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生物学霸(ID:ShengWuXueBa),作者: EVEE
前瞻网已获授权转载
北京时间 2019 年 10 月 7 日,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英美两国的三位科学家威廉・乔治・凯林(William G. Kaelin), 彼得・拉特克利夫爵士(Peter J. Ratcliffe)和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因其在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的机制方面的研究,共同分享了 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图片来源:诺奖官网
笔者在查阅几位大牛们的研究成果的时候,发现今年的获奖者之一 —— 威廉・乔治・凯林博士的科研经历,充满了奇闻轶事...
威廉·凯林得知获奖时发的自拍,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方推特。
首先来看一下威廉・凯林博士的履历:
1957 年 11 月 23 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目前是哈佛医学院教授。
1979 年获杜克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82 年获该校医学博士学位。
他曾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丹纳 - 法贝尔癌症研究所接受了内科学和肿瘤学的专业培训,并在丹纳 - 法贝尔癌症研究所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
2002 年,凯林成为哈佛医学院正式教授。
此外,他自 1998 年起就一直担任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
2016 年获得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
2019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乍看凯林博士天赋异禀,科研生涯一路坦荡,然而事实是...
被导师无情「劝退」过
据凯林博士在拉斯克奖的颁奖典礼上自述:
作为一名医学预科生,我曾在实验室中为一项既枯燥又无足轻重,并最终被证明不可完成的独立研究而挣扎。我的导师用 C +「奖赏」了我。
更扎心的是,导师并不认可他,认为他不适合呆在实验室,成绩单上注明了这样一句话:
「凯林先生看起来是个聪明的年轻人,而他的未来就在实验室之外的任何地方。」
科研道路上「左右横跳」
备受打击的凯林,此后的科研之路变得异常坎坷。
他先是认为自己不能成为一个科学家,应该成为一名临床医生。
「这一痛苦的经历使我确信,我应该成为一名临床医生,而不是一名科学家,因此我接受了临床训练。我甚至曾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担任首席住院医师,夯实着我对诸如希佩尔 - 林道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 Disease)等晦涩疾病的了解。」
在下定决心后,凯林来到了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开始接受临床肿瘤学的训练。
图片来源:dana-farber.org
事情如果真的这样发展,相信世上应该会多一个很不错的医生,而没有了今天的诺奖得主威廉・凯林。
阴差阳错的是,凯林为了毕业又回到了实验室进行为期两年的基础研究。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开始工作后不到 4 个月,他所在的实验室就关门大吉...
科研路上的倒霉经历,让凯林更加坚信自己不适合科研...
研究一辈子癌症,却救不了患癌的妻子
在凯林最困难的时候,贵人出现了。
大卫・利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教授,图片来源:dana-farber.org
在迷惘与困境中,大卫・利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教授向他伸出了援手,将他纳入实验室。
重新进入实验室的凯林在一段时间的科研生活后,认识到「对癌症患者来说,最终的希望还是来自对癌症分子机制的精准理解,以及由这些知识转化成的有效疗法。」
「多年后,由于大卫・利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的出色指导,我才发现自己实际上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的临床实践使我确信,在对癌症发病机理有更深入的了解的基础上,我们迫切需要更好的癌症治疗方法。」
最终他放弃了成为医生,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
凯林博士从希佩尔 - 林道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 disease)出发,发现了相关的基因 VHL,及其与缺氧诱导因子 HIF 之间的作用机理。
图片来源:文献截图
基于这一原理,新药研发人员针对 VEGF 这一靶点开始研发新药。目前,FDA 已经批准了多种用于治疗肾癌的 VEGF 抑制剂。
但是 2015 年,凯林博士的妻子卡罗琳,却由于乳腺癌离开了这个世界。研究了一辈子癌症的他却对此无能为力...
不过,相信卡罗琳一定会为丈夫获得诺奖感到骄傲吧!
坎坷科研路,不止有你我。
「一入科研深似海」,苦海无涯,诺奖得主和我们一样,都在争渡。
愿还在苦苦挣扎的诸位,争取早日毕业,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
也许未来的某一个诺奖就是你!
参考来源:
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awards/show/oxygen-sensing-essential-process-survival/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