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最高层次的情商,是好好说话

分享到:
 笔记侠 • 2020-05-13 20:00:47 来源:笔记侠 E12200G1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

深度对话》专栏·第007 篇

说话是一种本能,会说话是一种本事。

张口说话谁都会,但是,说出什么样的内容,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职场上,这个差异意味着很多东西。

接下来,和笔记君一起来看看吧。

人们普遍有这么一种困惑:不表达,我们很难被看见。表达错了,很可能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

这时候,我们迫切希望自己会说话。

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会说话的人,一开口就赢了”。会说话,威力真的这么大吗?

一、会说话,意味着什么?

1.会说话=资源和机会  

原百度营销大学执行校长,现其时互联网CEO说过这么一句话,“恰到好处的沟通表达,永远都是一个职场人必备的职业素养,学会说话,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资源和机会。”

对此,你的态度是什么?是认同,还是怀疑?

对于这个问题,管理咨询顾问、职业培训师张心悦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给出了她的见解:

作为一名职场人,我们从进入职场的第一关,也就是面试开始,就面临着如何说话的问题。

比如在面试过程中,我们如何介绍自己,如何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在这里很可能会涉及我们对待上一任雇主的态度以及离职原因……

在这些沟通里,其实都体现着我们的职业素质和对工作的态度,也决定着面试官对我们的第一印象。

举个例子,面试官问及离职原因,应该如何回答?

为了顺利拿到offer,我们应该首先搞清楚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时候,你的回答就至关重要了。

比起对具体离职原因的关注,面试官更注重的是你对过去雇主以及自己的评价的态度。一个认为自己有价值、懂得感恩,也能够看到前雇主优点的面试者,显然更受组织的欢迎。

试问,哪个组织会需要一个不自信、不懂得感恩,只能看到他人缺点的人呢?

进入职场之后,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人的工作需要协作才能完成。其中,沟通又决定着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

另外,在职场中,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比如对上、对下、对同事、对客户等等,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也都是沟通的过程。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将它视为职场人必备的职业素养吧。

2.会说话=拥有选拔性能力

无论我们再怎么强调“会说话”的意义,也不能因为“会不会说话”这一件事就否定一个人的全部。毕竟,很多工作岗位对沟通技能的要求并不高。

比如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与人之间的沟通相对销售人员来说就会少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断定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低,否定技术人员的劳动成果,因为两者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

不过,有这么一句话,“智商是淘汰性能力,情商是选拔性能力。”意思是说,如果智商太低你会被淘汰;想要脱颖而出,就需要情商助攻。

在工作中的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人的智商几乎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日常工作学习也到不了拼智商的地步。所以,想要在工作中耀眼夺目,需要的不是如何去提高智商,而是情商。

“会说话”恰巧就是情商的一种表现方式,所以,“会说话”也可以定义为一种选拔性能力。

就像开发程序的技术人员,只要技术水平高就可以了。但如果他想要在职业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比如晋升为主管或者部门负责人,这时,技术好就只是必要条件了,只有加上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这一点,才能构成升职的必要充分条件,也才能获得更多的“被选拔”的机会,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会说话”的误区

既然“会说话”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都从当下开始让自己的变成一个“会说话”的人不是更好吗?

但是在工作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身边总有一些人不爱讲话的人。这些人普遍认为,“说得漂亮不如做得漂亮”。

从这个角度来说,会不会说话并不重要,关键是你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是不是令人满意。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强调要“会说话”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说得漂亮”与“会说话”是两件完全不一样的事。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注意的是,说漂亮话≠会说话。“说得漂亮”更多的是指“说空话”的意思,但“会说话”是指要学会沟通,学会和人打交道。那些一天到晚总想着如何“说漂亮话”的人,早晚自己会深受其害。

其次,一个人即便真正“会说话”,“会打交道”,也不能代替行动,但是,你在行动的过程中,如果不会沟通,很可能会导致行动的失败。

会说话,行动力强,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最后,沉默不是金。

从小我们就学过这么一个成语,“沉默是金”,但慢慢地,我们发现,在工作中,沉默不是金,而是毒瘤。因为沉默,渐渐失去了表达自己的机会;因为沉默,会议中尴尬至极;因为沉默,丢了合同……

所以,沉默到底是金,还是毒瘤?

