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宝贝计划》剧照
作者|冯仑 来源|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
01
问: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讲到,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身患绝症,被医院「判了死刑」,孩子的父母很绝望,也很纠结,不知道该不该去花难以承受的巨资去救。很好奇,您觉得,被医院「判了死刑」的婴儿值不值得倾家荡产去救?
冯叔:这个问题,对不同的人,不一样的角色,应该分开说。
一个是亲人,孩子的父母,当然本能就是,哪怕倾家荡产,也要救。另一个是旁人,说「值得不值得」的,往往是旁人。
旁人在做功利的计算,会琢磨这个孩子已经得了绝症了,救活的希望大不大,要花多少钱,等等。
亲人是不这么算账的。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新闻,有个明星的弟弟也曾得过很严重的病,绝症,但是她和她丈夫全力以赴地带着弟弟到处求医,最后这个弟弟居然被治好了,还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所以,在亲人眼里,一定是值得救的。
旁人,比如亲戚、邻居、其他相熟的人,甚至包括医生,说「值得不值得」,是功利的算计,而家人,则是从情感出发。
我觉得,这两种考虑都对。只是,角色不一样,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孩子病了,没有哪个父母会说放弃、不救的,只要有一线希望,都会去救。
不仅是小孩,成年人,老婆孩子或者父母得了病,比如得癌症了,人之常情也是到处寻医问药,不放弃任何希望,为了治病卖房子、卖地,都可以。
也就是说,这是个情感的决策,不是一个经济学的决策,也不是一个医学上的决策。
情感的决策就要允许非理性,允许人把情感表达完。哪怕最终这个孩子还是没救活,救的过程,其实是孩子的父母在表达他们的情感,表达他们的爱。你这样理解就可以了,不要去给他算账。
如果他要算账,那么算的就不是情感的账。他就不是亲人,可能是邻居,可能是路人。也就是说,很难去跟病人的亲人讲这种事情。
02
问:您在回答中提到了「一个明星得绝症的弟弟」。想到另一个话题,成功人士,或者说,名人的去世,往往很隆重,是不是他们比普通人去世更令人惋惜?
冯叔:名人和普通人在去世之后,在仪式上,往往是有差别的。所谓的名人,有影响力的人,去世以后,告别时场面更大,去的人更多。生者要通过这种仪式,对逝者生前的社会地位,进行一种肯定。
其实,这跟结婚一样。名人、明星结婚,往往排场很大,来的客人很多。
但,也仅此而已。作为一个生命来说,我觉得,成功人士也好,普通人也好,是一样的。
只不过,社会赋予他们的价值,在这个时候,通过仪式表达了出来。
前些天,我一个在新加坡的同学因为心梗,在机场的洗手间里突然去世。
因为疫情的缘故,很多同学也没办法去新加坡吊唁。他的家人也表示,丧事从简,不希望大家都去现场告别。于是同学们就在群里表达哀思,写个挽联,发个蜡烛什么的到群里。
更早一点,我听一个朋友讲另一个朋友的事。这个朋友家在农村,但是他在全国都很有名。他父亲去世时,排场就非常大。这种排场,和他在全国的影响力是匹配的。因为村里人都觉得他这么牛了,他父亲走了,仪式应该办得隆重。
所以说,并不是逝者的生命比别人更重要,而是活着的人想通过这个仪式表达一个态度。同时,也是希望活着的人,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由此得到巩固。往往含有这样一个目的,并不是说谁重要谁不重要。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作者:冯仑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