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OTT业务的快速发展,微信等新型异步消息应用对彩信业务替代作用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短信业务受到冲击,在移动电话用户增速明显放缓和触宝等同步互联网应用对语音业务替代双重影响下,中国传统语音业务平均通话时长快速下降。面对OTT冲击,电信运营商苦不堪言,不但面临管道化的危机,还面临着收入利润不断下降的"经济危机"。未来几年,通讯行业将进行新一轮的变革,移动OTT业务将取代运营商大部分的传统业务,运营商或将被管道化,只提供流量业务。
1、OTT冲击,短信彩信业务量直线下降
2014以来微信等新型即时消息类应用对短信、彩信业务替代作用进一步加强。2015年,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6991.8亿条,同比下降8.4%,降幅较去年收窄5.6个百分点。其中,由移动用户主动发起的点对点短信量同比下降22.7%,占移动短信业务量比重由上年的45.8%降至38.7%。彩信业务量617.5亿条,同比下滑4.6个百分点。
图表1:2010-2015年中国传统短信业务量规模(单位:亿条,%)
资料来源:工信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翻天覆地,电话语音收入与移动数据收入此消彼长
随着移动OTT业务的快速发展,电信业务收入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信语音收入占比不断下降,移动数据收入不断上升。2015年,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比由上年的58.2%提高至68.3%;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从上年的23.5%提高至27.6%。
图表2:2010-2015年话音业务、非话音业务、移动数据收入占比变化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工信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相差玄虚,运营商净利润不及互联网企业
从2015年财报来看,中国电信经营收入为3312.02亿元,比去年增长2.1%,净利润为200.54亿元,比去年增长13.4%。而营收约为中国电信30%的腾讯(总收入为人民币1028.63亿元),净利润却几乎却高于中国电信,2015其净利润为32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对比两家企业的净利润率,中国电信为6.05%,腾讯则为28%,差距悬殊。
图表3:2011-2015年中国电信和腾讯利润情况对比(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工信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除了中国电信外,统计数据显示,三家运营商和腾讯公司从2008年到2015年的净利润率,五年来,腾讯都始终高于三家运营商。数字已经证明,虽然腾讯、谷歌等互联网公司的所有业务都是基于电信运营商的服务之上,但是电信运营商能从数据业务中赚得的利润极为有限。
4、不甘旁落,电信运营商发起自救
OTT业务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数据流量所带来的价值不断地向OTT服务商转移,电信运营商正遭遇"被管道化"的危机。移动OTT业务服务商将用户完全掌握在自身手中,旁路了电信运营商的参与,使得电信运营商对用户缺乏感知,难以有效控制和管理测试,更无法参与到业务收入分配中,电信运营商不可避免地沦为管道的提供者,盈利能力大大降低。
但电信运营商们绝不会甘心做一个默默的吃瓜群众的,近年来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使出洪荒之力,使出绝招发起自救。
(1)中国移动主打"融合通信"服务,整合OTT业务
2014年12月19日,在"2014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了"三新o和"手机。三新即"新通话"、"新消息"和"新联系",把手机中原有的"通话"、"消息"、"联系人"这三个主要入口从运营商的层面直接与手机整合,也就是"融合通信"。
(2)中国电信提出"去电信化"思路,强推"翼聊"对抗微信
面对冲击,中国电信内部提出了"去电信化"的思路:即由电信(Telecom)向信息服务(Information)、信息娱乐服务(Infotainment)延伸,实现向两种规律(电信和传媒)、两个平台(流量经营平台和传媒平台)、两次销售(流量价值上的二次开发和销售)的新经营理念转变。翼聊也是"去电信化"背景下的大胆的尝试。
翼聊是中电信推出的一款类似于微信的语音通讯软件,由中电信协同通讯运营支撑中心负责研发运营,集多媒体消息、语音、短信、视频、电话会议、微博分享等功能为一体,更支持视频通话、多方电话会议、网络存储等,并且可以在PC端使用。相比于微信,翼聊使"在线状态"不再重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发送免费短信,同时,突破了用户所属网络的限制,无论用户使用哪一家运营商的网络皆可收到翼聊发出的短信。
最后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在直面挑战与选择出路的时候,必须进行冷静、深刻的反思,反思的关键是要认清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明确自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角色定位,只有角色定位清晰合理,才能发挥优势,通过合作求得生存与发展。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该也必须扮演以下三大角色:
图表4: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的角色扮演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