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两档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大热,标志着偶像产业迎来了爆发元年。产业迅速蹿红吸引大量资本相继涌入,大量新兴艺人经纪公司公司开始着力培养和打造偶像。那究竟什么样的公司才能捧红偶像,把握住偶像产业发展红利呢?
练习生选拔节目大热,偶像出道人气猛增
首先,先明确一个概念。这里所说的偶像指的是经过系统培训出道、以唱跳为主的艺人。在《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出现之前,中国也有模仿日韩练习生选拔模式,通过《TF少年GO》和《国民美少女》两档节目成功推出了TFboys和SNH48两个团体。但是,对比四档节目的播放量可以看到,《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的播放量要明显领先,截至目前两档节目的播放量均接近了50亿。
此外,从百度搜索指数来看,《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的搜索热度也明显高于《TF少年GO》和《国民美少女》,截至2019年1月7日,这两档节目的热度依然有所持续。事实上,远不止百度,以《创造101为例》,该节目首播两小时便收到超过3万条弹幕,当晚斩获近30个微博热搜,话题热度不断。由此可见,2018年练习生选拔以及偶像养成节目的热度和影响力。
而随着这两档节目的播出,Nine percent和火箭少女101也得以成功出道,成为了新生代偶像的中坚力量。根据微博发布的2018年粉丝白皮书,随着《偶像练习生》的播出Nine percent成员微博月活跃粉丝数占比不断提升,并且受蔡徐坤人气影响,2018年8月和10月,Nine percent成员微博月活跃粉丝数占比所有明星粉丝活跃总数的10%以上。
此外,根据艾漫数据,2018年微博热度Top 20有6位来自Nine percent和火箭少女101,其中蔡徐坤以大幅领先优势位居第一。可见,随着两档节目的播出和大热,新晋偶像集中出道并斩获了大量人气。
偶像带动粉丝经济,产业前景一片光明
偶像热度和知名度的攀升,更多的粉丝愿意为其偶像付费,带动了粉丝经济的发展。例如,Nine percent的首张专辑To The Nines累计销售额超1000万;Nine percent 团体代言8个品牌,品牌合作的社会化营销效果是其他所有明星总和的14倍。
此外,从《偶像练习生》到《创造101》,品牌商的新玩法也越来越多。除了冠名、赞助节目进行广告营销以外,品牌商们还在节目以外开创新的推广方式。例如,在《偶练练习生》播出期间,赞助商通过节目外运营取得了不错成绩,包括农夫山泉电商销售量激增、斯凯奇同款卖断货、P2P平台你我贷获得了159万新增下载量等;而《创造101》的赞助商在节目播出期间也进行了节目外的运营,除了常规的互动送门票、周边这类操作,《创造101》的几大主要合作品牌都策划了自己的投票活动,成效显著。
过去综艺节目的品牌商大多追求曝光率,很少在节目以外进行深度营销,粉丝的购买力没有被同期开发出来,最终导致曝光和收益很难形成闭环。而《偶练练习生》和《创造101》这两档团体偶像节目因为代言人自身的特殊属性和投票需求,调动了品牌商开拓新的推广模式,其与节目外粉丝的互动玩法展现出了强大优势和潜力。总而言之,偶像所带动的经济创收能力大有可为,产业前景一片向好。
产业备受资本青睐,粉丝集资力挺偶像发展
产业热度高涨无疑会吸引大量资本的进入。2018年,在大文娱产业中影视、游戏等行业投资遇冷的同时,偶像产业却逆势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加持,包括未来壹娱乐、嘉尚传媒、坤音娱乐、哇唧唧哇娱乐等在内的公司都获得了较多的融资。
此外,除了资本市场通过资金加持助推产业发展之外,强大的粉丝群体也为偶像的出道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成为造星过程不可获取的力量之一。《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均采取了由粉丝氪金送爱豆出道的新形式。据统计,蔡徐坤粉丝自发胡owhat集资超过200万元;而吴宣仪owhat和摩点集资额度接近1000万。如此大规模的集资一度使“粉丝集资”出现在各大主流媒体平台,引发社会关注,偶像的力量可见一斑。
艺人经纪公司如何把握偶像产业发展红利?
偶像产业蹿红也使大量艺人经纪公司瞄准这一市场,加大发展力度。但是,在公司打造和培养偶像时需要注意很多问题。
一方面,中国最先走红的偶像是效仿日本的养成和票选模式,比如TFboys和SNH48,但从2018年《偶像练习生》播出后,日本的养成模式明显没落,主要是因为SNH48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培养时间过长、线下剧场演出投入成本高;中国“能打”的宅男粉丝有限,限制SNH48市场扩大等。
事实上,自2013年1月SNH48出道至今,该团体现役成员超过300人,但真正被大众所熟知的却仅有鞠婧祎、李艺彤、黄婷婷等少数几人。此外,2018年5月,SNH48年度总决选投票数超297万,若按每票35元计算预计投票收入过亿;尽管SNH48的吸金能力依然强势,但是增速却明显放缓,仅为7.31%。
另一方面,据娱乐产业统计,2018年各大公司自主推出的偶像团体(除去Nine percent和火箭少女)高达20个,但从官博粉丝数来看,在两档节目里露脸过的练习生出道组合粉丝数明显突出,而其他多数团体都较为惨淡。目前看来,如果没有平台的流量助力,偶像经纪公司自主推出偶像团队,走红的可能性并不大。
因此,艺人经纪公司要想成功打造偶像团体或者偶像,需要具备全产业链覆盖的能力、丰富的海外合作资源、持续稳定的经营能力以及擅长寻求流量平台。偶像的挖掘、培训、内容制作到粉丝运营,公司需要能够掌控各个环节;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拿到较好的海外合作资源,但又不能完全照搬日韩模式;而艺人或者偶像作为公司的核心资产受粉丝或者市场影响较大,需要公司具有较强的应对动荡和变化的能力;最后,偶像出道以后公司要擅用流量平台,为偶像造势,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偶像价值。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娱乐产业投资前景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报告从文化娱乐产业面临的产业环境入手,先整体上分析了整个内容产业当今的市场新机会、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而从影视娱乐业、出版传媒业、视频新媒体业、动漫游戏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