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高山大学(ID:gasadaxue),授课老师:骆利群
*以下根据骆利群2019年3月6日在高山大学(GASA)硅谷站的分享整理而成
授课老师:骆利群,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为神经科学,重点是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构建。曾在多个科学期刊任编委,世界多个著名大学和研究所顾问,以及PewScholar全国委员会和Damon Runyon癌症研究基金会科学顾问。曾获郭沫若奖、斯洛恩奖、麦克奈特神经科学技术创新奖、神经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国家健康中心神经疾病及中风研究所的雅各布·贾维茨奖、解剖学家协会的HWMossman奖以及劳伦斯·卡茨奖。
1.大脑的结构
我们现在都知道,大脑皮层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着不同的功能。
这个概念提出来也才三百年左右,那时人们意识到人所有的行为都源于大脑,但是涉及到具体不同区域对应什么功能,当时的理解,在现在看来都是错的。
1860年。法国医生Paul Broca(布鲁克)有一个病人不会讲话,只会发一个“tan”的音节。
病人去世后,医生解剖了他的大脑,发现大脑皮层上有一块区域出了问题。
随后很多类似病症的病人都被发现大脑的同一块区域均发生了损伤,这块脑区我们现在称它为“布罗卡区”,专门控制人舌头的动作,是语言产生区。
大脑皮层上还有另外一个区域,叫“韦尼克区”,主要功能是“理解语言”。如果这块区域发生病变,病人能讲话,但讲的话没有条理,并且也听不懂别人说话。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不需要解剖大脑,直接用核磁共振就能了解到大脑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
通过核磁共振,我们还发现了大脑语言区的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个人10岁之前和10岁之后学习使用第二语言,在大脑语言区域的控制位置是不一样的。人脑中似乎有一块黄金区域是留给小时候学习语言的。
运动和感觉在大脑皮层上也分别对应着一个图谱。
图中右边是运动皮层,左边是感觉皮层,左右均是对称的。一般是左脑控制身体的右侧,右脑控制身体的左侧,但是语言只是由左脑控制。
这个图谱在100年前就已经发现了,当时主要是通过切断癫痫病人不同的神经对应绘制出来的。
图谱与人体各部位大小并不是成比例呈现的,一般来说,神经越敏感丰富的地方,在大脑皮层上所占的区域越大,例如大拇指、嘴唇等,相反,大腿、后背等区域在图谱上位置就很小。
2.神经元
大家都知道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基本单元。但在神经系统中,关于细胞是否是基本单位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很多争论。
意大利科学家Golgi(高尔基)发明了一种染色的方法来研究神经系统,这个方法让人们发现了神经细胞有一个树突和一个轴突。
树突是用来接收信号的,轴突是释放信号的。一个树突可以接收来自高达15万个轴突的信息。
神经细胞中胶质细胞也非常重要,有的可以连接不同的神经元,有的可以让动作电位更快,有的则与一些疾病有关。
人脑中有大约1011个神经元,神经元的连接点有1014个,大量的神经元并不是混乱排列的,而是组成了非常有序的神经回路。
比如说膝跳反应,就是肌肉上的感觉接收器接受到刺激,产生冲动,通过感觉神经元传至脊椎,再经传出神经反馈给效应器,发生膝跳反应。
3.电和神经元
第一个发现电跟神经系统有关系的一个实验是“火花实验”。
1971年,意大利学者Luigi Galvani(路易吉·加尔瓦尼),他把青蛙的中枢神经和腿解剖了出来,然后用闪电来刺激青蛙。
结果发现尽管青蛙已经死了,但在电刺激下腿部仍然可以跳动,因此他得出结论:电和神经系统有交流。
1939年,英国科学家Hodgkin(霍奇金)和Huxley(哈斯利)首次将电极深入到细胞里面,记录到了神经元的动作电位。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他们发现了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分子机制,即钠离子和钾离子造成的不同离子通道的开闭,导致了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发生在树突和轴突之间,同一个细胞内速度最高可达120m/s,不同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间最快是1μs。
4.我们如何感觉这个世界
人有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躯体感觉。我研究嗅觉比较多。
嗅觉在很多动物里也非常重要,比如三文鱼。它们小时候在小溪里长大,之后游到大海中生活,但当要生小三文鱼的时候,它们会非常精确地回到原来的小溪,靠的是什么,就是它们敏锐的嗅觉。
对于动物来说,嗅觉可以帮它们找到方向、食物、配偶和敌人。
嗅觉产生的机制一般是气味传到鼻子中的感觉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再将信息传到大脑中的嗅球,由此就能感知到气味。
感觉到气味的嗅觉受体是通过多个基因进行编码的。
老鼠体内有2万个基因,其中有5%即1000个左右基因与嗅觉相关,占比很大。狗的嗅觉也很敏感,编码的基因大概在900多个左右。人的嗅觉编码基因大概300左右,而猪的嗅觉是最为敏感的,编码基因高达1300多个。
人开始直立行走之后,嗅觉变得不再非常重要了,相反,视觉的重要性加强了。在进化过程中,人类慢慢的丢掉了一些不重要的基因。
5.先天和后天行为
讲讲先天和后天的故事
先天行为
这幅图你们觉得像什么?
