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来自中国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贺建奎团队突然宣布:一对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已经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引起了全球舆论的极大关注。
但是,舆论很反转。媒体先是很快曝光中婴儿出生的医院——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为一家莆田系医院。122位科学家甚至联名对此项研究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网络上流传较广的指责是:“这不是创新,这是用全体中国科学家的美誉度,去换你与你团队的知名度”。
直到昨晚23时30分,贺建奎团队终于有了回应。贺建奎团队负责媒体事宜的工作人员陈远林表示,贺建奎将于本周三在香港会议上公开该项目数据。
晚间,媒体还公开了贺建奎本人录制的视频,贺建奎在视频中介绍了其临床试验的过程,并对公众的质疑作出回应,他说:“露露娜娜的降生‘一切正常’……坚信伦理将站在我们这边。”他还回应称:“我知道会有争议,但我愿意为有需要的家庭接受指责。”
(图源:美联社)
最后,还提出了选择基因手术是因其“安全”且“有医疗价值”的观点。“您可能好奇我们为什么使用基因手术,去预防HIV,而不是去研究致命疾病?两个原因,首先是安全,其次是在真实世界有医疗价值……作为一名科学家和两个女孩的父亲,安全性是我所有问题里面关注的第一要点。”
而今天,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舆论却已经发酵升级到另一个高度。
此前,贺建奎称,“我的目的并不是治疗或者防止遗传性疾病,而是要尽力保留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特征,即天然抵抗某些艾滋病毒。”
可想而知,这样的研究,真的是“突破性创新”?截至目前,国内外专家对贺建奎做法和论点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质疑。相关事件仍然迷雾重重,但公众焦虑挥之不去。
技术无罪,但失控的技术可能带来灾难。基因技术的发展始终面临伦理的困境,上世纪70年代阿西洛马会议中所涉及的基因克隆的伦理与道德问题,置于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任何一项技术都必须尊重人之生命,任何试验都不能以一己之私或为了所谓“历史性突破”而罔顾生命伦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