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可德 来源|猎聘人才官(ID:liepinrcg)
回归常识:为什么绩效管理总是落实不下去?
核心洞察: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难点和痛点是什么?
最佳实践:符合企业实际的绩效管理是怎样的?
破局实操:如何做好全面绩效管理?
本期专访,中大EMBA总裁班导师——胡可德,从理论、洞察、实践、破局,四大维度解析全面绩效管理。
一
人力资源的刷新与审视
现今,各行业都面临较为复杂的局面。在这个不确定性的时代,行业红利正在消失,拼组织红利的时候到了。
微软CEO 纳德拉:"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社会,在到达某一点时,都应点击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重新组织并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
二
企业绩效管理,背后的逻辑?
绩效管理,因不易落地执行常被人诟病。即使如此,人理资源管理者也要重视企业绩效管理。毕竟,它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的营收和未来持续性表现。
1、企业绩效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1)60%的企业,难以确定绩效考核指标及具体指标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公司甚至难以区分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比如,从战略层-组织功能-绩效落地,系列过程中缺失了诸多环节,最后导致了组织绩效与战略、核心职能、组织流程均无关,纯粹为个人绩效的现象。
(2)30%的企业, 绩效管理与实际作用脱节。例如,薪酬结构、培养机会、晋升机会等。
(3)23%的企业,绩效考核流于形式;40%的企业,绩效结果与人员薪酬、晋升、培养等联系不够紧密;30%的企业,缺乏合适的绩效管理工具或者管理系统。
2、企业绩效管理中面临的现象:
(1)绩效管理=绩效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者都应清晰认知:绩效考核不等同于绩效管理,它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
① 绩效管理: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绩效管理者扮演“教练”的角色,通过与员工持续的沟通、指导、帮助、支持员工完成工作任务。因此,绩效管理的特点:
1)绩效管理强调组织目标、个人目标的一致性;
2)强调组织和个人同步成长、共同提高,形成“多赢”局面;
3)在绩效管理的各环节都要管理者、员工共同参与赋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② 绩效考核:企业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
管理者扮演“裁判”的角色。重点在于考核、着眼于员工绩效的改善。因此,绩效考核的特点:
是管理过程的局部环节和手段
侧重于判断和评估、考核结果量化
仅出现在员工特定的时期
考核结果与员工利益密切相关
(2)绩效管理=OKR?
当你的认知超过大多数人时,别人看到的是现象,你看到的是背后的逻辑。
谷歌OKR引入者John Doerr:"在谷歌公司,我们习惯于从战略角度进行思考。通过使用所谓的“目标”和“关键结果”工具来帮助我们进行沟通、量化,并实现那些宏大的目标"。
3、企业绩效管理的爬坡过程
(1)第1阶段:创立期
没有绩效管理或者流失形式
(2)第2阶段:考核导向
只关注目标和指标的完成考核,如纯结果导向的KPI考核
(3)第3阶段:过程导向
开始强调和注重目标的过程管理,并基于目标进行绩效评估和管理,如基于BSC的KPI绩效管理,阿米巴模式
(4)第4阶段:敏捷绩效
目标管理与绩效评估分开,鼓励员工自驱动,以发展为导向,做整体的铺盘。如基于OKR的敏捷绩效管理,韩都衣舍小组制、合弄制…
4、建立全面绩效管理循环
(1)什么是绩效?
绩效=有价值的成效/行为代价
(2)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是什么?
