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官二代如何成为时代英雄:缅怀中芯国际前董事长江上舟博士

分享到:
 金捷幡 • 2020-07-07 11:08:56 来源:金捷幡 E11268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作者|金捷幡 来源|金捷幡(ID:jin-jiefan)

6月19日众望所归,创立20年的中芯国际顺利过会回归A股。

6月27日是中芯前董事长江上舟逝世九周年。我自己曾多次去过中芯,我们两家也有一点交集,特地写这篇文章纪念一下这位了不起的先行者和领路人。

一、战略家

做官最不得意的红官二代,大概江上舟排第二,没人愿排第一。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并毕业于传奇名校ETH的博士,江上舟40岁才入仕途。这几十年他跨越千山万水换了很多岗位,行政级别却一直不高。

然而,我们回溯江上舟的履历,他又是最无可争议的“战略家”和“实干家”:

规划三亚从渔村转变成旅游城市

试图把洋浦打造成小香港和石化基地

大飞机项目启动人和商飞落户上海的推动者

中芯国际的奠基人和守护者

张江高科半导体产业的规划者和引路人

主持筛选国家第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其中包括探月工程和今天大家关心的半导体设备(光刻机刻蚀机等)...

......

二、家庭

江上舟的父亲江一真是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曾任农业部长、卫生部长、福建省长和河北省委书记等职。

江上舟的哥哥江上虹则是名传一时的大侠,曾在文革期间预谋刺杀江青被判无期,文革后被平反。

不能否认,江一真的人脉也许救了江上虹的命。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资源丰富的江上舟在仕途上并未做投机取巧之事。

事实上,他痛恨官场游戏。升官发财按他的学术背景其实毫无争议:在80年代别说海归博士,就算国内三本都是人中龙凤。

被文革耽误了十年的江上舟,最想的是如何实干报国。为此勇闯海南的他和后来任同济大学校长的妻子吴启迪长期分居两地。也毕业于清华和ETH的吴启迪是中国第一个民选大学校长,在当年也是传为美谈。

在瑞士留学的江上舟(左二)和吴启迪(右一)

二、90年代:折戟洋浦

在大国崛起的路上,曾经有很多现在年轻人不能想象的地方。他们觉得中国现在是如此的强大,对帝国主义应该毫不手软。

其实在国与国的实质关系之中,虚荣的面子从来都只是表面文章。

回到1990年,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几年后,大陆地区的GDP只有3878亿美元:当时只有500多万人口的香港GDP高达大陆的20%,人口2000万的台湾地区GDP是大陆的约40%。

那时我们要解决的是11亿人的就业和温饱问题,招商引资以及引入国外技术是发展硬道理。

那时,能够放下身段甚至鞍前马后引入外商投资的官员是真心为民。

洋浦是海南的天然深水优质港,当年国家领导人非常有前瞻性地在此规划了极其前卫的保税开发区,和今天的海南新政异曲同工。

作为洋浦开发区首任局长,江上舟在此折戟。

当年的“洋浦风波”读者可以自行搜索。

面子和肚子的矛盾问题,在近几年互联网上又卷土重来。

各种不惜一战的声音甚嚣尘上,各种绑架民意的媒体煽风点火。所以政府苦口婆心告诉你们,我国月收入1000元有6亿人。

江上舟在高效布局了洋浦的基础设施和洽谈引入第一家大型外商后,调到上海经委工作。

在上海,江上舟到了英雄用武之地。

2

江上舟(中)在实地考察

三、2000年代:中芯国际和半导体产业

洋浦的经历让江上舟更坚定了做事大于做官的决心。

喊口号谁都会,只有做成事才是真英雄。

今天的上海再次挑起中国高科技制造的大梁,江上舟居功至伟。

江上舟清晰地认识到半导体芯片是国之重器,但赶超先进又绝非五年十年就能实现的。但在那时,半导体制造的回报之慢和风险之大完全是政绩上的大坑。

但无论如何,要迈出第一步才会有下一步。而这发生在二十年前。

关于中芯国际的创立,网上内容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值得强调的是,江上舟并未狭隘地把中芯划成民族企业夸大宣传,而正相反中芯是他和张汝京按外资企业打造的,非常分散地引入了大量中外资本,甚至包括美国高盛和华登。

