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学术头条:为何滴水可穿石,每周吃两份牛油果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NASA两次叫停月球火箭测试

分享到:
 Paris Li • 2022-04-06 18:25:21 来源:前瞻网 E8356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1

两款国产新冠 mRNA 疫苗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据澎湃新闻报道,4 月 3 日、4 日,石药集团与康希诺生物的新型冠状病毒 mRNA 疫苗分别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目前国内尚无 mRNA 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处于领先位置的是沃森生物和艾博生物合作的 mRNA 新冠疫苗,目前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mRNA 技术不仅能应用于预防性疫苗,在肿瘤等疾病领域治疗也具有潜力。

感染过新冠病毒且接种完疫苗的人,最能抵抗新冠变异株

近期,两项研究显示,曾感染过新冠病毒且接种完疫苗的人,或能获得对新冠变异株的最强抵抗力。在一项发表于《柳叶刀·传染病》的研究中,科学家收集了20多万巴西人从2020-2021年的健康数据。他们发现,相比于未感染过的人,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接种辉瑞和阿斯利康疫苗预防住院和死亡的有效率为90%,接种科兴和一剂强生疫苗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1%和58%。这4种疫苗均能为这些曾感染的人提供额外的保护。另一项发表于预印本网站medRxiv的研究显示,经历过自然感染和接种完疫苗的人会产生混合免疫,或能更有效地对抗新冠变异株感染。对于普通人来说,接种3剂疫苗对抗奥密克戎BA.2变异株感染的有效性为52%,而对于曾感染过且接种3剂疫苗的人,这个数字能达到77%。

1

DNA纳米技术可以将药物研发的速度加快100万倍

近期,在一篇发表于《自然·化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药物研发方法SPARCLD,通过DNA纳米技术促进存在于纳米大小的气泡中的多种分子逐一融合,能实现在一个针头大小的区域内合成4万多种分子。在研究中,科学家设计了一种亚硝基纳米容器,并通过DNA分子来介导多个气泡中不同物质分子的融合。融合方式并不固定,且能多次融合。实时观察结合机器学习显示,融合过程在7分钟内就能完成,这些小分子之间进行了超过1.6万次融合,融合形式多达566种。研究显示,这种技术开发新型药物分子的速度或是目前的疫苗和药物研发速度的100万倍,且能获得数千种候选药物分子。

人类肺部发现拥有再生特性新细胞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在人体肺部深处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类型,拥有再生特性,能使对肺泡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的其他细胞再生,有望在治疗人类肺部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在这项研究中,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研究人员在分析人类肺组织时发现了这种新细胞,并将其命名为“呼吸气道分泌细胞”(RASC)。这些细胞排列在位于肺部深处的微小气道分支上,靠近肺泡(专门用来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场所)。此外,RASC拥有类似干细胞的特性,能再生为对肺泡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的其他细胞。

每周吃两份牛油果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每周吃两份或更多牛油果跟较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存在关联,用牛油果代替某些含脂肪的食物,如黄油、奶酪或加工肉类,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研究分析发现,在考虑了广泛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和整体饮食后,每周至少吃两份牛油果的参与者跟那些从不或很少吃牛油果的人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16%,患冠心病的风险降低21%。

科研人员从土沉香花中发现抗癌活性分子

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团队从土沉香花中发现抗癌活性分子。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期发表在天然产物研究国际期刊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上。研究人员以抗癌活性为导向,进一步追踪土沉香花中的抗癌活性成分,通过抗癌活性追踪分离最终发现三个葫芦烷三萜和一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对人肺腺癌SPC-A-1、人肺鳞状细胞癌NCI-H520和人肺腺癌A549细胞均有显著的抑制活性。非常有意义的是,葫芦素E、葫芦素B、沉香内酯A和7-羟基-6-甲氧基[2-(4-甲氧基苯基)乙基]-4H-1-苯并吡喃-4-酮对紫杉醇耐药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紫杉醇。

为什么霸王龙手臂短得离谱?

《波兰古生物学》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古生物学家凯文-帕迪安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当一群霸王龙用它们巨大的头和碎骨的牙齿扑向尸体时,霸王龙的手臂会缩小以防止意外或截肢。例如,一只45英尺长的霸王龙可能有一个5英尺长的头骨,但手臂只有3英尺长。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短臂的其他解释包括:挥舞手臂以吸引配偶或发出社会信号,作为锚使霸王龙从地上站起来,按住猎物,刺伤敌人,甚至在晚上推倒睡着的三角龙。而一些古生物学家提出,这些手臂根本没有任何功能,所以我们不应该关注它们。

为何滴水可穿石?

