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手机市场曾经的老大,三星近几年在中国市场逐渐没落的事实已广为大众所知,但危机到底演变到了何种程度,大部分相信也没有清晰的概念,更不可能会想到三星竟然要靠出钱买粉丝来渲染人气了。在4月3日上海举办的Galaxy S6和S6 Edge新品发布会上,澎湃记者在现场就发现一批“不同寻常”的粉丝,他们不是三星的工作人员,却也在负责签到的事情。细问,大部分表示是看到了三星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招聘广告才过来的,一些专业的粉丝团队,一次就带领一百多人组队过来”捧场”。而三星的付费标准很简单,在发布会现场待满15分钟,期间如果被问到为什么要来参加活动,一定要回答说是三星的粉丝或对S6感兴趣,之后就可以领到30元的报酬,其中,三星官方更青睐“学生党”,后者可以领到每人50元的报酬。
三星发布会 买粉交易图
比较“讽刺”的是,发布会现场也出现了不少果粉,持着苹果iphone 6和iphone 6 plus拍摄展台上S6和S6 edge的人中果粉占据一半还多,其中一名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在微博看到报名发布活动,会有大惊喜,于是就报名参加了。
与买粉遥相呼应的是三星愈发惨淡的业绩,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三星在中国销量为1210万部,市场份额为9.8%,位列第三;苹果销量为1340万部,市场份额达10.9%,排名第二;小米销量为1570万部,市场份额达12.8%,连续两个季度稳居冠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星去年全年在中国的总销量为5850万部,以13.8%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并且连续四年夺冠;小米销量达5780万部,以13.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联想以10.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苹果用户现场试玩三星S6
此外,近日市场调研公司Kantar Worldpanel公布了截至2015年2月份前三个月各厂商销售数据,苹果iPhone在中国城市地区的销量创下历史新高,市场份额达到27.6%,挤下小米占据第一。其中,iPhone 6以10.2%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红米位列第二,iPhone 6 Plus紧随其后。
但Kantar Worldpanel对苹果能否继续保持高位表现出了怀疑的态度,其中一个威胁就来自于三星最近发布的两款新手机,Galaxy S6全网通32GB版和16GB版iphone 6基本版价格一致,为5288元;32GB版Galaxy S6 Edge全网通版和苹果iphone 6 plus基本班(16GB)售价一直,为6088元。三星对标苹果的意味十分明显,而抛开其他因素,光看容量,三星就比苹果更有诚意。
对于三星S6和S6 Edge能否成功将三星拉出现在的泥潭,业内人士赞成有之反对亦有之,赞成者认为,除了明显可以感觉到的新设计、新屏幕、新电池技术,三星两款新手机将三星垂直一体化供应链封闭整合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无论是SoC、基带芯片、内存芯片、闪存芯片、屏幕面板、摄像头传感器都是出自三星自家手笔,连处理器和屏幕用的也是自家目前所拥有的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在Galaxy S6 Edge上,三星再次采取了当年率先采用大屏幕的策略,曲面屏赌的是未来趋势,从媒体和厂商的目前的反应来看,厂商势必会主动跟进这一新技术,而技术和硬件上的突破需要一段时间,三星完全可以利用这段空窗期充分发挥供应链、渠道和营销上的优势来换取市场销量。
反对者则持截然相反的态度,认为三星在和苹果的竞争中,仍然停留在堆砌硬件的阶段,S6/S6 edge此次对苹果的iphone的模仿更是打破了底线,这对其建立起用户的认同感是非常不利的。此外,三星相比苹果,最大的劣势在于苹果成功实现了软硬件一体,在S6/S6 edge上,我们虽然看到了三星在软件生态上做出的改变,例如推出了TouchWiz 软件,并大幅削减了内置软件数量来提高用户体验,但依旧无法掩盖三星在系统与软件生态层面的劣势。而国产厂商的竞争现状也在提醒三星,硬件是加分项,软件则能决定生死,三星能被小米追着打,除了超高的性价比,MIUI对米粉强大的粘合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现在的三星展现给外界的就是一个到处灭火焦头烂额的救火员形象,外患已经够多,内忧却似乎没有尽头,卖掉日本的三星大厦,内部人事纠纷不断,更关键的是营收利润还在不断下滑,巨人三星将何去何从,众人都在观望却似乎已有结论。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