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竞争越来越激烈,拓展的无人车业务又屡屡出状况……Uber近来流年不利。即便如此,凭借其696亿美元的估值,它仍是世界上最值钱的初创公司之一,它也凭借多年来的连续创新,在CNBC评选的50大“颠覆者”中排名第二。
事实上,在坏事频发的情况下仍能维持高估值,正显示出了这个行业在投资者眼中的火热程度。Uber并不是唯一获得大量融资的网约车平台。正是在2017年,东南亚网约车霸主Grab获得了他们最大一轮融资;Alphabet旗下的投资机构CapitalG,为Lyft提供了至少10亿美元的投资;国内的滴滴出行则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40多亿美元。
这4家公司在今年的“颠覆者”50强榜单中,均排名前十。
像苹果、谷歌这样的巨头,也开始涉足网约车领域,充分说明了这个行业的潜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开始选择下载应用程序,而不是租车,或者在路边等出租车。这也让巩固了基本牌的网约车巨头们,加快了扩张的脚步。如今,网约车平台的国际竞争越发激烈,各平台正试图通过差异化策略,形成竞争优势。
在这4家中,滴滴已经有今年上市的传言,Uber CEO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表示,他们可能在2019年上市。这必然会刺激到其他2家——想要获得同样的资金实力,就必须尽快到资本市场融资。也就是说,在未来2-3年,世界大战就会从巩固根据地,进入刺刀见红的阶段。
CNBC称,接下来,有4大因素将决定这场网约车“世界大战”的结果,分别是变现模式、本土化策略、和软银的合作,以及新技术应用能力。
变现模式
众所周知,网约车是个烧钱游戏,如今还在烧着。而在未来上市之后,他们必然在公共监督和行政监督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需要增加内部管理和审核的成本。
Ube今年早些时候披露,他们2017年的亏损高达45亿美元,同比增加了61%。这还是在没有将旗下司机列入公司雇员的情况下。同时,他们还设法避免了许多出租车公司面临的限制,比如“图章”系统——要求出租车辆涂上明亮的黄色油漆,并由出租车和豪车委员会管理。如果这些措施施行,亏损势必扩大。
本土化
虽然相较于各自国家的“红海”来说,国外市场在滴滴、Uber看来就是一块块“处女地”,但是这些地方没有发展起相关产业,自有国情在此。在封闭守旧的英国和欧洲,Uber已经被开除了网约车平台资格,成了一家出租车公司。
此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会阻碍这些巨头的全球化进程。例如,印度看似是一个12.5亿人的超级大市场,但只有3-5%的人保有汽车。所以,这样的地方,Uber首先推出的是“网约电动三轮车”业务。在这些市场上,本土化水平至关重要。
和软银拉好关系
在即将到来的网约车世界大战中,如果说谁已经立于不败之地,那么肯定是软银。在收购Uber大量股份后,它又投资了印度本土网约车平台Ola,同时又是滴滴的投资人。这家基金三方押注,已然是网约车行业最粗的大腿。
目前有消息称,软银总裁孙正义有意整合手里的网约车投资。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孙正义曾表示过:“如果Uber、滴滴或Grab的管理层有意合作,从而提高股东价值,我们将对此进行研究,但我们不会强迫他们做任何事。”
应用新技术
Uber前CEO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曾说,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对他现有商业模式构成了威胁——而且,每位玩家都试图率先将其引入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同样在自动驾驶方面频频出事的特斯拉,也依然看好这项技术的前景。马斯克表示,“市场上将出现数以百万计的共享电动汽车”。
在这方面,Uber和Lyft也许已经抢占了先机。这2家公司均获得了Alphabet的投资,而Alphabet旗下的Waymo公司,有着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不过,之所以说也许,是因为他们不一定能获得Waymo的技术,据传,Alphabet有意推出自己的无人网约车服务。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