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Twitter 工程总监陈尔东:硅谷没有产品经理

分享到:
 陈尔东 • 2016-05-30 09:36:35 来源:混沌研习社 E2772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在国内,产品经理是非常核心的角色,然而在硅谷,工程师才是灵魂,拥有产品设计的决策权。谷歌的比例大概是1比8,一个产品经理配8个工程师。Facebook在200个工程师的时候,只有不到10个产品经理。

本文经混沌研习社(微信公众号:dfscx2014)授权转载,研习社是一所线上商学院,致力为创业公司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人才。

演讲人|陈尔东(Twitter 工程总监)

我曾经在Facebook工作,现在在Twitter担任工程总监,在硅谷工作生活了很多年。

在国内,产品经理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硅谷反而没那么重要,工程师才是最核心的角色。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在硅谷,工程师文化对于独角兽公司是多么重要和普遍。

国内,产品经理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硅谷,工程师才是最核心的角色。

小团队大杠杆

工程师常常兼具产品思维

产品经理同时开发多个项目

硅谷独角兽公司的文化特点是小团队大杠杆(Huge Impact With Small Teams),精英小团队,一个一个把攻坚战打下来。

有两个数字比例非常重要,一是平均一个工程师,服务多少用户。

以Facebook为例,在2007年第三季度的时候,1个工程师大概服务50万的用户,到了2009年第三季度,1个工程师大约服务126万用户。

听起来是不是太不可思议了?你如果招到了好的工程师,而这些工程师有好的产品思维,你的公司组织就精简了,会议沟通就少了,效率就随之提高了。

后来Facebook这个高效纪录,被WhatsApp打破了,WhatsApp在4年内涨到了4亿多用户,而当时它的工程师只有不到30个。

我当时加入facebook的时候,它有2亿月活用户,而我们只有200位工程师,不到10位产品经理。WhatsApp在去年达到了10亿月活用户,它只有57个工程师,1个产品经理。

所以另一个数据也很重要,就是团队中产品经理和工程师的比例,平均一个产品经理有几个工程师。

软件行业老大微软的模式,就是一个产品经理带两三个工程师,再带一两个测试人员,大部分的工作流程是瀑布式开发:

产品经理写好要求

工程师编写代码

程序出来以后测试员去测试

如果功能有问题,返给工程师修改

&

如果设计有问题,返给产品经理重新讨论

所以基本上,微软每个季度或者每一年只能推出一个新的产品。

谷歌的比例大概是1比8,一个产品经理配8个工程师,所以谷歌每天或者每周都有新的东西推出。

因为只有一个产品经理,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和每个工程师沟通产品设计细节,所以这8个工程师就必须具备产品经理的思维,自己做产品决策。

Facebook在200个工程师的时候,只有不到10个产品经理。很多项目没有产品经理,只有工程师自己去思考产品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比例有什么好处呢?硅谷的一个产品经理往往要同时开发好几个产品项目,于是产品之间的协同度非常好,一看就知道是同一个公司的产品。

全栈式代码管理方式:所有人轮岗,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任何系统的专家。

招最好的A级工程师

代码重构不能轻易做

否则可能错过产品的最好时机

怎么样才能做到小团队大杠杆?在硅谷,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寻找A级工程师。

在人才的招聘上,业务领导不能依靠招聘网站发来的简历,而是应该亲力亲为地去定点挖掘,因为优秀的人才是不会缺少工作机会的。

关于产品经理和工程师之间的配合,很多互联网公司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产品经理要求工程师添加新的功能,工程师说,我们不能再加新功能了,因为代码太乱了,如果我们要添加新功能,会出现很多错误。我们必须要代码重构。

代码重构可以做吗?我谈一点我自己的经验。代码重构是要做的,但一定要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不需要兴师动众,选一个非常小的精英团队,把它快速做好。

我们知道,很多公司都是因为重写代码而错过了产品发布的最好时机,包括Facebook的竞争对手,他们觉得以前用的编程语言不好,后面换了另一种语言,结果耗时太长,过了几个月之后,发现Facebook的产品已经走在他们前面了。

这里还要谈到代码管理和维护方式。我知道大部分公司都是这么做的:每个工程师会负责固定的一些系统,每个系统都有明确的界限。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假如有新的优秀人才加入,他有一些很好的想法想更新一些东西,他就必须说服每个系统的负责人,这个沟通要花很多时间,也非常困难。

现在有一种更好的全栈式代码管理方式,Facebook就是这样做的:所有人轮岗,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任何系统的专家,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对任何一个系统提出更好的框架和方法。

你以前改变一个产品,需要把每个系统的人叫来,但是全栈式管理,让三五个全栈工程师,就能把这10个系统全改了,然后推出产品,这是自组织的代码管理方式。

本文来源混沌研习社,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