对于刚出生的小鸡来说,这像是老鹰的影子,在没有任何经历的情况下,小鸡知道躲避老鹰。这是进化留下来的行为,是先天性的。
另外一个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先天性的行为就是性行为。
从大肠杆菌、酵母、蜜蜂、蝴蝶,再到乌龟、人类,都存在这种行为。
我们来看看果蝇的求偶行为。
果蝇的求偶行为存在固定的模式。
雄果蝇首先在雌果蝇附近发出荧光,告知雌果蝇自己的存在,随后会去轻拍雌果蝇的翅膀,给雌果蝇唱歌,然后去舔雌果蝇的翅膀和腹部,最后会尝试进行交配直到交配成功,整个过程大概一到两分钟。
如果雌果蝇已经与别的雄果蝇交配过,它则会踢开尝试和它交配的雄果蝇。
科学家研究果蝇的遗传学信息,发现当他们有一个叫“无果”的基因突变,会导致严重的求偶缺陷问题,他们无法辨别对方果蝇的性别,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性行为。
后天行为
猫头鹰的视觉和听觉非常好,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可以依靠听觉来抓老鼠。猫头鹰为什么有这样的能力呢?
声音经过左耳,再传到右耳,时间差不超过200毫秒,一般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猫头鹰的听觉神经网络非常发达,能够根据这个时间差来判定声音的方向来源。
我们学校一个教授,神经生物系的Eric Knudsen,他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他给猫头鹰带上一副眼镜,让猫头鹰的视觉产生23度的偏差,这样一来,猫头鹰听觉判断的位置和视觉看到的位置就会发生偏差。
但是在一段时间后,猫头鹰能够进行自我调整,让自己的视觉和听觉偏差减小,最后达到偏差为零。这说明猫头鹰有后天的学习能力。
这些实验是在小猫头鹰(年龄<200天)中实现的,年龄大的猫头鹰学习能力则比较差。
Eric Knudsen随后又做了许多其他的实验,结果发现,在猫头鹰小的时候进行戴眼镜的训练,年龄大了之后,可塑性(学习能力)要比没有经历过训练的猫头鹰强。
另外,即使小时候没有经过训练,成年的猫头鹰通过小幅度改变眼镜的偏差度数来慢慢进行训练,也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6.记忆和老年痴呆
1953年,一个癫痫病人H.M,为治疗癫痫切除海马体后,其他各项身体指标正常,但是不能再增加新的记忆,他的大脑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但是肢体的记忆还是存在。
这让科学家们了解到人体记忆存在的两种方式,一种是陈述性记忆,需要有意识的回忆;一种是非陈述性记忆,不需要意识回忆,如运动技能和习惯等。
作为数百项研究的参与者,H.M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学习、记忆和体能灵敏度的生物学,他一直被认为是脑科学史上最重要的病人。
老年痴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忆逐渐丧失,到现在都没有好的方法来治疗。
老年痴呆主要是神经元中的突触、轴突和神经元丧失活性了,人体无法储存记忆。在美国,85岁以上的人中50%的人会患老年痴呆症。
现在已经发现老年痴呆的人群中有5%的人是一种突变的Aβ蛋白质的不断积累导致的,在冰岛,0.5%的人有一种保护基因,不会导致基因的突变,可以防止年老时智力衰退。
7.电脑和大脑的比较
人脑和电脑均有输入和输出,人脑有认知、感觉、状态和运动之间的各种联系,电脑有控制器和数据路径和内存。
不管在计算速度还是精确度方面,电脑要远超人脑,但是为什么在有些方面尤其是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人脑要超过电脑呢?
举例来说,网球运动员只需要不到0.37秒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挥拍接球、回击发球的动作。
因为很简单,同样的信号传到人脑,多个神经元可以大规模并行同时进行判断并做出反应,但是电脑需要根据步骤来做完一系列的反应。
除此之外,大脑神经元还可以根据活动和经验对回路进行修改。
近些年来,计算机科学通过对人类大脑的学习实现了很多新的令人兴奋的进步。
深度学习就是一种受神经网络启发的机器学习技术。
当然反过来,通过深度学习,我们对人脑的研究也会更进一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