒2》在海外市场斩获佳绩,创下近20年华语动画电影海外票房的新高时,中国电影人数代以来所期盼的愿景,正一步步从理想变为现实。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影片出海是中国电影增收的关键渠道:“中国影片出海是必然的选择与趋势。如今‘中国制造’的产品与服务已风靡全球,海外观众渴望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基因,这为电影出海创造了契机。”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5-2030年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