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网购无法见到实物,买家秀跟实物又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买家在网购商品的时候,往往会将商品销量以及评论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抓住这种心理,有些卖家开始耍起了刷单的把戏,久而久之甚至形成了完整的刷单产业链。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京东店刷单金额过亿 ,他给出的举报材料超30GB 。
爆料者叫王刚,他的朋友阿龙(化名)曾为刷单组织工作,后遭该组织剔除,一气之下决定举报。王刚提供了超过30个G的举报证据材料,里面包括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刷单记录及佣金明细表和刷单模板。
王刚等人计算出从2015年7月10日到2016年1月2日之间的刷单金额,结果发现高达高达4353万元,笔数30多万笔。从2014年5月份到2016年6月份的数据显示,一共是25个月,总数至少超过1个亿,笔数超过70万笔。
刷单的金额庞大,数量也非常多,这背后的推手刷单者也非常多。这些刷手为了防止被查,几乎都有一个更改IP地址的软件。据介绍,专职刷手每刷一单能挣2.2元至2.5元不等,一天一般刷四五十单,多的话100多单,能挣100多到200多元。
据了解,每个刷手有一个付款账户,最多的有两个。在2015年9月份之前,刷手将货单填好后,将订单信息及付款链接放在一个表格文档中,发给店铺,由店铺自己点击付款链接进行付款。在2015年之后,货款由刷手直接垫付,再找刷单组织中专门负责财务的人员结算。整个流程下来,分工非常明确,各方人员只要按步骤执行即可。
对此,京东方面也已经进行了回应,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对这些数据进行复查,当商家出现虚假交易行为时,京东对所有识别出来的作弊订单均不计入销量排名,且会删除虚假的评价内容。对于违规商家,京东也会做出严厉处罚。
刷单这种不法行为,不仅误导消费,也在电商平台中形成恶性的竞争,一直都是卖家、电商以及买家愤怒的行为,各个电商平台都推出了一些举措来遏制刷单行为。
阿里巴巴也出过相关规定,打击刷单行为。在IPO前,阿里巴巴对待刷单行为的态度并不严厉,但在过去1年中,阿里巴巴采取强硬措施打击这种行为。阿里巴巴已经通过电子邮件发表声明称,违反相关规定的商家信用评分将被降低,甚至业务可能被关闭。
跨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又是如何打击虚假评论的呢?相对于京东与淘宝的处罚,亚马逊的惩罚力度就强多了。
亚马逊针对滥用评论现象持续存在的根源和提供有偿提供虚假评论的个人、组织生态系统采取法律手段。今年10月,亚马逊起诉了两个美国卖家和一个欧盟的卖家,因为亚马逊发现,这些卖家的产品中50%评论都为虚假评论。去年10月,亚马逊还曾把在网络平台Fiverr上1000多名有偿写虚假评论的用户告上法庭,这些人提供虚假的评论发帖服务。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平台的真实性以及平台店家的良性竞争,亚马逊在这点上,做得的确比其他电商平台要好。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