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一加,为什么会有点不一样?

分享到:
 张鹏 • 2019-12-17 15:20:38 来源:极客鹏友说 E3600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作者|张鹏 来源|极客鹏友说(ID:geekpys)

今天我要说说一位我认识了不少年,但从来没写过的朋友——一加手机的刘作虎。

这些年国内手机市场风云变幻,除了「华米 OV」,中小品牌都走向沉寂。但最近我发现,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 400 美元价位以上的手机市场)中,一加的销量悄悄冲到了全球第四位,排在苹果、三星、华为之后。在印度,其销量甚至超过了苹果,成为印度高端手机市场排名第一的品牌。 

在手机行业,高端旗舰机是最难打的领域,而且一加一开始就选择了西方文化很强势的海外市场,我虽然每年都和刘作虎交流,但每次都替他捏把汗。几年下来,我发现一加现在一年出货量能超 600 万台,关键是还保持着不错的利润,这点让我非常好奇。 

今年 5 月份,极客公园前沿社组织了一帮科技圈企业家去秘鲁徒步——每年前沿社都会组织这样的活动,大家边走边聊、碰撞思考,而这一次,我拉上了大家还不太熟悉的刘作虎。

刘作虎绝对算是国内手机厂商老大里「不善言辞」的一类,比较喜欢「闷骚」产品细节。这也让他在商业新闻里一向不活跃——我估计记者们跟他交流甚至觉得他很慢热,造不出好标题和刺激点。

不过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往往比记者采访有趣和直接得多,我心里的算盘是:用一群「段位」更高的人激发下「真相」,也听听这些企业家观察一加的视角和判断。

1

一加创始人 & CEO  刘作虎   

「本分」里的韧性

在秘鲁,徒步完壮观的马丘比丘遗迹,吃过午饭后,外面下起了雨。大家索性找了个咖啡馆,不知不觉就聊了一下午。

在聊天的时候,刘作虎一如既往听得多,说得少。参加这个活动的时候,刘作虎给大家带来了当时还没发布的新机型 —— 一加 7 Pro。那几天所有人都在用这款手机,体验了几天,大家觉得这款手机很惊艳,所以话题开始逐渐转移到这个产品和一加身上。

所有人看着刘作虎似乎都有这么一个「潜台词」——手机产业是个巨头林立、高度竞争的市场,一加这个「小而美」的公司肯定很难做啊。

而刘作虎的故事也确实是从一个糟心的问题开始的。

「如果你精心准备的产品发布会距离开始还有 10 天,突然业界巨头宣布和你在同一天开产品发布会。你媒体都请好了,但显然他们来不了了。而粉丝们机票也买好了,热情都调动起来了,这时候你会怎么办?」

听起来的一个小概率事件,引发了几位搞硬件的企业家之间的讨论:

「继续开啊,正面『刚』巨头也没啥。不然服软改期,士气多受影响?」

「未必是坏事嘛,你对产品有信心,这不是一个挺好的和巨头掰手腕的机会?不然你也浪费了很多成本,不如拼一拼。」

这并不是个虚构的事情。实际上,一加 6T 在纽约的发布会原本定在 2018 年 10 月 30 日,当时邀请函都发出去了,但是还剩 10 天的时候,苹果突然宣布,将在同一天召开新品发布会。

刘作虎说,那时候公司内部就炸锅了,激烈地讨论「要不要改期」的问题:不改期,公司憋了大半年的发布会效果将大打折扣;但是临时改期会对公司的面子和信誉、对粉丝的情绪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刘作虎翻出当时内部讨论的截屏给我们看:大部分声音和前面几位企业家的观点类似——「我们的产品做得也不差,为什么要给苹果让路?到时候就跟它硬干呗。」甚至还有不少人表示,公司这时候要是软了,「我就不干了!」

这种情况让刘作虎很焦虑,他说他几乎一夜没睡,翻来覆去地想这个问题,最后还是做了个决定——改期!他们和媒体重新约时间,和粉丝解释,甚至赔偿他们的机票、酒店损失。最终虽然看起来有点没面子,但改期的发布会确实非常成功。

「虽然对产品我挺有信心,但跟苹果同一天开发布会,这个世界的注意力肯定全跑到那边去,那我们付出一年的努力做出来的好产品,就得不到应该有的关注。我觉得因为自己的情绪就违背规律,去做效率很低,甚至没有价值的事情,这个不本分。」

在刘作虎很多的思考里,「本分」这个词被频繁提及。

在商业界,「本分」是当年步步高的创始人段永平提出来的,步步高后来拆分出了 OPPO 和 vivo 两大手机品牌。而刘作虎就是从 OPPO 出来的,显然,段永平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

我们问他,到底该怎么理解「本分」?以前大家也听过不少段永平的商业故事,觉得「本分」是做事厚道,是一种为人经商的价值观。但刘作虎觉得,「本分」其实不是说做个厚道人,它核心的思想是去做符合规律的事情,尤其是在遇到诱惑、恐惧、面对不确定产生压力的时候,要回到事物的本质,去做符合规律的决策。这更像是一种是世界观。

