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梅园(高山大学2019级春季班学员) 来源|高山大学(ID:gasadaxue)
记忆中已经很多年了,没有能够把一本书好好从头到底读完,直到打开高山大学一位同学介绍的这本由Richard Peterson著作的《投资者大脑使用手册》。
《投资者大脑使用手册》 作者:【美】理查德·彼德森
能够吸引我(以下称“梅园”)花了三天时间从头到尾仔细读完的,不是因为这是一本关于投资股票市场的书,而是因为它实际上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的趣味知识读本。
我一边读一边总结摘录书中精华语句,并加上一些读后评语。摘录的只是一些主要的结论,但每个结论背后都有很有趣的心理学或脑神经科学的实验或者调查过程,也有真人投资成败的鲜活故事。
因此,为了更好的消化和应用这些结论和理论,我会推荐大家读一下该书的全部内容。
当今世界股市,传统的基础价值分析和技术分析的权重正在减少,而渐起愈发重要的是心理/神经/行为金融投资学。
在个股、板块乃甚大市的涨跌预测方面的很多问题,传统的基础分析和技术分析已经无法解释。
当今的股市,大概率算是割韭菜者和被割韭菜者之间的心理和行为的博弈。这本书披露了这种博弈的心理和生理成因及解法。
No.1
外界环境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微妙自然力量影响人的投资行为。
晴天/阳光充足的时候想买入较多;冬季想买入较多;强烈电磁暴(太阳斑的结果,致人抑郁)导致该现象发生后的六个交易日内市场不佳。
“睡眠中断效应”导致“周一效应”,即周一的平均上涨小于其他日。
在反常的低温和反常的高温环境下,冷淡和野心都在增长;农历月初情绪涨,农历十五情绪低。
No.2
情绪变化对投资的影响
持有效应偏差:尽管买入决策通常基于对客观信息的考虑,但售出决策,却常常在情绪上进行权衡。
害怕导致人们的思想开始变化,并对坏消息作出反应,包括优柔寡断、麻痹、压力增大、恐慌等等,因此害怕通常导致投资者做出差劲的抉择。
害怕不同于恐慌、害怕是一种预想的情绪状态。害怕的人们会发现许多风险。恐慌是反应式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在紧迫的压力下迅速行动。
有害的害怕后悔效应导致过长的持有亏损股票,或者过短地持有盈利股票。
悲伤引发人们改变了自身的目标,提高了买入价格,并降低了出售价格。而幸福和满足则会加大了冒险。
乔治索罗斯指出,他感觉敏锐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能够不带任何偏见的考虑为什么他的投资推理过程可能是错误的。
因此,投资者要与“功能性精神变态者”一样,在市场中不受情感影响。
不要将自己的交易收益和亏损放在心上,不要受到情绪的影响。对于投资者,至关重要的是培养客观的看法,与自我意识分开。
巴菲特说,投资者最重要的品质是性格,不是智力。你需要这样一种性格:既不因为从众感到巨大的快乐,也不因为独行而感到巨大的快乐。
研究表明,练习过禅坐的人可以比未练习过的人更好地抑制诸如惊吓反应和恐惧等边缘系统冲动。
No.3
股票市场的“反常识”规律
主观感情的強度与未来市场走势呈相反关系。
如果恐惧胜过愉快,市场倾向于反弹,而当愉快情绪更普遍时,市场下跌。
随着时间的推移,低市盈率股票的业绩通常胜过那些高市盈率股票,这是价值投资中的一项原则。
女人通常更加厌恶风险,而同时男人则对他们处理风险的能力过于自信。研究表明,男人的交易比女人多出45%,而赚取的年度净回报比女人挣的少了1.4%。
投资者倾向购买更多的出现过价格顶峰的股票,同时他们选择出售更多出现过价格低股的股票。
投资者对未来回报的预期、买入决策以及售出计划都取决于趋势图。有意思的是,过量的信息更驱使投资者严重的依赖于图形。
一种最有害的记忆偏差就是“事后聪明式偏差”。他指的是大多数人们认为他们一直知道那种事情的事实。再出现某件事情后,他们认为自己是先曾经预测到这件事,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事后聪明式偏差的危险在于,他妨碍了人们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No.4
股市的普遍规律
金融市场的特征就是收益不稳定,可预见性低,而且通常需要不断变换交易的频次,有时候要高度活跃,有时候要镇静自若。
出现心理偏差是股市投资失败的关键。具体包括:
(a)过早抛掉盈利股票或过久持有亏损股票。
梅园
股票只是一种用来投资交易的工具,它与你对它的公司或所属行业的个人喜欢或厌恶没有关系。不要对某只带有感情的亏损股票过长地持有。
(b) 过度交易(高频交易)和高额交易成本。
(c)未能坚持事先订好的风险控制计划。
(d)没有参加专业分析师的预测(需要强烈级)。
(e)投资者的二类行业偏差:①末能实现投资最大化;②系统性的智力错误。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判断,并将亏损归咎于超越自己预见能力的外部因素。
焦虑是一种令人不舒服的感情,以至于人们通常宁愿接受更大的短期痛苦来迅速结束焦急等待的期限。
股票一剑之谜:机敏的投资者应该将自己所有的长期继续放在股票中,不要放在债券中或者以现金保存。遗憾的是,这一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也解释了股票溢价长期存在的原因。
在市场中从众行为通常以亏损而告终。
梅园
梅园的“服从权威与分析师悖论”:人有服从权威的天性,因此当某位权威分析师说,要买入的时候,投资者蜂拥而入买进造成超买,进而导致股价转向下跌。
反之亦然。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面说,与权威分析师的建议逆向而行,可能会获得更大成功。