人力绩效之父,吉尔伯特。在其关于职场绩效问题的相关研究中,他识别出六大类影响职场绩效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先技控、再人控的模型。
吉尔伯特行为工程模型(BEM)微调后,
环境因素:信息、资源、奖励/后续结果
个体因素:知识/技能、能力、动机
美国工程院士,迪恩博士为全球几百人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BEM模型 · 环境因素:
① 数据、信息和反馈 35%
② 资源、流程和工具 26%
③ 后果、激励和奖励 14%
BEM模型 · 个体因素:
①. 知识技能 11%
②. 天赋潜能 8%
③. 态度动机 6%
因此,70%-80%的参与对象认为环境因素是最大的绩效障碍。
(3)你需要的不是一个绩效工具,而是一套相对完整的目标和绩效管理逻辑与机制。
① 老板成熟度—— 企业家 or 生意人
生意人:朝令夕改,会在不同的阶段反复挖掘商机。
企业家:注重承诺,有真正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胸怀基业长青的雄心和准备。
② 人才成熟度——人才密度、自驱力/创意精英
人才密度: 密度若低于5%,几乎很难撑起全面绩效管理,可以断定管理者缺乏全面的绩效面谈、反馈的能力。
自驱力/创意精英:员工是一自然体,想按照个人理想、想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③ 组织成熟度——靠个人能力、有流程标准
具有标准化流程工具、方法论的企业成熟度相对较低。因为,经典实战均是依靠个人能力完成的,但个人能力没有转变为组织能力。
成熟度很高的企业能把个人能力在实践中逐渐沉淀成组织能力,转为完整的、可复制的流程、方法、工具和标准,从而形成良性的系统,把很多人能力积淀与组织内部,成就组织智慧。
④ 业务成熟度——从0—1,从1—N
部分企业的老板、人力资源管理者、员工都无问题,但存在业务问题。业务探索是"从0到1 "还是"从1到N "?
因此,我们要识别业务类型,成熟业务或者新业务。针对不同业务应采取相应的方法,具体业务具体分析。
5、全面绩效管理体系
基于上述辩证,可以把全面绩效管理体系作为一支“火箭”团队而构建。
(1)绩效基础 (燃料)
业务成熟度、组织成熟度、人才成熟度 老板成熟度
(2)绩效工具 (第一级火箭)
选择适合公司的绩效工具,例如MBO、KPI、OKR、阿米巴、合弄制…同时,把绩效做成一个闭环,要有绩效计划、过程辅培训、整体绩效评估,将结果落实到个人、组织部分。一般而言,企业先有组织绩效,再有个人绩效。
(3)绩效流程(第二级火箭)—— 全面绩效管理罗盘
① 绩效计划
从公司最高层开始,将绩效目标层层分解到各级子公司及部门,最终落实到个人。对于各子公司而言,是经营业绩计划过程;而对于员工而言,则为绩效计划过程。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体系的首要步骤,也是实施绩效管理系统的主要平台和关键手段。通过它可以在公司内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能有机地将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整合于一体。
设计绩效计划要与与战略规划、资本计划、经营预算计划、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程序紧密相连,配套使用。
战略:有清晰的战略和战略地图
指标:把战略分解到员工日常行为
运营:建立组织会议与沟通机制
赋能:有清晰的资源匹配和赋能计划
② 绩效辅导
能够前瞻性地发现问题并在问题出现之前解决,能把管理者与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建立管理者与员工的良好关系。
领导力:懂得如何建立信任与及时反馈。管理者有责任帮助下属完成绩效目标,及时纠正员工的偏差,尽早找到潜在问题以便在变动复杂前将其很好的解决。因此,HR要不断对强化业务管理者去的绩效辅导力与领导力。
关键对话:组织有效的绩效反馈面谈、绩效发展面谈。管理者和员工要有关键对话。力图通过面谈使得员工了解组织的目标和方向;多让员工谈个人想法和做法,了解其心态变化,及时把握员工绩效提升方向和关键点,保证WDP的落地。
知识管理:懂得如何提炼最佳实践并传播。给员工提供技能和知识支持。大绩效工具鼓励管理者将反馈周期缩短到即时反馈,帮助员工矫正行为。
③ 绩效评估
组织依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和一定的评价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以岗位的工作职责为基础确定。但要注意遵循下述三个原则:
周期:评估周期标准化,清晰回答时间界限进行评估
数据:评估数据可信化,可获取数据源并核定KPI
流程:评估流程透明化,有清晰的评估和申诉流程
④ 绩效应用
将绩效流程赋能组织应用和个人应用三大方面:
组织绩效: 有效应用于战略复盘、组织沉淀、人才盘点
个人绩效:有效应用于薪酬激励、晋升发展、赋能提升
(4)绩效文化(第三级火箭)—— 持续精进、自我驱动
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
三
业绩效管理,如何破局?