「你要做的事情,其实比你的情绪和自我大。很多时候过了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因为情绪的决定都是错的,符合规律的决策才是对的。」

刘作虎其实也曾经被情绪影响过。一加第一代产品在全球卖了 150 万台,第二年他在旗舰机之外搞了相对低价的机型想去抢市场,然后自己的「氢 OS」系统还没准备好就急着发布,结果问题一大堆。

「你一有情绪,就会犯错。」刘作虎说到,「要立足在旗舰机领域打全球市场,这件事很难,要干这么难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要专注和有耐心,你只有产品是可以控制的,其他都会干扰你,包括你觉得触手可及的机会,和你想跑快点的情绪,都会让你不耐心、不本分地做决策。」

想清楚什么事情是需要时间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是支撑一加「韧性」的一面。这个诞生在中国智能手机大热潮中的品牌,在中国市场是个「小而美」,但它早早在海外市场布局,现在已经在海外市场赢得了几百万用户和大量的粉丝。

刘作虎觉得这个难而且慢的选择符合规律。当中国市场处在性价比时代的时候,根本无法支撑一个初创企业建立「可持续的闭环」,去做真正的好产品。这些年一加的手机从 2000 多元卖到了 5000 多元,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报告,2019年 Q3 季度,一加冲到了全球高端手机市场全球第四的位置。而每年本分地做好产品,本分地获得收益,也在支持一加建立自己的能力和风格。

对于「本分」这个词的重新理解,可能是解释一加这些年持续发展的关键,前沿社的企业家们对此非常有共鸣。其实哪个企业家不希望长期、有耐心呢?这样是能耗最小、成就感最大的。

但大多数人在面对时势、境遇、竞争的时候,难免会面临艰难的决策,甚至是路线权衡,对此,刘作虎提供了一种「算法」——做反情绪、顺规律的决策,先想清楚不该做的,再专注于该做好的。

对在不断探寻更科学的方法论的企业家们来说,一加是一个有价值的案例。「说白了,如果把时间拉长,你会发现商业里只有规律,没有情绪。」同行的一位企业家来了这么句「神」总结。

这句话也被公认为极客公园前沿社秘鲁之行最金的金句,而「本分」也成了大家认识刘作虎和一加,更深刻的一个视角。

3

图片来源 | 一加官网

「本分」里的刚性

刘作虎言谈举止一点也不咋呼,交起朋友很舒服,但为人做事却很有自己的执着和刚性。

一加这家公司的 slogan 叫「不将就」,朗朗上口,感觉「脆生生」得很有活力。

因为和刘作虎在他创办一加之前就认识,也基本上每年会和他深入聊一两次。去年和他吃饭的时候,聊了几个小时,混得熟了,我终于说出自己的疑惑:「不将就」这句话感觉是在给自己挖坑啊,天底下哪有不将就的事情呢?一个手机不「妥协」能造出来?能卖好?这里面有些矛盾显然存在啊。

刘作虎不是个满嘴跑金句的人,一开始也被我问得有些说不清楚。他的特点是慢热,但给他足够长时间,往往会给你一些惊喜。

我几乎肉眼可见地看到他在努力搜寻大脑,回到一些思考的原点,然后把这三个充满「直觉」的字,讲出更完整的逻辑。

他说「不将就」的前提是看到并接受世界的不完美,但是「接受」并不是对自己说「OK,那就这样吧」,而是虽然知道「永远都不会完美」,但依然不会放弃追求「比更好再好一些」。

他给我举了一个例子。在研发第一款手机的时候,一加做了一个独特的设计:将手机屏幕通过包边上浮的处理,让屏幕悬浮于边框,打造屏幕悬浮在中框之外的感觉。

第一版做出来的时候,屏幕上浮是 0.6 毫米,刘作虎觉得,握在手里的感受,和自己的设想还是有些距离,他觉得上浮 0.5 毫米才是最完美的,所以让设计人员再把屏幕上浮 0.1 毫米,但在实际操作中这是很难实现的,于是他又提出上浮 0.05 毫米。实际上,0.05 毫米的差距一般人可能根本看不出来,但是刘作虎就是要追求那个更好的状态。

「这些改变,用户虽然看不出来,但是拿到手里会感觉出来。没能上去 0.1 毫米是接受不完美,但那 0.05 毫米真的是不将就。」刘作虎特别认真地跟我这样说。

这样较劲是不是真的能帮一个创业公司赢得市场?毕竟每一次「不将就」的努力都是有成本和风险的,这里面的「精神」我看得见,但这里面做事的逻辑我是有疑虑的。

但刘作虎觉得,今天的手机市场竞争确实非常激烈,本质上大家做法都差不多,就是怎么去打造一个在技术、参数、硬件、工艺上看起来都很好的产品,争取把这个产品卖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在考虑怎么在卖的那一瞬间去赢得用户的心智,套路其实也差不多。

「但是作为高端手机不可能只是技术和参数堆积,顶级的产品,依托审美和主张。让用户使用中有更好的体验,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你还是要考虑更多当用户每次拿起手机的时候,怎么帮 ta 更好地解决问题,然后让 ta 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有一种『无负担』的幸福感。」