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的新研究揭示了液滴侵蚀坚硬表面的机制,该研究或有助于工程师设计出更耐侵蚀的材料。早期相关研究只使用高速摄像机分析了液滴撞击的画面,但这一研究采用了一项新技术——高速应力显微镜,通过直接测量液滴撞击表面时的应力分布,更定量地研究了这一过程。结果发现,液滴对硬面施加的力实际上不集中在液滴中心,而是随着撞击向外扩散,扩散速度在短时间内超过了音速,在硬面上产生了冲击波。这样一来,每一个液滴都像一颗小炸弹,爆炸式地释放其冲击能量,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侵蚀表面。

科学家揭示系外类木行星形成过程

近日,发表在《自然—天文学》的一篇论文,描述了系外类木行星御夫座AB b(AB Aurigae b)在距离其恒星较远处(相当于日地平均距离的93倍)的形成过程。该研究结果支持了之前的一种观点,即巨行星能由大团坍缩气体通过引力不稳定性这一过程形成,而不是只能通过解释木星形成的标准模型——核吸积——来形成。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有多颗行星都在绕着御夫座AB旋转,因为他们还观测到了两个候选胚胎行星在更远距离的信号——与御夫座AB的径向距离分别为430au和580au。科学家指出,以上研究结果为行星形成的早期、内埋阶段提供了重要的初步分析,或对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大质量气态巨行星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太阳能电池板问世 黑夜也能发电

日前,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建造了一个小型太阳能电池板原型,可以日夜发电。根据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上的论文介绍,它就像一个经典的太阳能电池板,在白天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到了晚上,嵌入式热电发电机(TEG)则会“从光伏电池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差中获取电能”。该技术通过将白天的热量捕获到散热器中来发挥作用。然后,当这种能量自然地辐射回太空时,其中一些能量可以被TEG和一种可以捕获热波长的独特材料捕获。

新技术利用塑料废料来捕获二氧化碳排放

眼下,最大的两个环境问题应该是成吨的无法使用的塑料垃圾和在烟囱排放中释放到大气中的成吨二氧化碳(CO2)。然而,一个新的过程据称可以利用前者来捕获后者。目前,莱斯大学的一个团队正在开发这项技术,它是现有的基于热解的塑料回收过程的一个变种——热解被定义为材料在惰性气氛中的高温下的热分解。在该程序开始时,塑料废料会被磨成粉末,然后跟醋酸钾混合——这是独特的部分--然后在600 ºC的条件下加热45分钟。这样做可以使塑料粉末变成了充满纳米级孔隙的吸收剂颗粒,这对捕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子非常有效。

1

NASA两次叫停月球火箭测试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报道,由于技术问题,大型月球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的测试再度推迟。火箭管理人员尝试了两次为火箭加注推进剂,一次在当地时间4月3日,当天遭遇恶劣天气,闪电多次击中火箭发射台,而后由于发射台的风扇故障而中止测试;第二次在4月4日,因排气阀门卡住而再次中止。预计要到本周末才会重新进行测试。

Rocket Lab将用直升机在半空中接住重返地球的助推器

回收利用已迅速成为商业航天领域的一场热门游戏。Rocket Lab也有其自己的火箭可重复使用的愿望,而且所有的计划都将很快实现一个关键的里程碑——用一架定制的Sikorsky S-92直升机在空中收集其Electron助推器的第一级。本月晚些时候,Electron火箭将进行第26次发射,它将从新西兰起飞,然后将34颗小卫星送入轨道。在升空之前,一架经过改装的Sikorsky S-92将进入离岸150海里(277公里)的“捕获区”准备并等待第一级火箭以高达8,30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地球飞回。

俄罗斯航天员:中国航天项目又快又好

当地时间3月30日,两名俄罗斯宇航员与另一名美国宇航员乘坐俄罗斯“联盟”飞船如期返回地球。据CGTN记者团4日报道,近日两名俄罗斯宇航员接受采访,被问及近期也将返航的中国“神舟十三号”。对此,俄宇航员安东·什卡普列罗夫(Anton Shkaplerov)称赞中国航天项目“又快又好”。对于中国空间站的国际合作,他也表示出积极态度,“如果中国提议,我们愿意加入。”

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一个蛇形的螺旋星系:NGC 5921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NGC 5921的图像,这个星系距离地球大约8000万光年。在这张来自NASA/ESA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图片中,星系NGC 5921懒洋洋的螺旋臂蜿蜒而过,和我们自己的星系银河系一样,它含有一个突出的条带。拥有蛇形旋臂的NGC 5921星系位于天体北半球的蛇夫座,蛇夫座是88个现代星座中唯一一个由两个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的星座--蛇夫座Caput和蛇夫座Cauda。这两个区域--其名称的意思分别是蛇头和蛇尾。

SpaceX将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人造肉实验:为宇航员生产“太空牛排”

4月4日消息,商业太空公司Axiom Space首次前往国际空间站的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当地时间4月6日由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发射升空。一家名为Aleph Farms的公司将借助这次任务向国际空间站发射技术平台,测试在太空中如何生产人造肉。

1

荷兰王国驻广州总领事来访华南理工大学

3月31日上午,荷兰王国驻广州总领事毕肯思一行来访华南理工大学,学校副校长李卫青会见来宾,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建筑学院负责人参加交流。 一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与荷兰高校往来频繁、交流广泛,在建筑、土木、材料、管理等学科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李卫青向来宾介绍了学校的最新发展成果特别是一校三区办学新格局,以及学校与荷兰高校合作的总体进展。她提议双方以已有合作为基础,继续加强联系,同时积极探索组建学术联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与文化交流活动。

中国科协发布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近日,中国科协官网发布了《中国科协关于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经过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程序,中国科协决定命名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其中110所高校入选,有效期至2025年。其中,在110所入选高校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的入选数量最多,均为3个;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15所高校的入选数量均为2个。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5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