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米推出了“9号平衡车”产品,其1999元的价格在同类产品基本都是3000元起的市场上引起了巨大轰动。事实上,这款物美价廉的平衡车并非小米的产品,真正的研发者是全球平衡车行业的龙头老大纳恩博。
3月23日上午,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长城战略咨询、中关村银行联合发布《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列出了164家独角兽企业,纳恩博以15亿美元估值位列65位。
在平衡车始祖赛格威余威犹在的时代,平衡车的价格低则两三千元,高则动辄上万元,完全违背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初衷。毕竟能按这个价格购买的人,大多数都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因此,相对于其短途代步工具的初始定位,市场对平衡车的认知更像是昂贵且不实用的大号玩具。纳恩博的出现改变了整个行业。
在纳恩博建立的2012年,中国平衡车市场就开始流传“北风行者南易步”的说法,其中,风行者就是纳恩博的第一代产品。到今年,纳恩博已经是全球平衡车行业毫无疑问的老大。之所以能成功得如此迅速,说起来很简单,他们靠得就是科学地“省钱”和“花钱”。
一开始看到美国赛格威的平衡车卖8万元一台,纳恩博创始人王野就觉得,这东西不应该这么贵。“如果能把它做得非常便宜,让老百姓能买得起,短途代步出行,在交通日益拥堵的大城市,它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之后的时间里,从风行者系列到九号机器人系列,纳恩博把平衡车从每台3万多元做到1万多元。接着又在2015年10月19日和小米合作,发布定价仅为同行四分之一的9号平衡车。11月3日,九号平衡车上线销售,几分钟就售罄。而他们2016年在京东众筹的九号单轮平衡车,预售价最低仅需999元。
王野把成本降低归结为三点:一是技术创新,二是大批量制造,三是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直销模式。他认为,降低成本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技术创新。例如,传统平衡车的齿轮箱成本大概在2000元左右,如果保留这个装置,的售价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低于2000元。纳恩博改用直驱电机,趟了许多坑后,终于成功省下了这笔钱。
2014年9月,正值纳恩博高速发展,准备对外扩张的时候,赛格威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诉讼,发起337调查,起诉包括乐行、纳恩博在内的5家平衡车公司侵犯赛格威专利,要求禁止这些企业在全球销售。
这件事看似麻烦,因为众多中国企业都在国际纠纷中受阻,但是对于纳恩博不算什么。他们用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把赛格威买下来。2015年,纳恩博全资收购赛格威,获得了赛格威旗下三大产品系列近十款产品的所有权,行业400多项核心专利,以及人才、生产线,全球经销商网络和供应商体系。
紧接着,他们接替了赛格威的位置,和国内厂家打起了专利战。最终结果是,未经许可的涉案两轮平衡车产品,在赛格威持有的专利有效期内都无法进入美国市场销售。只有赛格威和纳恩博可以继续在美国销售相关平衡车产品。
截止2016年底,纳恩博已经获得了小米、红杉、顺为、华山、Intel、GIC、海泉基金等投资人的青睐。2017年,他们在C轮中,又获得了由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及中移创新产业基金的1亿美元。
有钱之后,纳恩博正准备实施进一步的扩张计划。公司CEO高禄峰表示,他们推出了一个新品牌“赛格威发现”,主攻短距离有桩代步工具租赁业务。目前全球已经有1000个左右的运营点,其中欧洲约700个、美国约200个、亚太地区约100个;现在已在西班牙做试点,预计明年正式推出,计划两年扩展到全球。
此外,同样来自赛格威的“赛格威机器人”品牌,也将作为公司的高端项目继续发展。高禄峰透露,他们可能会推出面向C端的机器人产品。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