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热评 | 用友“放血式裁员”,揭示了组织精简的真理

分享到:
 穆胜咨询 • 2025-04-01 15:31:38 来源:穆胜咨询 E3334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热评 | 用友“放血式裁员”,揭示了组织精简的真理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穆胜 来源|穆胜咨询(ID:hrm-yun)

2025年3月28日,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用友2024年营收91.53亿元,同比减少6.57%,且出现20.61亿元的亏损。

除了业绩的变化之外,员工队伍的变化也引人注意。截至2024年末,用友员工数量较2023年末减少3666人,因人员离职,其支付的经济补偿金也增加了1.423亿元。

这种大规模的裁员,与业务结构调整有直接关系。新浪科技援引多位用友网络内部人士的消息称,未来公司交付模式将主要转为外包模式,对标国际巨头SAP专注于产品。“今年年底前,公司最终交付人员比例只剩余约20%,其余的会选择和外包合作”。近日的另一条消息则透露,2025年用友将再裁掉10%至20%员工,这意味着2125人至4250人受影响。说实话,这种调整的力度,有点“放血疗法”的意思了。业内的普遍的评价是,赌注押得不小。

这一系列调整举措显然与本年1月初上任的总裁黄陈宏有关。但3月30日上午,用友却突然宣布,总裁黄陈宏自2025年4月1日卸任总裁职务,此时,距离其上任仅85天。业务结构调整和人员调整刚刚走入深水区,就有这样的换帅动作,属实罕见。

战略转型带来业务结构的调整,业务结构的调整又会导致组织的变化,这是简单的道理。但如何让这类调整“稳健而高效”,却考验企业对于“组织”的操盘能力。用友的这一系列调整能否成功犹未可知,但整个过程却难言稳健。从这个案例里,我们的确可以发现一些成功进行组织精简的必要前提:

01

有清晰的战略

企业必须有坚定的战略,战略上的业务才应该坚持,战略之外的业务应该有计划地撤退。战略的模糊会导致业务重点不清,当每个业务都嗷嗷待哺,企业的资源一定分不明白,最后就变成了撒胡椒面一样的结果,各项业务都会在平庸中走向死亡。

但大量企业误把“战略意图”当做“战略”,如“All In AI”或“All In云服务”这类就是战略意图,不是战略。在软件行业所谓“产品化”也不是战略,只是战略意图。真正的战略是在战略意图里具体的取舍,而不是一句方向性的口号。其实,大量企业在喊出口号之后,资源的分配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足以说明口号不是战略,提供的更多是情绪价值。

02

有层次的组织

正因为有了战略,组织设计才变得清晰。核心竞争力链路上的组织建制应该保留,而其余部分则可以灵活处理。最忌讳的操作,就是没有类似的分层,组织结构采用模糊设计,并不呼应业务战略。

这类企业里的每个部门看起来都有一定的工作内容,但大量的工作内容却是无效的。有意思的是,企业一旦要削减某个部门,又会从他们部门的工作内容里找出还有点价值的部分。真是要强行精简,就怕裁到了“大动脉”。这样一来,不少部门就变成了鸡肋,顽强地在一次次的组织调整里,在老板一遍遍的犹豫不决中,存活了下来。

在我们的视野里,很少有企业能够做出合理的组织设计。一方面,他们并没有适时根据战略来校调组织,另一方面,他们的在组织设计中忽略了若干基本原理,犯下了不少低级错误。这些企业的组织设计现状,更像是“顺其自然的妥协”。

03

有核心的人才

组织应该有层次,人才也应该有层次。越是在经济寒冬里,越应该守住核心人才仓,抓住奋斗者,他们是产生80%以上业绩的人,剩下的其实建立正常的劳资关系、合法用工即可。最迷惑的操作就是,很多企业有“普度众生”的偏好,特别害怕对员工有所区别,要坚持“人人可成才”的宣传口号,还喜欢做撒胡椒面一样的“大培训”。

实在发现人才激励、培养的资源不够,亦或是实在发现人才成长的效率不同,他们才会想到重新做人才分层。此时,很多企业就会拿出那套烂大街的“业绩-价值观”的二维矩阵,做做所谓的盘点。要知道,这类盘点跳过了组织设计,简单把人当做朴素个体,盘点出来的结果根本就没有太大的价值。举例来说,一个最不重要的岗位上的某个员工,如果业绩和价值观都很突出,他还应该是核心人才吗?

人才的分层首先要看组织的分工,企业真正的核心人才仓,一般不会超过3个。这些核心人才,支撑了核心部门的核心工作,支撑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了最大的经营结果。如果企业资源有限,那一定要集中火力,抓住这群人。

04

有弹性的激励

上述的几个要点,都是在规划出企业组织建制和人才队伍里的核心部分,是为了主动划出“大动脉”,避免误伤。但如果涉及到短时间内的巨大组织调整,依然会产生相当的成本(劳动补偿金等)。其实,企业要形成并保持精简组织的最好方式,是建立激励的风向标,给奋斗者足够的好处,让划水者无法躺平。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一定要打造出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换言之,一定要让分配真正体现员工的价值贡献。如果能够达到这个效果,奋斗者就会得到鼓舞,对企业产生越来越强的归属感;而划水者自然就无处遁形,他们只会逃向另外做“大锅饭”激励的企业里。

这种理念意味着,薪酬结构一定要足够弹性,在员工的薪酬结构中,应该降低固定部分,大幅拉涨弹性部分,而后对弹性部分进行精准量化,反映出被激励者对经营结果的贡献。其实,这就是现代激励设计的大趋势,不少企业不是没有意识到这种操作的好处,他们只是缺乏落地方法。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穆胜咨询(ID:hrm-yun),作者:穆胜 

本文来源穆胜咨询,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4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裁员 用友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