关注用手机的过程,而不是只是买手机那一瞬间的「现实扭曲力场」,这算是刘作虎一个非常不同的视角。

刘作虎说一加的产品里对技术的选择反而是简单直接的——用最好的配置搭建最好的软硬件基础,但是对于审美和「无负担」的产品主张,却是最费脑筋的。

一加手机有很多「无负担」的设计,比如一加 7 这代产品上就新增了一个「禅定模式」功能,一旦开启了这个功能,用户就要暂别手机 20 分钟,在此期间,除了紧急呼叫、接听电话之外不能进行其他的操作。这个功能会记录用户的禅定模式时间,以鼓励用户多做「离开手机的修炼」。

我问他为什么要弄这么一个手机变砖的功能?他说人真的需要 5 分钟看一下手机吗?站在用户的角度,有些时候 ta 其实是希望不受干扰的。这个小功能给用户一次体验「无负担」的机会,用户体验到其实放开手机也没什么,这不是一种「推动力」吗?

说到「无负担」,刘作虎突然变得滔滔不绝。他给我举了很多例子,包括一加自己做的氢 OS 系统,为什么要设计一个「通知降噪」的功能?这个功能把通知分为优先区域和普通区域,只有优先区域内 App 的信息推送才会出现在屏幕上。

「我不希望把用户所有的时间都占了,也不希望用户所有要干的事情都在这里完成,我希望用户可以自己选择。」

刘作虎这个做法显然和手机企业「互联网服务」(也就是广告业务)的思路大相径庭。但我还没来得及展开和他探讨「你这不是浪费了用户流量变现的手段」这个观点,就被他用一句话压制了,「我们给用户提供的是个帮他解决问题,帮他更有幸福感的设备,你这个想法贪心了,这不本分。」

好吧,这也算是让我在「本分」这件事上看到了韧性之外的刚性吧。

「小而美」能不能支撑「大想法」

2019 年对一加手机来说,算是在中国市场「破圈」的起点,那个在秘鲁让企业家们赞不绝口的一加 7 Pro,被很多科技媒体定义为今年真正的「安卓机皇」。

过去一加手机在全球有几百万用户,每次发新品,海外都是几千用户去看发布会,然后去线下店排队抢第一批产品,这些在国内我们感知并不多——一加在中国的用户总体数量还是比较少的。但是今年,凭借着产品和独特的产品主张,一加在国内的讨论明显在快速上升。

一个「小而美」的品牌,最终是不是能有路径实现更大的想法?这个世界上似乎除了苹果,没人真正做到过。一加的挑战还远远没有结束。

我很认同刘作虎这个人有个原因,就是他不会忽悠,也一点都不套路,他从没给我讲过苹果从「小而美」到世界级的故事,他更多跟我说的是一种真实的探索过程。

一加 7 Pro 在国内发布后不久,我俩一次偶遇碰面,他就挠挠头说这次有点保守了,没有预料到这个产品一出来就开始缺货。

一加 7 Pro 的 90Hz 流体屏是产品一大亮点。「90Hz」代表屏幕刷新率,赫兹的数值越高,我们看到的屏幕就越流畅、自然,我们现在用的手机大部分都是 60Hz 的屏幕刷新率,一加是第一个使用 90Hz 的主流手机厂商。

「给用户提供更加流畅的操作体验」是一加投入重金开发这个屏幕的原因,后来发现,当用户习惯了 90Hz 的流畅之后,就很难再回到 60Hz 的屏幕上去,这是一个用户「用了就放不下的东西」。

刘作虎说如果按照一个人一天滑动手机 2000 多次,每次流畅 40 毫秒的话,90Hz 的流畅,积少成多一年可能就可以为用户省下不少时间。这些细节其实太「参数」了,说给用户也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但你做好了,用户还真的会感知到。

这个屏幕,这次爆款,算是一加手机「不将就」地去追求「无负担」带来的一次「闪光」,来的有些意外,但显然也有它的必然。

在刘作虎看来,技术最终还是要去服务于人的,如果你只是用技术去打造一些概念上的亮点,只能形成购买那一瞬间的推力,而不会让每个用上产品的人真正得到更好的体验,这样的话,你不会拥有长期的用户。对于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行业,只有产品没有主张,只卖货不走心,最终还是走不远的。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是一种「信仰与科学的复合体」,很不一样,很「一加」,很「刘作虎」。一加是不是可以把这些与产业不一样的思路,变成一个真正的趋势和榜样,目前还难以定论,但我至少觉得,下一个 5 年,手机产业挑战如此之大,一加是个值得跟踪研究的样本。

对了,我最近去参加过一次一加的新品发布会,发布会上,口才就那么回事的刘作虎,一如既往「安静」地讲完了产品,但有两句话,让我举起手机认真拍了下来。

「做好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

「专注于产品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那一瞬间发现,其实「安静」也可以是有力量的。

作者简介:张鹏,中国互联网创新者组织“极客公园”的创始人及总裁

本文来源极客鹏友说,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一加 刘作虎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