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者|邹德强 来源|圈外同学(ID:iquanwai)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圈外商学院邹德强老师在上海校友线下大趴的演讲。邹老师目前在复旦大学教市场营销,是一个连上5小时课而现场学生没有一个舍得离开的老师……
演讲很长,这篇节选了一部分,讲的是“反直觉思考”。这个话题听起来晦涩,但如果看过《怪诞行为学》之类的书,就知道其实非常有意思。
文章有好几个故事,看的时候可以先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决策?
1
神奇的披萨
在正式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请大家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当你去店里买12寸的披萨,此时恰巧12寸的卖光了,于是店员问你,能不能换两个6寸的?
第一反应下,你会善解人意地说“好”?还是拒绝店员这个“无理的要求”呢?
如果你同意了店员的提议,那很遗憾地告诉你,你亏了2个6寸披萨!
虽然12=6×2,但是披萨算的是面积,这不是一个一维的问题,而是一个二维的问题。1个12寸的披萨等于4个6寸披萨的面积,所以要换4个才可以。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其实这就是一个反直觉思考的例子,这在我们商业社会里面是非常常见的。当我们谈论披萨的直径或半径的时候,人类的能力遭受了挑战:我们不善于把它想象成面积,以致于商家都没有敢把价格制定得非常透明。
于是你需要不断地锻炼反直觉思考的能力,比如,如何把一维的直径变成二维的面积。
2
多维世界的思考
关于多维世界,我上大学的时候看《时间简史》,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有一个人问霍金:“你和我这样的动物都是在三维空间里面生活的,二维空间里有没有可能有动物?”你猜霍金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霍金说我们试试看:一张纸就是一个二维空间,他画出了一只狗,然后说:“看起来可以有狗”。这个狗需要能量,就要有消化道,他就把这只狗的消化道完整地画出来。
最后,画出来之后你会发现,这只狗一分为二了。
二维世界里是不能存在像我们这样的动物的。因为只要有了一个完整的消化道,这只狗就一分为二,就死了。这就是伟大的人通过简单的科普,能给你的深刻的启发。
所以有时候需要跨出空间维度,进行反直觉思考。
3
直觉偏差
除了在“维度”上的反直觉?还有哪些呢?我先举个直觉思考的例子:
如果你去买一个牙刷,15块钱。而你后边的人告诉你说,隔壁街区的店卖7块钱,你会不会说我现在不买了,跑到隔壁街区去买?
有可能,你想省这个钱。
但如果你买衣服,衣服是500块钱,然后你后面人告诉你说,隔壁那个店卖492块钱,你开车20分钟,要不要去一下?你会去吗?
不会。
这时候你知道你犯了一个错误,其实你应该做相同的选择,不都是省8块钱吗? 但你为什么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呢?
看另外一个例子,现在我给你们每个人发一点钱。28天之后给你们100块钱,或者31天之后120块钱,你们选哪个?很多人会选第二个,31天之后拿120块钱。
那换一个角度,现在就从我这拿100块钱,或者三天之后从我这拿120块钱,你们选哪个?
大部人可能会选:现在。可是,在上面的例子里,你明明做出了另一个选择啊,而他们其实是相似的。
人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就是当你花钱的时候,8块钱相对于15块钱是一个巨大的节省,但是8块钱相对于500块钱是一个很小的节省,这和我们的视觉的偏差是一样的。
中间两个黑点是一样大的,只是因为周围灰点的大和小,就会扭转你对于黑点大小的判断,这和周围的产品15块钱还是500块钱是同样的道理。
正确的做法就是,我不管它,反正就是8块钱。我要提醒自己8块钱值不值得我开20分钟的车去节省它。也就是说,在做这个决策的时候,我们在脑子里要有一把尺子,就是去衡量20分钟的车省8块钱值还是不值。
另外一个例子也是这个道理,多赚20块钱是在28天的基础上等3天,没有多长。但是如果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多等3天,就像无穷长一样。
所以你正确的算法应该是,就是额外多等3天。这个世界上有多少3天获得投资回报率20%的投资机会?几乎没有。所以你该无条件地说:我愿意多等3天。
但往往人的直觉偏差会让人忽略这一点。
所以在商业社会中,一些营销鬼才就抓住了这种符合人性直觉的方式,制定出精准化的营销策略。
4
符合直觉的精准化营销
现在很多人讲数字化营销、移动营销。比如说带着一个手机,它就会记录你什么时间出现在哪个位置上、在这个地方做了什么。
由于有了很多的数据,我们现在有了更高的“数据颗粒度”。像这张图显示的,我会知道你在10:21找一个墨西哥的餐馆、在17:15找酒店、在19:36搜索了电影上映的时间…
你可能会有1个直觉:“下次做营销,就要提高时间空间的精准度,这样我就能够领先于他人”。
不错,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所以,这里讲一个关于如何通过数字化营销、更高的数据精准度而做出成功的例子。
这家企业叫做Read Roof Inn,是一家客栈。平常入住率比较低,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去找到更多的顾客。他们的起点是:如何找到那些临时想要住店、不介意是非著名酒店、而且很有可能预定的一群人。
他们从美国民航局得到了一个消息:美国每天会有9万名乘客因为航班取消而滞留机场。他们认为一个人深更半夜被滞留机场的时候,是最绝望的,不会在乎酒店的品牌,只要有个地方能住就行。
所以他们就进一步找民航的信息,建立了一个实时的预警系统。现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城市,只要宣布了有航班取消,他们马上就给这个机场方圆两公里范围内的手机上投放广告,大概意思是:你是挺倒霉的,被滞留机场了,反正你就住一晚,明天就走,那就住在我们这儿吧,房子多,而且还便宜。
这个方法效果很好,他们的订房量转化率上升了60%。
这个例子验证了符合直觉的精准化营销,对商业带来的价值。可是,既然我们今天在谈反直觉,那么,是不是“精准营销”这种直觉上正确的概念,也有不好用的时候呢?
