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行业发展飞快,早在2017年,国内电影银幕总数就已经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拥有银幕数量最多的电影市场。此外,就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2018年一季度,国内电影票房超过200亿元,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但飞速的发展伴随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显现,从资本大退潮到税务大地震,再到近期上海、无锡、霍尔果斯各个园区被查、影视公司自查自纠,一时间众说纷纭,难道今年寒冬的连锁反应就要来了吗?
中国电影行业市场迅速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电影票房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繁荣,从2015年《捉妖记》的24亿票房,2016年《美人鱼》的33.9亿,再到2017年《战狼2》的56亿。国内电影市场从过去到现在,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也慢慢趋向成熟化,2017年全年国内电影票房达到559.11亿元,同比增长22.3%。2018年上半年,票房规模达到320.21亿元,同比增长18%。
而国产电影供应量也保持充足状态。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17年上映了367部国产电影,2018年截止11月26日,国产电影上映数量已经达到了371部。目前开拍与后期制作的电影项目,约有300部,加上猫眼上显示2018年待定的“积压片”(大多为撤档延期影片)约112部与明年已经定档的25部、待定档的10部(去除开拍与后制300名单重复),加起来总共应该是超450部。
票房不一定等于质量
但是数量多和票房高是否就代表高质量?并不一定是。如2015年《捉妖记》获得的25亿票房,虽然影片上映之后许多观众认为特效以及剧情都非常一般,但是丝毫不影响它成为2015年年度票房冠军。这主要是其迎合了大部分人的口味,这个可爱的胡巴形象,吸引许多拥有小孩家庭的群众前来观看。电影票房作为一部电影的直观数据,很自然的就被人们作为一种评判标准,其实票房可以作为一种依据,但不能作为一种标准。纵观几年来的破亿国产电影,我们发现年均基本在50部左右。截止2018年11月26日,2018年过亿影片有40部,接下来还有贺岁档多部影片,达到50部应该是没有问题。但50部高票房电影并不一定代表50部高质量电影。
头部效应愈加明显
抛开质量不说,电影行业的头部效应非常明显,10亿体量级的头部电影越来越成为驱动票房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以2017年为例,10亿量级的头部影片数量仅占4%,但却占据着46%的票房。若没有足够的头部电影存量,中小体量的影片能否以质取胜成为黑马拉动票房还有待考量。
截止11月30日,2018年国内总体电影票房规模为563亿元,《红海行动》以36.51亿元的票房登顶。票房达10亿以上的有17部,合计票房310.83亿元,占总体票房的55%,头部电影的作用愈加凸显。
此外,面对目前中国市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包括美国迪士尼和环球影业等电影巨头们都已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目标市场。而这17部10亿量级的电影中,就有7部是外海电影,占比将近一半,国产电影仍需加一把力。
注:时间截止2018年11月30日。
资本愈加聚集
但拍电影需要钱,需要融资,当前整个电影行业在资本寒冬下洗牌加速。实际上2018年文娱行业的投资额较上年的增加了15%,由546亿元增加至795亿元;而投资行为却减少了,一共是598起,较上年的795起减少了33%。与此同时大额投资增加了,超过1亿的投资额增加了70%,上10亿的也在成倍的增加。这表明文娱行业投资越来越具有集聚效应,电影方面也是如此。也即是说在目前洗牌的格局下,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小公司想要脱颖而出,只能抱住大公司的大腿,比如《无名之辈》,正是由小公司开发而出的,大公司接盘负责出品发行。
好莱坞来势汹汹
若说2019年国产片局势仍处于不明朗的状态,好莱坞大片则已经来势汹汹。从2019年可能引进的好莱坞片单中可以看到,迪士尼一家就有9部重磅炸弹,漫威系列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还是比较高的。此外,即将并入迪士尼的福克斯,2019年还有两部“X战警”系列《X战警:黑凤凰》《X战警:新变种人》,以及与腾讯影业合作的《终结者6》,还有詹姆斯•卡梅隆制片的《阿丽塔:战斗天使》。面对如此重量级的片单,国产电影们做好准备了吗?
2019年是否是国产电影小年,好莱坞电影大年还是个未知数,但从电影票房头部效应和资本的聚集情况来看,中国电影行业势必面临一次洗牌。中国电影市场需要健康的发展,而不是出现泡沫式的增长。在市场产业发展的同时,一定不能为了追求效益而抛弃了质量,更多原创、高质量作品的出现,才能推动中国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
以上数据分析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电影产业的发展背景、产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电影产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