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霍仟 来源|仟语仟寻(ID:huoqian2014)
今天在和研发对一个事情时,发现了一个问题。
过去,我们都是采用A方式配置我们的内容,这种方式简单粗暴,但系统调用量大,占用服务器资源,被其他协作伙伴叫停,建议我们采用简约型内容发布方式。但是上游系统又暂时不支持简约型发布方式,当前还没整改完,正在发布中。我们研发get到这一信息后,叫我不要动。
我没有get到这背后的信息,看了一下上游系统,发现我们需要的那个功能可以继续用,于是继续带着我的下游系统继续配置,等我们全部配完,再去跟研发交互时,发现事情不是这样的,我们要重来。
简单来说,是一起因为沟通不充分进而导致的小型工作事故。幸好今天是周五,幸好上游系统还没完全改造完,我们还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去调整。
我和研发同学针对这起小事故,做了一次职场沟通上的复盘。
沟通的过程是个双向的过程,有两个环节,一个是传播者发布信息,一个是接收者对信息的吸收,消化和理解。
一,传播者:重要的不仅是你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你怎么说
今天和研发复盘,我才意识到,这次发布内容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更改。我就问研发: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为什么不早点说?研发说:我说了啊,我在群里说了不要配,我以为你知道了。
感觉所有的沟通事故,传播者都是说“我说了,我以为你知道”。
我们在复盘时,发现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怎么说。一是传播的内容是否把东西讲清楚了,二是传播的形式是否把东西讲清楚了。还要注意第三点,对方是否完全get到你的意思。
在传播内容上:
如果是简单重复的内容,可以简洁沟通,例如:好的,可以的,我发布了。
如果是相对重要,有更改的内容,建议相对复杂一点的沟通,例如:我要做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需要你配合做什么,需要在什么时间点完成。
如果是超级复杂,重大更改的内容,建议准备更加复杂的内容,例如需求评审。要准备的内容有:我们业务当前如何,遇到了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机遇,行业里发展情况如何,行业里有哪些问题,友商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计划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准备怎么做,需要哪些人配合,需要完成到什么程度,需要在什么时间点完成,事后我们怎么评估效果。
在传播形式上:
1,简单重复内容:通过钉钉沟通
2,相对重要内容:通过电话沟通
3,非常重要内容:通过线下沟通
把前面两个做完了以后,还要确认对方是否get到了,这时候可以反问一句:你知道这次的重大调整了吗?你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吗?你知道在什么时间节点必须交付什么内容吗?
在我们这个案例里,研发在几十人的大群里,说了一句“你不要配”,我自然get不到里面的重要性,我发现系统没问题,我就配了。
二,接收者:接收到的信息要及时反馈
接着说我们这个案例,我追求业务高效,而且我对我们研发的了解是,他也是追求业务高效的人,当他在大群里说“不要配”的时候,其实我是诧异的,我觉得奇怪,但是我没有问什么。
现在反过来看,如果我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时,及时地表达了自己的疑惑,让他再给我解释下,或许也不会这样。
三,社会化分工,每个人都要做高效沟通
在我们这个环节里,沟通的链条是:上游系统->研发->我->下游业务方->下游协同方。同一个事情,涉及到的人比较多,业务比较复杂,因此大厂在招聘时,会特别注重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这个系统里,你说谁最关键呢?我觉得是“我”这个角色,因为承上启下,如果我接受错了信息,那么会影响到我的下游。我的信息质量又是由我们研发提供的,因此他是第二重要的角色。如果我们俩理解了要做什么,怎么做,那么接下来其他业务方的问题都相对可控。
这里对信息的理解,对彼此的信任,充分准确地get到信息,并且做到准确的信息传递,尤为重要。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仟语仟寻(ID:huoqian2014)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