实际上,有时候,反直觉营销可能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体验。
5
反直觉的策略性模糊
11月6号是我生日,这天会有很多app特别关心我,祝我生日快乐。它很精准,知道这一天就是我的生日,但是在这一天把问候的短信发给我,是一个好的策略吗?
这些app甚至可以把这个策略用得更加极致:如果知道我的生辰八字,它可以在子时三刻发短信,来祝我生日快乐,这样会更加精准。但是,你觉得这样的短信,会让我感觉更好还是更差?
更差!因为,你凭什么知道我这么多信息?
所以数据的颗粒度下降,也许是这种场景下做营销更体面的方式。
比如你知道我是11月6号过生日,但恰恰不在这天给我发短信,而是在10月发短信,说:“我们知道下个月你过生日,祝你接下来一个月都非常的开心”。我的同事把这种做法叫做“策略性模糊”:我明明知道更准确的信息,但我要掩饰这一点,甚至还要把自己的时间颗粒度调得非常粗糙。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反直觉的思考”:众人皆认为的一个好的方向的反面,很有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6
反直觉思考
最后讲一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位打印机的销售员,市场上有两家打印机公司,分别是A和B,来看看你会如何借助“反直觉思考”,来推销自己公司的打印机:
我们现在有两台打印机,打印机A的打印性能要比B好,它的可靠性是99.97%,打印机B的可靠性只有99.9%,所以看起来它的可靠性差不多。但看一下纸仓的容量,打印机A能放50张纸,打印机B能放250张纸。
A在打印性能上好,但是纸仓小,打印机B打印系统稍微差一点,但它纸仓很大。 但是如果我问你打印性能A和B差的多还是少?基本上没差多少。
但换一个角度,如果打印机的性能通过故障率来呈现,打印机A的故障率是0.003%,打印机B的故障率是0.01%,这时候他们就非常的差别大,他们差了3倍的性能。
如果你是A的销售代表,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推销你的打印机呢?
从故障率突出性能:“我的打印机性能比B好3倍,纸仓少一点其实没什么关系”。
而如果你是打印机B的销售呢?
你就可以从可靠性解释,因为99.9%和99.97%看起来没差多少,但是纸仓却大了5倍。
今天演讲中所举的例子很多,其实都是一脉相承,那就是“反直觉”,因为我们的直觉常常是有偏差的,比如刚才讲到的空间维度,还有参照物的差异等等。所以,当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不妨停几秒钟,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直觉是对的吗”?
你们都在圈外商学院学习,我看到有很多学员的作业做得很认真,我自己也教很多大学生、MBA学生等等,我一直有说一句话:学习不是为了抒发情感,而是要磨练理性。
那什么是理性?理性本质上就是抵抗人的直觉、违背人的直觉。如果从来都不挑战直觉的话,要脑袋有什么用?
我们都学过牛顿运动的三定律,第一条定律是:一个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力的话,它会维持现有的状态,静止或者运动。
而我们的直觉是,物体运动是因为我们对它施加了力。这是错的,物体运动是它本来的状态,你对它施加力只会改变加速度。
人类的理性就是这么一点点进步的,科学就是这么一点点向前发展的。
很多人有情怀就讲这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但我想说的是,在热爱之前,能不能先认清生活的真相?当想follow your heart(跟随你的心)之前,能不能先use your mind(用你的理性)?
高级地使用头脑,主动寻求给你带来非常强的反直觉的思考机会。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圈外同学(ID:iquanwai),演讲者:邹德强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