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一份工作干了8年,要不要换?

分享到:
 圈外同学 • 2021-04-15 14:43:26 来源:圈外同学 E6545G4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作者|圈外同学  来源|圈外同学(ID:iquanwai)

最近,收到学员在后台的留言:

“在这家公司干了8年,那种感觉就像,晚上家里没有开灯,依然可以很快找到洗漱间的牙刷和牙膏。

周围的朋友,除了体制内和头部大企业的,像我们这种仅仅是打一份工的,少有这么多年待在同一家公司的。

朋友劝我跳出来看看,但是你知道吗,在一个地方呆得时间越久,越不敢轻举妄动,我该怎么办?”

可以说,这位同学能在一家公司呆8年,肯定有利好的因素。比如可能岗位稳定、福利不错、工作得心应手、同事熟悉……

但是,这背后显然还有一些因素,她也隐隐察觉到了。正如她说的那样,因为太熟悉了,抹黑都能刷牙。

熟悉的工作让她忘掉过程的重复性,她只要每天按时完成老板交代的工作,就不会被骂,就不用加班,就有工资拿。

如此特别容易心安理得地躲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原地踏步,然后,死循环就慢慢开始了。

这也是很多人都走不出的圈子,不知道自己离开这个地方后能干嘛的原因。

这个无形的圈子把他们禁锢住了,等他们意识到自己有点危险的时候,发现好像年龄、职业、家庭,甚至别人的评价等等太多限制,让他们更加无力改变现状。焦虑、迷茫,最后走着走着就妥协了。

还记得《令人心动的offer》里那个丁辉,他跟我们身边的很多人普通人一样——出生在农村家庭,考了个二本的大学,毕业后做销售,拿着三四千的月薪,上班陪客户应酬喝酒,下班窝在房间里看电视。

2

直到女友因为他不上进,选择分手。

那一瞬间,他仿佛被现实抡了一巴掌,他意识到:不能再这样碌碌无为!于是决定:裸辞考研。

从早上八九点,学到晚上两三点,冻出了老寒腿,学出了颈椎病。

两个月后,他以 391 分考上了华东政法大学,在整个读研期间,丁辉依旧努力,拿了各种奖学金。毕业后,成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法律工作者。

他的人生,豁然开朗。

很多人喜欢丁辉,可能觉得在丁辉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但是又比不上丁辉能“背水一战”。

“我还没准备好。”

“我尝试过了,我做不到,不行的。”

“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来不及了。”

因为害怕失败,往往还没迈出第一步,就喊着没劲儿了,没热情了,没目标了。一次次鼓励自己,又一次次亲手放弃。

其实,再跑两步,或者果断换个赛道,尝试一下超出自己认定的能力以外的事,也许就能找到内心的动力。

也许有人会觉得丁辉这样的,毕竟还是少数,自己这么平庸,哪有那么容易逆袭?

给自己早早贴上了“平庸”的标签,既不主动争取,也不主动承担,慢慢的,人生就越过越窄了。

“我性格很内向,嘴比较笨,所以不擅长做沟通管理的事情……”

“女生一般都不擅长数学编程,自己学不好也正常……”

“我从小英语成绩就不好,可能没有语言天赋,想想还是算了……”

很多人在行动之前,先给自己的行动下了一个结论:“我不应该努力学英语”,然后去找无数理由证实这个结论。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欲证明之结论,何患没有理据?

我之前有一个同事,经常找我帮忙修修电脑,弄弄软件,其实也就是PPT和Excel这类简单的办公程序。

我说:这些东西很简单的,你只要稍微学一下就会了,我可以教你,包学包会。

而他总是说:这些东西还是你们年轻人比较玩得来,我都30多了,找你们弄弄就好了。

而事实上,他才35,但是在新事物这件事情上,年龄仿佛成了他心里的一堵墙,让他望而却步,始终不能逾越。

3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这不叫“自我设限”,我这叫“自知之明”。这句话也经常被很多人用来自我安慰。

“自我设限”和“自知之明”的区别就在于:

当你面临需要突破的时候,你要先撕掉自己身上的标签,然后衡量一下,如果突破失败的话,代价是否是你能够承受的。

如果代价不能承受,那就叫缺乏“自知之明”;如果代价可以承受,那你不妨给自己的突破鼓鼓气,加加油。

明白了这一点,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不能去做,而是受到外界的一些干扰和评论,让我们潜意识认为自己做不到。

如何才能打破固有的束缚性的观念,让自己探索更多的可能呢?

①找到自己的限制性

我们认为的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比如没有领导力、不能公开讲话等,这些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来源于童年时家人或他人给予的打击。

这个打击可能是无意的,也可能是有意的,但我们就被“打击”、“否定”、“不认可”等束缚,一直困在其中走不出来。

如果自己在某方面不自信,那么就追本溯源,回忆一下是因为受什么影响,通过和自己对话找到信念的本源。

当一个人能找到并正视束缚自己的源头,才能形成促进成长的自我认知,更好地开启新的尝试。

②常用“还没有”

在芝加哥有一所高中,学生必须过了所有必修课才能毕业。如果有某科没过,老师不会在成绩单上写“Fail(挂科)”,而是写成“Not yet(还没过)”,这让他们的毕业率显著领先。

因为如果直接写“挂科”,学生会觉得自己没用,不是学这科的料。但如果写的是“还没过”,这给了学生一个心理暗示:“我可以继续努力,直到考过为止。”

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用同样的方法:

不要轻易说“我不擅长、我不会……”;

要说“我还不擅长、我还不会……”

在否定词前面加个“还”,能在潜意识里提醒我们,不是自己做不到,只是还没到时候。

慢慢的,我们会不那么自我设限。

③制定“犯错额度”

我见太多用力过猛但很快消沉的人,喜欢给自己立一个巨大的Flag,比如:

“我一年要读50本书”

“我每天要练琴30分钟”

“我每天要背50个单词”

前几天斗志昂扬,但只要有一天偷懒了,就开始悔恨和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不是做这个的料,于是放弃。

所以,开始做事前,就认定自己一定会偷懒犯错,你能控制的只是犯错的多少,以及频率而已。

比如计划每天背50个单词,就给自己一个犯错的额度:我每周可以有一天偷懒的机会等等。

多给自己一点自信和耐心,成长是场持久战,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回到文章开头那个学员的问题,要不要换工作,只是个外壳,最重要的是,人不能被“圈子”禁锢住,内心要是充实的、有目标的。

正如“圈外同学”名字的由来: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圈子里:成长环境带来的思维定式圈,我们自己选择的社交圈 ,我们自己定义的能力圈 ,我们自己设定的舒适圈。

而这个圈子会限制我们的发展,阻碍我们成为更好版本的自己。

希望大家在接触到“圈外”的学习之后,都能打破这些圈子,去圈外走一走,相信惊喜会在不远处等着你。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圈外同学(ID:iquanwai)

本文来源圈外同学,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7 q4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职场 人生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