全面绩效管理的破局点
(1)建立全面绩效管理循环
你需要的不是一个绩效工具,而是一套相对完整的目标和绩效管理逻辑与机制。
① 老板成熟度:诚信的企业家、朝令夕改的生意人;
② 人才成熟度:人才密度、自驱力/创意精英;
③ 组织成熟度:靠个人能、有流程标准;
④ 业务成熟度:从0-1、从1-N。
(2)构架战略和战略地图
① 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里, 那什么风都不会是顺风。
战略目标,是企业整体发展的根本方向,企业整体发展的总任务和总要求。
战略原则,让员产生清晰认知并达成共识,通过绩效关联与员工日常行为结合。例如,《华为基本法》围绕公司战略目标解码,而各部门孤立地建立KPI指标。
战略实施,是否与员工紧密相关。
② 持续成功=战略×组织能力
战略
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战略理念,我们成为什么?
战略目标:我们的发展是目标?
业务发展战略:我们要怎么做?在哪做?组织能力:组织管理的问题?企业战略把领导者思想书面化,使企业和员工达成共识,打造一套组织人才闭环助力领导者贯彻落实战略、构建组织能力。
战略举措和核心能力打造培养:如何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应对竞争需具备的核心能力打造?
战略支撑:如何保障战略的落实?
③ 绩效计划的基础逻辑
使命/愿景/价值观
使命: 我们为什么存在?
愿景:我们希望什么?
价值观:什么对我们最重要?
公司战略和战略地图
战略:我们的对策
战略地图:诠释战略
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KPI指标体系
平衡计分卡:指标和重点
目标值与行动方案
目标值和战略行动方案:我们需要做什么?
员工日常行为
个人目标:我需要做什么
战略成果
满意的股东、愉悦的客户、高效的流程、士气高昂且训练有素的工作团队
(3)人力资源是CEO第一工程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和实操规则认知,并提升人力资源部的地位。历史为证,HR专业能力的提升与业务价值紧密相连。
① 60-80年代:员工是会偷懒的劳动力
HR 执行者、人员行政管理,仅做基础的行政管理。
② 80-90年代:员工是生产要素,是资源
HR 作为专家,从事人力资源管理,链接HR与业务的桥梁。
③ 21世纪:员工是资本,会增值
HR作为业务合作伙伴。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线经理与HR人员的合作伙伴关系。对HR部门、HR专业人员及HR的实践活动进行梳理,创造、激发并提升组织能力。
(4)做好赋能
诸多管理者缺乏了责任边界管理、辅导、教练的意识与能力。问题不会因指标的量化而消失,所以,管理者要能解决问题,做好赋能。
举例,负面辅导——没有反馈或反馈不当
综艺节目中餐厅第三季,黄晓明做老板时"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就是反馈不当的表现,身为管理者没有做好赋能。
(5)培训倒逼标准建立
① 选择更好的发展平台
② 改变老板的意识和想法,帮助他建立人力资源的管理逻辑和基础
③ 通过培训倒逼标准、成熟度的提升
例如,京东三大战役——专业人才发展与知识贡献项目
首先,成熟度来源于内部。管来者发现各个模块里做的最好的牛人。
然后,训练他变得更牛,并成为专家,进而成为内部培训师。
最后,把总结提炼他们的经验,研发课程并分享给更多的员工。
① 发现牛人
开展发掘牛人活动、各部门推荐等
② 训练牛人
如何成为专家?、成为内部培训师、研发课程
③ 牛人分享
视频平台、JDTALK、激励制度
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
——吾辈共勉
胡可德
本文系猎聘人才官(ID:liepinrcg)原创,转载请添加微信:liepinkf.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