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就是“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成了废物。”同样,在沟通中,“沉默”放错了地方,才会变成“毒瘤”。要想克服这个魔咒,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沉默,什么时候不能沉默。

三、如何让自己真的会说话?

既然我们已经解开了心中那几个关于“会说话”的迷雾,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到底如何让自己变得“会说话”吧。

职场中,我们的沟通总是更加倾向于“效率”,以结果为导向。那么,我们在职场中应该如何提升沟通的技巧呢?

1.定位角色,递进式沟通

在工作中,最经常打交道的就是与自己工作具有相关性的同事了。那么,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在渴望理解、表达期待、传递建议、表达拒绝、寻求支持时等需要他人实施影响的对话中,我们一不留神就会把别人的情绪“炸弹”引爆。这时候,我们必须说得“给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我们不妨试试递进式表达ABC。

A——affairs,说出现实状况,摆事实、列数据、讲道理。

所有的事实都毋庸置疑,客观中立,没有主观色彩。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因此,我们很难去质疑事实。

讲述事实是一种“述而不论”的沟通力量。

B——boring,表达令自己烦恼的感受,引发共鸣。

单纯的情感表达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因为情感是主观的感受。当我们不带评价、不带感受、不带判断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对方很难去质疑情感,因为所有的情感都是共通的。

C——change,明确提出改变的诉求。

讲诉求的时候,我们一般需要遵守以下5个原则:诉求要明确,诉求要具体,诉求要量化,诉求要正面,诉求要适度。

诉求不明确、不具体,说明你自己的立场都没完全站住脚,凭什么要求他人做到呢?

诉求要量化,是专业性的表现,你专业了,你身边的人自然会专业;反之,凭什么去要求别人?

诉求要正面,是因为人们对正面信息的接受度普遍高于负面信息。

诉求要适度,是因为“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一下子要求太多,很可能适得其反。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说好的一小时会议,说好的只说三点,可是一个点就讲了快一个小时,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关键是说来说去都在重复一个问题。

这时,作为与会人员,如何礼貌而不尴尬地提醒会议主讲人?

沟通的第一步是看角色。作为与会人员,你的角色能不能够提醒?提醒了有没有用?这个需要掂量一下。毕竟名正才能言顺。名不正时,需沉默。

假设名正,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做呢?按照递进式表达ABC来进行。

首先,讲事实。“XX,先喝口水歇一下,有个事需要和你沟通下,我们的会议已经进行了45分钟了,现在还有两个点没有讲。”(用数据佐证事实)

其次,讲感受。“第一个点在第15分钟的时候已经讲清楚了,接下来半个小时的内容换了种说法一直在重复前面讲的,大家很着急。(表达感受引发共鸣)

最后,讲诉求。“接下来的两个点能不能在半个小时内结束?保持前15分钟的讲述节奏,如何?”(明确诉求)

这样的表述,礼貌得体,又不会让对方感到尴尬,还能迅速解决问题。

2.善于倾听,读懂人心

看问题时,直击本质,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最恰当的方法,那在与人沟通时,如何做到“直击本质”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在沟通中,会出现“我以为我说明白了”和“我以为你懂了”两个致命错误。每个人都在用语言编织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每一个世界又是如此“惊人”的千差万别。

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没有办法听到别人的声音,何谈“直击本质”!