中芯的英文名字SMIC里,也并没有“中”字。

这个隆中对式规划使得中芯努力绕开瓦森纳协定的限制,获得了大量二手半导体设备并迅速加入赛道。

作为投资巨大的半导体行业,生存是第一要目。

在今年合肥长鑫量产DRAM以前,无数年轻人为内存高价无国产而扼腕。其实90年代首钢NEC和华虹都生产过内存,中芯开始的主业也是代工DRAM。并不是国家不重视。

作为909工程主体的华虹,董事长是政治局常委,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没有办法,那些年做内存并不赚钱,资金和技术储备也都不足。

当时的中国还不富裕,渐进式发展才是根本。

“在半导体工艺方面,我们不一定要样样精通,只要有几样走在国外前面,就可以走出我们的发展道路。”---江上舟,于2010年

在台积电试图扼杀中芯国际的法律战中,很多人质疑为什么不动用政府力量干预。还好当年没有那么多键盘侠绑架民意,当家人知道如何从大局出发,允许个别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来维护引进技术和外资的大环境。

砸日本车和制裁苹果高通等想法首先伤害的是几百万上千万低收入产业工人,而后面失去技术合作和投资的影响更是不可想像。今天,我们也没有强到为了救别的企业而赌上中芯国际的程度。

现实的混乱是美国内生缺陷导致的,政客只代表一部分民意,通过制造争端获取选票。而华尔街和美国科技企业甚至消费者,其实都还在和中国合作也离不开中国制造。

双方是一种大国博弈,不能光看某件事的得失,而要看到在长期过程中我们不断在增强,而美国不断在衰弱。

3

江上舟考察中微半导体

四、茫茫前路无归处,暮雨西风江上舟

在豆瓣上,关于江先生的两本书《江上舟印象》《中国芯:战略型科学家江上舟博士传》都是无人阅读无人评论的状态。

我们在感叹中芯国际抗起民族大旗的时候,很多人却想不起那些时代英雄的名字。

高晓松说过一句特别理想主义的话:大名校是镇国重器,培养学生的目的是让国家相信真理。

同样是清华无线电系的江上舟全家大概是这句话最完美的证明(公子吴江枫教授也出身清华并投身半导体)。

“清华系”是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核心支柱,甚至说半壁江山也不为过。但令人伤心的是,今天的瞩目成就江先生再也看不到了。

不能否认,当弯道超车成为习惯,我们错过了很多基础学科中多年迭代进步的时机。这使得今天的高科技面临多种困难,比如发动机、先进材料、精密仪器、工业软件等等等等。

正视这些差距,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江上舟在协调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时,要求与会专家院士放弃代表自己的单位利益,纯粹从个人知识上给出意见,而且不记名。

只有这样,才能让“说真话”“说实话”变得容易。

时代呼唤更多江先生这样的人,时刻提醒国家和民众要韬光养晦和尊重科学发展的规律,不要被激情绑架而各种网络暴力。

在张汝京被迫出局后,江上舟临危受命拯救了中芯国际。那两年压力之大和工作之难可以想象,早已身患癌症的他64岁英年早逝。

江上舟在弥留之际托孤中芯国际给老同学张文义,从后来发生的股权之争看,亦是诸葛孔明般的良苦用心。

3

江上舟在生前更像一位悲情英雄。随着时光流逝,他播下的那些种子逐渐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更深刻体会到江先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呕心沥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金捷幡(ID:jin-jiefan),作者:金捷幡

本文来源金捷幡,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1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中芯国际 芯片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