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徐工集团携手华为、阿里巴巴、中国电信等行业巨擎,正式发布了中国首个“工业云平台”。人们期待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徐工集团,全面开启了“互联网+云技术+制造”的全新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希望电商巨头阿里在工业领域创造消费奇迹。
同时,1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6%,报5.26万亿元人民币,增速比1-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并且10月份利润增速有多加快,同比增长9.8%,比9月份加快2.1个百分点,报6161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1-10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2个减少。一方面,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倍,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7.2%,纺织业增长4.3%,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2.3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9.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1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5.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0.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汽车制造业增长13.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另一方面,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138亿元,同比下降4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4167.4亿元,下降6.2%。
而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577亿元,同比增长4.8%;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5.7亿元,下降2.7%;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010.7亿元,增长8.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033.3亿元,增长9.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545.5亿元,增长6.6%。
另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1万亿元,同比增长3.9%;发生主营业务成本79万亿元,增长3.7%;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71%。
此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85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0.6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21.7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4.1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8.1天。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工业仍是并将继续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担负着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关键责任。目前,国内工业品市场需求进一步回暖,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利润率同比继续上升,企业效益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工业产品库存持续下降,单位成本继续降低,杠杆率也持续下降,继续显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
不过,此次利润增长动力过多依赖于价格的上涨,工业企业尚需多练内功,以提质促增效。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