“传闻一起就买进,新闻一出就卖出”,这个价格模式描述了一种现象:预期将发生一个积极事件,股票价格就上涨;随着该事件的发生,价格将迅速下跌。
梅园
“有效市场假说(EMH)”坚持认为,所有股票均根据其固有的投资属性进行了完美定价,所有市场参与者均具有相同的知识。
换句话说,如果依据已经公开的消息来判断当日或者近期股价走向,准头会差不多是随机的,即接近50%。
所以,要对明天或近期的股价走向提高预测准确概率,似乎只有两个方法:
1、在相关消息出来之前,做好预测判断,做好仓位;
2、投资者自己是内幕者或者有内幕者的可靠消息。
但第2个方法是非法的。
我简单观察过股价在财务报表发布当天的反应,大概有下列9种情况:
分折师/投资者预期的财务目标 vs股价反应 ( 不考虑大市和板块的情况下)
1、收入/利润增长了,并且大超过预期:涨
2、收入/利润增长了,但沒有惊喜:平
3、收入/利润增长了,但增长的还不够,低于预期:跌
4、收入/利润降低了,并且大低过预期:跌
5、收入/利润降低了,但沒有低于预期:平
6、收入/利润降低了,但降低的还不够,高于预期:涨
7、收入/利润同比大约持平,但低过预期:跌
8、收入/利润同比大约持平,达到预期:平
9、收入/利润同比大约持平,但高过预期:涨
综观上述9种情况,再加上大市和板块影响,个股在财报发布的当天的价格走向几乎也是随机的。
只是有一点可以大概率确定,具有高波动性的个股在财报发布的当天,大涨大跌的概率比较高,因此,可考虑在财报发布的前一个交易日做好straddle (跨式套利)期权仓位。
因为还有一个因素要考量:当宏观经济和大市都下沉而变得不可靠时,股市投资者会把钱投入了救命稻草,比如现在中国的Top3白酒股,比如美国的Top3科技股如Google,这个时候尽管Google的收益比华尔街的预测低了,但股价还是上涨。
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收益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而是人气和投资者对它的心理依赖 - “救命稻草”。
No.5
投资中的脑科学
大脑存在的奖赏系统和损失厌恶系统。奖赏系统导致盈利后过于自信和冒险,损失厌恶导致正常人在亏损后变得更加不合理地规避风险。
与收益相比,大脑对亏损有微妙的敏感,亏损的重要性权重是收益重要性的两倍,大脑会优先考虑采用那些可以避免明确亏损的决策。
消除损失厌恶这个错误系统的诀窍:
1)当你重新估价你的投资持股时,优先考虑售出一些亏损头寸,而不是售出盈利头寸。问问你自己,假如所有条件都是相同的,我将在今天进入这个头寸吗?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将这个头寸列入你的售出清单。
2)防止你为长期持有亏损头寸寻找合理解释或借口。许多违反了他们的止损规则的交易员报告说,他们希望在售出亏损头寸之前看看他是否能够稍稍挽回一些损失。不要相信你自己,市场永远比你高大。
成功投资者必须将他们的性格与他们的交易风格相匹配。
研究发现,外向的人持有更多股票,交易次数较少,而且比内向的人获得更多效益。
在开放型和神经质型这两个方面得分较高的投资者,其投资组合承担的风险更大;神经质型的人比情绪稳定的人交易也更加频繁;谨慎的投资者比冲动的投资者少冒风险。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谨慎的投资者没能比冲动的投资者获得更大利润。
神经可塑性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正确引导的培训,不断的练习以及自我约束,可以改变大脑的构造和功能。
No.8
给投资者的7条建议
每天根据早晨开盘的情况更新你的投资远景,可以减少或停止参考点变差。
杰克次威格说,永远不要听别人的意见,在市场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做出你自己的决定。大量的交易者曾认为,听从别人的意见是他们所犯的最大错误。
梅园
永远不要投资自己不熟悉的行业。
不要经常检查你的股票价格!特别对于长期投资者和非专业人士这尤其重要。
如果你交易一个头寸的平均持续时间为一年,那么过于频繁的检查会使你对不稳定性的了解更多,情绪上的反应也会增强,最终导致过度交易的可能性极高。
许多投资者可以讲出这样一个令人遗憾的故事:他们在交易日内被其他一些情况转移了注意力导致他们损失惨重,因此在交易日内,尽可能减少分心的事是至关重要的。
不要买入报道题材滞后的股票。
梅园
不要在新闻出来以后买入股票;要在新闻出来之前建好仓位,新闻出来之后尽快平仓。
琼斯说,为防止投资者试图挽回他们之前因错误想法导致的亏损,不要只使用一个价格终止点,而要使用一个时间终止点。
梅园
先设定进出原则,然后坚持它并执行, 不要因为灵感或判断而动摇之前的原则,虽然它可以在事后调整。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买入和长期持有指数基金是回报最高的投资计划。
投资是因为热爱,而非为钱。如果投资的理由是追求利润,这可能会让你迅速走向误区。这种动机会让人在制定决策时变得自我,同时还会增强对结果的情绪反应。
此外,将追求财富作为目标,是有损个人健康以及降低自尊的征兆。
当然,在金融界的人们只是天生对挣钱感兴趣。不过当金钱变成了目标,而不是愉快工作的一个副产物,那么情绪的稳定性就容易变差。
最杰出的投资者、银行家、商人等等,他们在这一行中干得出色不是因为金钱回报,而是因为他们热爱这项工作。
如果你选择开始您的心路旅程,请记住:外部的回报利润,仅仅是一种副产品。幸福、有意义的生活才是终极目标。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高山大学(ID:gasadaxue)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