有科学家曾对一批销售员进行追踪,他们发现:

10%业绩最好的人和10%业绩最差的人,双方之间业绩的巨大反差预期是否善于倾听关系巨大。

那些业绩最好的销售员每次推销平均只说12分钟,而那些业绩最差的销售员平均每次推销要长达30分钟以上。

说得多,自然就会听得少。听得少,自然抓不住对方的真实需求。在一项社交实验中,心理学家发现,在对话中那些说话时间占80%而倾听时间只有20%的人,是最不受欢迎的人。

看来,不善于倾听的人,普遍不能在沟通中“直击本质”,因为他们只能听到自己的声音。而只有善于倾听者,才更有可能读懂人心,也才够在沟通中直击本质。

那么,在职场中,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呢?在这里,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倾听的“5+3+3”法则。

① 5个用“心”

a.好奇心

在我们听别人谈话的时候,一定要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如果在谈话之前,你就为对方的话题贴上了“没意思”“枯燥”“单调”的标签,那么你就一定会在倾听中,错过对方说的很多的重要信息。

b.责任心

倾听是沟通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也是沟通者在倾听的过程中要负起的一个重要责任。因为倾听的成功与否对你们沟通的结果意义重大。

“听”本身也是谈话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不是我们只要说清楚就可以了。

c.利他心

倾听的时候,我们要多考虑对方,多体会对方的立场,一定要先把自己放一放。不要一听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要打断对方,自己来说;也不要一听到自己有经验的事,就要告诉对方应该怎么做。

d.耐心

很多时候,对方讲的不是很清楚,或者不是很顺畅,甚至是因为一些情绪的问题而说得“翻来覆去”“乱七八糟”,倾听者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这种耐心不仅仅是对待对方的一种礼貌,好的倾听也能够帮助对方慢慢平静下来,整理好自己的思路。

e.平等心

当你在地位、才能、权力等各方面都比对方“高出一筹”的时候,你作为一个倾听者就要更加注意保持一种平等的倾听姿态。特别是当我们不是很理解或不是很认同对方时,也一定要尊重对方。

② 3个“感受”

“察言观色”,这是我们读懂他人真实想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在沟通中学会“感受”,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用眼睛和耳朵去感受,搜集更多信息;

第二,用身体去感受,与对方保持同一频道;

第三,用情感去沟通,进入深入的共鸣。

③ 3个“动作”

第一,复制性的跟随。

用诸如“是的”“嗯”“好的”“我明白了”之类的言语,暗示你在专心聆听,而且可以鼓励说话者与你分享更多的信息。或者简单重复你所听到的关键词,诸如“嗯,不能这样做”。

很多时候,简单的重复会带来神奇的效果。

第二,支持性的提问。

支持性的提问,不是引导性的提问和打断。这里的支持,是指关注对方说话的内容,支持对方把情绪和事件说得更完整。

第三,确认性的反馈。

当你确认自己已经了解了对方的感受,并希望达成共识的时候,以情感共鸣的方式来进行。无论赞同与否。

3.化解情绪,勇敢地说“不”

无论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总有一部分人像困兽般被困在不会说“不”的牢笼里。虽然内心真的想说“不”,但是,“不”在心里口难开。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别人不给我们说“不”的机会,而是我们自己总为自己找一大堆不能说“不”的理由。

可是,不说“不”,最后可能更伤人伤心伤感情;怕引起不必要的冲突,未必就能躲过冲突;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立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勇敢地说“不”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

面对你的拒绝你的“不”,对方不是在理智上接受不了,而是在情绪上接受不了。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化解对方的抵触情绪,把不开心的话说到开心,也就找到了说“不”的关键。

其次,对于对方的抵触情绪,大概可以分为失望、愤怒、爱面子、侵犯这几类。针对不同的情绪,我们需要对症下药。

失望的情绪,鼓励地说,表达出自己的诚意;愤怒的情绪,等等再说,不着急回应,先晾一晾,但拒绝翻旧账;对立的情绪,认同地说,从一致问题开始,认真体会他人立场;爱面子的情绪,婉转地说;侵犯的情绪,直接说。

最后,希望大家说好心里话,成为你自己。

来源:公众号 @笔记侠。中国最大的新商业知识笔记共享平台,微信价值排行榜总榜前十,独家笔记支持湖畔大学、混沌大学、青腾大学、高山大学、中欧创业营、京东商学院、北大国发院等顶尖商学院课程,BAT、TMD、小米、华为、网易等知名企业,丁磊、傅盛、李善友等知名人士,60万企业决策及管理层都在看。

本文来源笔记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6 q1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情商 面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