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从容面对人生中场

分享到:
 伯凡时间 • 2019-10-10 09:48:32 来源:伯凡时间 E3731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伯凡时间(ID:bofanstime),作者:伯凡时间

35岁本是一个如日方中的年龄,现如今却成为了职场中的“生死线”。在大多数企业的招聘要求中,通常都可以找到一个同类项——限定35岁以下。

对于公司来说,这个年龄段的人雇佣成本通常会比较高,同时职场能力也已经大致定型,可塑性很低。因而相比于干劲十足、对新兴事物敏感、特别是成本又低的年轻人,公司自然更青睐于后者。处在这个阶段的人群不仅在职场竞争力上下降,同时他们也面对着巨大的生活压力,生活开销、子女教育、赡养父母、房贷车贷等都是需要切实面对的问题。

腹背受压的他们要想不被淘汰,只能选择向上晋升,可决定是否能够晋升的因素往往有很多,除了个人的工作能力以外,性格、机遇、人际关系、环境等偶然性要素通常也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中高层岗位十分有限,因此最终只会有少数人能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剩下的大多数人只能另谋出路。

公司的逻辑是希望通过更小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回报,因此公司通常不会在意一个人的难处有多大或是和企业的感情有多深,而倾向于选择能力并不逊色且不需支付过高成本的年轻人。事实上,一个处在危机感中的中年人也是在20多岁进入职场后,通过自己有活力、低成本的优势来实现职位更迭的,只不过到了中年后的他们同样也要面对新一批年轻人的改朝换代。处在这个阶段的他们十分艰难,向上晋升之路狭窄,向下有无数体力比自己好的人在追赶和觊觎着自己的位置。屁股很多,座位却很少,总会有人在这条行进的列车上被挤落下来。

一旦运气不佳遇到裁员或是职位更迭被挤落下来,那么曾经噩梦中的一切便都会真实地发生,现实问题接踵而至。在这场切实的中年危机中,丝毫没有回旋的余地,成年的生活不是年轻时的考试,不及格还有机会补考,生活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没有处理好,都需要承担其带来的后果。然而生活中绝大多数问题都需要工资提供的现金流来解决,工作的这一环断开后,生活便难以像之前一样正常运转,处于这种情境中仿佛跌进了人生的山坳中(两座山之间的低谷),后方是峭壁,前方是一座望不到头的山,一种茫然与无力感萦绕在身边。

在人生的中场跌落中不乏有人会再次爬起,重振旗鼓,甚至因失业的契机而发现事业的第二春。例如曾经连续创业失败的王兴越挫越勇,最终带领美团在香港上市;甚至古稀之年的褚时健也用十年的时间让褚橙走进了千家万户。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再次爬起来并非易事,处在山坳中的他们眼前的山仍然是那么高,而且再次起步时,腿脚可能已不像年轻时那样健步如飞了。但处在这个阶段中的人并不是没有生存空间,能否从低谷中爬起来,考验的是一个人真正的“能耐”——能力与耐力,能力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存上线,而耐力决定着一个人忍受逆境的底线。在能力的上线与耐力的底线之间,就是这个人的可生存空间。

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讲,能力线条往往已经固化,很难在短时间改变。因此一个中年人生存空间的大小往往由耐力线条所决定,通常那些耐力线条很高的人不愿意面对生活的落差或眼前的难题,很容易陷入抑郁中一蹶不振,无法重拾信心。

重新再爬上一座山峰总是需要巨大的付出和漫长的等待,由于回报的滞后性,人们的意志力很容易在攀爬的过程中被消耗成精疲力竭的状态,这时如果不能沉下来,用足够的耐力来对抗人生中场的逆境,便很难再次站起来。

同时,面对逆境的心态也很重要,通常打垮一个人的并不是逆境,而是心中的悲观与恐惧,有一个我们很熟悉的说法:当这杯子里有半杯水的时候,悲观主义者看到的是“我只剩下半杯水了”,而乐观主义者说“我还有半杯水”;悲观主义者说“我这样一天天变老,正在成为一个老人”,而乐观主义者认为“我现在的每一天都是我生命当中最年轻的一天”。

尽管客观的事实不变,我们却可以通过不同的思维框架来对其进行解释。当我们用悲观的框架来解释眼前的事物,实际上是在绑架自己,导致自己难以迈出向上爬的第一步;而如果将眼光聚焦在再次攀登上山顶的生活中时,那么自身就会滋生出一种脚踏实地跨越眼前艰难处境的力量,将路途的困苦和荆棘视为无物,决绝地走出人生的低谷,因此以乐观的框架解释生活的人往往也更容易过上幸福的生活。

事实上,真正的失业并没有发生在所有的中年人身上,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跌落到失业的山坳中,他们真正的问题是令他们饱受煎熬的焦虑感。“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与职场“淘汰”的重压令他们时常辗转反侧,这种恐惧有时会比现实的悲剧更加令人煎熬,耗费了他们巨大的精神能量,使他们逐渐陷入一种紧张和疲劳的生活状态。

与其深陷这种无意义的危机感中,倒不如寻找方法来对抗危机。丰田公司有一个很著名的生产理念——在次品出现之前消灭次品,在问题发生之前解决问题。这对于我们来说也同样适用。

英国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曾提出“第二曲线”的概念,这个概念指出,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逃脱不了起步-上升-停滞-下滑的“S”型曲线。为了对抗可能出现的风险,他建议道每个人都要在生活中有意地培养自己的第二能力曲线。假设一个人在25岁时开始培植自己的第二曲线,那么当35岁第一曲线划过抛物线顶点时,他的第二曲线便已经开始上扬。因而拥有第二能力曲线的人在面对35岁危机时,往往就会更加从容。对他们来说,即使危机真正发生,生活通常也不会有很大的波动。

3

然而很多处在生活舒适区的人认为第二曲线是一种无用功,认为自己能力出众,并且处于一个蒸蒸日上的行业中,并无危机可言。但事实上这个想法过于自负,在这个技术和产业不断革新的时代,颠覆和变革似乎已成为了常态,曾经PC端的巨头戴尔虽然在个人电脑领域风光一时,但却没有及时培养能力的第二曲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掉了队。而与之相反的苹果,在PC时代就开始在iPod上发力,而在iPod大卖的时候又在隐秘地设计出iPhone,使得苹果在一次又一次的浪潮中不至跌落,从一个山峰跨越到另一个山峰。

因而我们要经常问问自己,假设我的能力很强并且持续精进,还是否能够应付下一个时代。事实上,未来总是未知的,风险也必然随时在侧。我们倒不如将风险视为一种必然,积极地培育出自身的第二能力曲线,为明天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危机到来之前进化出对抗危机的能力,同时这种做法也可以很好地解决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中年人的生活往往处在比较艰难的阶段,生活的重压与职场竞争力的下降让人精疲力竭,但这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可以帮助人们在人生的中途思考“我是谁”以及“我不是谁”,帮助自己认清什么才是幸福,找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此外,职场的跌落也并不是没有办法面对,只要有足够的耐力、积极的心态、以及持续进化的第二能力曲线,便更容易在充满不确定的职场中快速复原,回归平稳的生活。

本文来源伯凡时间,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2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人生 困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