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爱在Twitter上怼天怼地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这个周二又发了条推。他一大早便怒气冲冲地抨击了一番搜索引擎巨头谷歌(Google),再次把矛头指向了科技界。
(图源:Yahoo Finance)
原来,特朗普表示,自己在谷歌上搜索“Trump News”时,“假新闻”和劣评类的标题扑面而来,让他非常纳闷——怎么可能这么多排在明显位置的新闻都在说自己的不好?!
他表示,自己怀疑谷歌篡改了有关他的搜索结果。而特朗普一位高级顾问之后宣布,已经就谷歌是否应当受到政府监督开展了审查。
“我认为谷歌真正利用了很多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而且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指控……我认为谷歌、Twitter和Facebook他们真正在非常困难的境地中前行。他们必须要小心了。”“这很危险,Google和其他一些公司正在压制保守派的声音,屏蔽好的信息和新闻。”“共和党、保守派和公正的媒体都被拒之门外,这合法吗?”特朗普连发多条推特质问谷歌。
特朗普还进一步指出,“Trump News”谷歌搜索结果中96%的这些新闻来自左翼的媒体。
而《华尔街日报》对此评论称:“科技大公司正受到当局日益严密的审视。”
谷歌回应
对此,谷歌却完全不买账,坚称自己“从未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名来操纵政治情绪”。特朗普没有准确解释他对Facebook和Twitter的控诉,尽管他之前(并且虚假地)称Twitter的审核政策是非法的。而且还有一些保守立法者指责Facebook,称其故意让保守观众的网页不那么受欢迎——但这些都站不住脚。
证据何在?
特朗普之前没有明确表示会调查有关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的投诉,也没有对他的这番言论给出任何具体的证据,因此不少媒体人士又质疑他对Google搜索引擎的运作逻辑存在误解——比如96%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的?
他的这番言论可能会加剧紧张局势,因为Facebook、谷歌和Twitter准备在下个月将出席国会,就选举干预、搜素偏见等问题作证,这可能会再一次将科技巨头们推入与政治压力之间的博弈。
谷歌搜索的影响因素
人们普遍认为,谷歌新闻搜索算法的因素是不透明的。缺乏透明度,可以让关于意识形态偏见的理论泛滥。
它们“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其他人搜索的内容,他们点击的内容,链接到给定搜索结果的网站,网站是否针对移动设备进行了优化,甚至网站是否支持加密的HTTPS, “电子前沿基金会技术政策主管Jeremy Gillula说。 “尽管如此,谷歌的搜索算法仍然是一个藏在黑盒子里的秘密,我们更希望谷歌向用户提供更多信息,让他们来控制影响搜索结果的因素。”
谷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意识形态因素在其算法中不起作用。
声明说:“当用户在Google搜索栏中输入查询时,我们的目标是确保他们在几秒钟内获得最相关的答案。”“搜索并不用于制定政治议程,我们也不会将结果导向任何政治意识形态。每年,我们会对算法进行数百项改进,以确保他们能够根据用户的查询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我们不断努力改进Google搜索,我们从不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名以操纵政治情绪。”
即使人们认为谷歌的算法因素是“偏见”,也不一定意味着它们是意识形态偏见。例如,人们普遍认为搜索结果更偏向最新更新的内容和原始来源的报道,而不是聚合抄袭性的文章。至少,随着时间退役,搜索结果会不断变化。
除了以上因素外,本身那些被大量阅读和广泛引用的媒体平台也会在Google算法中占据优势,影响因素包括新闻网站的长期声誉和受欢迎程度等。
保守派活动家Paula Boylard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她在文章中提到了一些“启发”。在文章中,她提醒说“诸如主题的相关性、网站的设计、内部和外部链接以及文章的编写和格式化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网站的Google流量。Google不断调整其算法,网站的流量可能会根据变化而上升或下降。”
谷歌一名工程师老将Yonatan Zunger指出,特朗普这番话只是基于一番很简单的搜索。在他看来,所有新闻都变成了“假消息”,自然就“带有偏见”了。
颇有意思的是,就在一个多月以前,谷歌遭受欧盟50亿美元罚款的时候,特朗普还曾称其为美国“最伟大的公司之一”。有媒体不禁调侃称——“幸好特朗普这这回不是用欧洲版的谷歌搜索”。
特朗普和一些支持者长期以来一直指责硅谷公司对他们持偏见态度。但事实是,虽然一些科技公司高管可能会倾向于自由派,他们长期以来都坚称他们的产品没有政治偏见。
保守派活动家的一份测试结果
为了测试搜索结果,一位保守派活动家Paula Boylard在谷歌搜索引擎的下“新闻”标签对搜索了“Trump”这一字眼,并使用媒体偏见图进行了结果分析。
Paula Boylard还基于保守派媒体人Sharyl Attkisson所制作的“媒体偏见”图表,对在Google搜索特朗普所获得的前100篇报道进行了来源分析。
他称Google的搜索结果“公然优先考虑左倾和反特朗普”,媒体在全部的76个报道中,大多数来自CNN、《华盛顿邮报》和NBC、彭博社等媒体。《华尔街日报》中只有三个出现在图表右侧。
Bolyard写道,她使用不同的计算机(注册到不同的用户)多次重复搜索,谷歌也反馈了类似的结果。“虽然承认这样调研存在“不科学”的地方,但Bolyard仍认为这些内容风格接近右翼激进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