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限量套餐叫停,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庆贺,并分享了自己被所谓的“不限量套餐”所坑的经验。
虽然宣传时写着不限量,但这类套餐通常还是暗中规定了限量标准,一旦消费者月消耗的流量超过了限量值,就可能会被降速,甚至是被停止流量服务,直到下个月才能恢复。
在被工商认定为虚假广告、遭消协质疑、工信部也点名批评勒令整改后,不少媒体昨天获悉,上市一年多后,重压下三大运营商已叫停“不限量套餐”的说法,改头换面后亮相的则是“畅享套餐”等。
“集团已经发文不许在营销中使用‘不限量’的说法,相关产品也都下架被新产品替代。”记者从北京电信相关工作人员处证实了这一消息。
在北京联通西坝河营业厅中,不限量产品“冰激凌套餐”的海报和其他纸质宣传品已经全面更新,完全剔除了“不限量”的字眼。
三大运营商的整改也推进到了网站和APP中,不限量套餐的广告和介绍已经全面消失。移动的不限量套餐与电信一样,也更名为“畅享套餐”。
不过,有工作人员在宣传中并未改口,在个别子栏目中也存在“漏网之鱼”。
今年6月,深圳市消保委发文称,运营商“不限量套餐”隐藏限制性条款,属典型“误导性遗漏”。不仅如此,运营商还存在其他霸王条款问题,有消费者投诉称运营商告知其不能变更套餐。
同年6月工信部也正式出手,约谈了三大运营商,要求企业必须规范宣传行为。
今年8月,三大运营商“不限量套餐”被工商局认定为虚假广告。湖南工商局宣布,已接到部分用户投诉,运营商的“不限量套餐”广告存在严重消费误导行为,并正式责令三大运营商停止发布相关违法广告。
长期关注通讯领域的公益律师朱金元也表示,商家不仅要将规则提前明示,更重要的是不能采用容易引发歧义的措辞误导消费者。“不限量”的字眼可能会引发冲动消费,从而给消费者造成损失。
“包括不限量套餐在内,运营商各种明显夸大的套餐水分,确实都应该早点‘挤干净’了。”朱金元说,消费者更该警惕在不限量套餐名称弃用后,会不会还有别的套路出现。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