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风口,头脑中闪现的是风投,是智能穿戴,是触屏化的各种家电,还是IT研发员?如果“风口”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式,那么就已经意味着风口本身的价值正在丧失。这时,逆向思维才会引向新的风口——比如,传统农业。

资本大鳄盯上农村电商 三只松鼠获数亿融资
2014年以来,提到“互联网”,总能闻到一股荷尔蒙的气味:无论是风险投资还是创业者,无论是商海老手还是初次下海的,都一窝蜂地跟着风口概念打转。一时间,O2O,P2P才被人们熟悉没多久就已经被杀成了红海,“羊毛出在猪身上”的资本逻辑更是让整个互联网行业有一点疯狂扩张的意味。直到2015年初,以快的和滴滴的合并为开始,“风口”行业终于开始慢慢走向理性。此后出现的合并潮正是资本之间开始达成妥协,而非为了概念而砸钱竞争的重要标志。BAT这三巨头也开始暂停对外招聘,重大的“跑马圈地”式扩张也开始有所收敛。被风口的大风吹散的商业价值本质重新得以建立,荷尔蒙气息这才算有所减弱。
金钱永不眠。在已经被巨头们或合并或收购所瓜分的市场面前,资本的出路在于开拓新风口。当然,巨头们也必须如此行动以保证自己不成为下一个“诺基亚”。那么,下一个新风口在哪里呢?
这还是得从资本的最新动向来观察。
2014年,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涵盖福建地区在内的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2015年11月19日结束的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大会上,平安银行和电子商务委员会联合成立了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规模为两百个亿的平银农业基金。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已经得到了互联网巨头和传统金融行业的关注。
“风口猪能飞”这一说法的提出者雷军也看好互联网+农业。雷军在GGV2015年年会上表示,未来 10 年移动的浪潮将影响两个重要阵地:农村和中小企业。其中,农村互联网在于 2 个机会,一个是城市农产品的消费怎么帮助农民生产,一个是农民自身的消费,今天中国农村和城市差 10 年到 20 年,未来就看各种服务如何填平这一鸿沟。
但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如何融入互联网的价值链条,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根据2015年发布的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存在“千网一面”、成本高、标准化不一等问题,仅有1%盈利,88%亏损。显然,成功的案例确实少而又少。

资本大鳄盯上农村电商 三只松鼠获数亿融资
三只松鼠是成功的农产品电商代表之一。这个5个人创立的公司于2012年上线,当年双11就卖出766万元销售额。到2014年的双11,单天销售额已经突破1亿元大关,全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资本嗅着利润而来:三只松鼠在2012年拿到的A轮融资是IDG的150万美元;而在2016年,三只松鼠已经获得了3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
三只松鼠的成功或许是农业“触网”中较为容易的一种:坚果类食品保存和运输的成本较低,坚果的单位价值较高,口感品质也不会有太明显的波动。但是,大多数农产品并不具备这种特征,这也决定了“三只松鼠模式”对互联网+农业的借鉴意义也比较有限。
举例来说,笔者2015年夏季在广西水果市场调研时发现,广西大量应季水果价格相当便宜,比如在上海深圳论个数卖的百香果(2-6元一个,按平均重量计算20-60元一斤),而南宁的水果市场上却只卖到5-8元一斤。数倍的价格差也出现在了佛头果和火龙果等广西盛产的水品种上。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当时除了顺丰之外,其他快递公司均没有硬性的水果运输包装要求,水果这类易于碰坏且不易保存的商品在不规范的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出现品质下降的现象。即便不考虑运输问题,水果的甜度和水分也很难保证一致,因此在网售时常常会因为个别水果的口感不佳而收到差评。正因如此,对于这类产品,天猫和一号店上的生鲜频道也多采用高品质化+顺丰包邮的模式,用较高的价格来支撑较高的品质所带来的成本。这是目前“互联网+农业”较为成功的一种模式,尽管它仍然无法对接新闻里“香蕉几毛钱一斤烂在园里”果农和忍受高价水果都市消费者。
这也引出了“互联网+农业”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风口”:替代原来的贸易流通商和传统的商超。这也是互联网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创造性破坏”的重要内容。在这个方面,其实已经有很多生鲜的O2O在攻坚克难了,比如天天果园和一些同城生鲜app。这些平台所做的正是替代贸易商和批发市场,通过与基地生产者直接连接以及同城配送,较为快速地和消费者对接。
互联网+农业不仅仅是开个网店,建个公众号那么简单,背后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升级。除了利用互联网进行销售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来整合农产品选择、育种、精细化栽培、品质监控以及市场预测等各个方面。这些不仅仅需要数据处理人才和农业本身进行对接,更要资本的深度参与。拿物联网的遥感遥测技术来说,较高的数据收集以及监控成本并不适合当前普遍存在的小农模式,因此更多的还是在较大的农业企业中使用。未来到底是农村通过合作社之类的生产组织模式来承担高投入,还是以大型农业企业来完成互联网和农业之间的小小“+”号,还涉及到农村中的产权问题。“互联网+”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互联网+农业不仅仅是商业机会的“风口”,更是整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战略中的重要一步。预期地方政府也将寻求与电商巨头之间的合作,利用它们在平台、渠道、模式、大数据等方面先进的技术、经验更好地发展农业与农村市场。政府在基础设施、电商孵化方面的工作,也将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对于“互联网+农业”的广泛参与。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