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新概念、新技术疯狂涌现的1年,也是许多伪风口平息的1年,既有国内芯片、内存产业的飞速成长,也有共享单车的红火不再。国内的科技企业起起伏伏,想必读者已经见得多了,但是对于国外科技潮流,了解的人想必没那么多。以下是2018年在美国发生的14个科技大事件或趋势。
1、亚马逊的影响力有多大?第二总部选址遭万城争抢
去年末,亚马逊突然对外宣布,要在全国范围选1座城市,作为自己第2总部的所在地。在之后整整1年中,但凡有关于此事的消息,基本上都会霸占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位置。在这个电子商务巨头面前,全美各城,甚至连加拿大的城市都要俯首,大批城市争相提供税收减免和截取更名服务,希望借此赢得这个大客户和随之而来的5万个就业岗位。
11月,竞争终于尘埃落定,亚马逊宣布将把新总部设置在弗吉尼亚州北部的水晶市——和最初的传言一致。在美国社交媒体上,败选城市的网民捶胸顿足、哀嚎连连。消费者观察公司Crimson Hexagon的数据显示,网上对这一决定的负面情绪远远超过正面情绪,下图中绿色就是正面情绪帖子的数量,红色则是负面,可以看出2种情绪在那几天的变化:
2、社交媒体在最有价值的地区增长乏力
2018年是整个北美社交媒体增长终结的1年。Facebook、推特和Snap等公司的海外用户群体仍在持续增长,但在美国国内已经停滞不前。这是相当痛苦的,因为美国消费者是最舍得花钱的1拨人,广告商也愿意为美国市场多花点钱,因此,美国用户群体数量对社交媒体的收入极为重要。
3、马斯克发推作死
马斯克今年在推特上仿若放飞自我,什么话都敢说。在特斯拉业务表现不错的情况下,一连串无脑的推文给其股价带来了巨大波动。在最著名的事件,无疑是他过早地发推称,他将以每股420美元的良心,这位特斯拉CEO不得不付出辞去董事长一职的代价,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达成和解。
最初,这条推文一度让公司股价上涨10%,最高飙到380美元。但在那之后,股价就开始一路暴跌,直到美国证交会同意和解后才开始回升。证监会在和解将要求中,曾要求特斯拉监督马斯克的推文,然而,这一承诺似乎并未兑现。
4、电动汽车崛起
2018年,美国电动汽车销售创下了新纪录。根据InsideEVs的数据,仅截至11月,美国已售出31.3万辆插电式电动汽车,比去年的总销量还要高出57%。
电动汽车销量的主要推手是特斯拉Model 3,该车型今年卖出11.4万辆,约占美国所有电动汽车销量的三分之一。紧随其后的是丰田普锐斯Prime,截至11月共售出约2.5万辆。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还要部分归功于特朗普,正是他的的钢铁和进口关税,对燃油车进口造成了严重破坏。反观特斯拉,它的汽车目前全在美国生产。
5、致命野火烧遍加州
今年,加州大地被致命野火覆盖了很长时间,今年的大火是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一次,无数风景和生命毁于一旦。其中,最严重的是7月的门多西诺大火,烧毁面积达46万英亩,创历史新高,造成约80人死亡。旧金山的空气质量非常糟糕,以至于有些优步司机在车里卖起了口罩。近来有一份政府气候报告,称如果没有全球变暖,加州即便发生火灾,也不会有现在这么严重。炎热和干旱的加剧将会加剧未来的问题。
6、全民公敌?Facebook成为最不受信任公司
很多人都想在2018年删除自己的Facebook账号,Facebook上还出现过一个#DeleteFacebook(删除Facebook)活动。因为这家公司用行动一次又一次地提醒用户,他们是产品,而不是他们的客户。
今年,多起事件证明Facebook曾被操纵来干预2016年总统大选。最臭名昭著的事件是,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可以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收集无数Facebook用户的信息,此后,Facebook的高管还试图隐藏其中的一些信息。这些错误影响了Facebook的股价,打击了用户的信任。根据消费者研究公司Toluna本月的一项在线调查,Facebook是所有大型科技公司中最不受信任的。
7、#MeToo运动贯穿全年
2018年,“MeToo(我也是)”运动势头强劲。这项运动始于去年几位女性公开指责影业大亨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骚扰和性侵犯,之后逐渐流行开来。该运动旨在表达对受害者的声援,并消除他们的污名。结果是,更多的妇女感到有能力挺身而出,将虐待她们的人绳之以法。Vox一份统计名单显示,今年内,有超过100名权势人物被控性行为不当。
8、数字货币被无情抛弃
在区块链行业看来,今年堪称“灾年”——至少就数字货币价格而言。比特币——最著名的加密货币——在去年年底达到了2万美元左右的峰值。从今年起却一泻千里,自1月1日以来,比特币的价格已经下跌了超过70%。
9、电子烟JUUL渐凉
在电子烟独角兽Juul上,风投难得地和青少年达成一致看好的意见。这家市值曾达150亿美元的创业主打的是一种USB形状的电子烟,可以释放尼古丁蒸汽。凭借这一产品,他们曾拿下美国电子烟市场约70%的份额。
但该公司一直是家长和监管机构的眼中钉,因为它对青少年构成了风险。去年11月,在被FDA警告后,Juul停止在零售店销售大部分调味电子烟,并停止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宣传。这是否会影响Juul的使用还有待观察,但是Juul在谷歌上的相对搜索流量已经从上个月的峰值下降了。
10、美股万亿公司
在市场长时间的猜测过后,苹果在8月成为首家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的美国上市公司。1个月后,亚马逊也在盘中短暂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排在后面的是微软,由于最近苹果股价下跌,微软虽然还没有达到1万亿美元,但现已成为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这意味科技公司正变得越来越大,不过,考虑到通货膨胀,1万亿美元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
11、中期选举蓝色浪潮席卷众议院
在特朗普总统任期过半之际,共和党在中期选举遭遇惨败,民主党在众议院增加39个席位,从而获得多数席位。这使得如果在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发现非法行为的证据,众议院将有机会对总统权力进行审查,而特别顾问米勒(Robert Mueller)也获得了更乐于倾听的听众群体。尽管如此,“蓝色浪潮”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未能在参议院和全国各地的州长选举中推翻共和党的多数席位。
12、互联网公司花大钱买地
互联网公司正将资本支出推至新的高度。最大的几家科技公司——谷歌、Facebook、苹果、亚马逊和微软——正在收购从房地产到数据中心再到仓库的所有类目固定资产,以满足客户以及自家需求。除了前面说到的亚马逊新总部之外,苹果也建了一栋高科技、超豪华的总部大楼,据了解,今年2月,苹果公司将通讯地址正式更改为现在的Apple Park所在地,此前这个新总部已经陆续投入建设长达8年之久,总耗资在50亿美元左右。。
这些现金投资是否会让这些公司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更大,抑或只是它们资产负债表上的又一个负担,还有待观察。
13、《堡垒之夜》称霸免费游戏
今年是免费游戏大年,对于手游来说尤其如此。根据SuperData/Nielsen的数据,Epic Games旗下的《堡垒之夜》是1-11月营收最高的游戏。不过,他们和腾讯的“王者荣誉”差距非常小。
从游戏类型来看,大逃杀类游戏是真正的赢家。大逃杀是一类由众多(通常是100名)玩家组成的游戏类型,玩家们为了成为最后一个站着的人而战斗。它在短短2年内就从边缘变成了主流。据估计,《堡垒之夜》在1月内就创造了3.18亿美元的收入,这对于一款免费游戏来说是相当不错的。
14、MoviePass模式难以为继
MoviePass的母公司Helios Matheson Analytics去年12月的股价为每股3000美元,如今的股价却是每股2美分,万倍差距来源于它的定价模式:用户基本上可以以每月10美元——大约相当于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在电影院看任何想看的电影。
不出所料,该公司很快耗尽了现金,不得不提高价格并限制发售数量。最近,MoviePass增加了一个3层支付计划,相较就模式而言,这更加贴近实际。这一举动使得该公司股价在本月早些时候上涨了16%——,不过,对于如此低的股价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成绩。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Recode)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