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热评 | 穆胜:理想放弃学华为,不爱了吗?

分享到:
 穆胜咨询 • 2025-11-17 17:04:04 来源:穆胜咨询 E1059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中芯国际赵海军: 存储芯片产能紧张逼得手机厂商不敢下单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穆胜 来源|穆胜咨询(ID:hrm-yun)

近日,理想汽车发布了组织调整公告,其“组织部”与“人力资源”整合为“人力资源”,新任负责人直接向李想汇报。据悉,这也是李想第一次直接管理人力资源部门。

这种调整下,两位“华为系”人力高管的动向惹人侧目。据多家媒体消息,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袁春峰正在走离职程序,而原组织部负责人李文智已经离职。

2025年以来,理想汽车的组织架构频繁调整,在管理方式上逐渐“去华为化”。今年7月,理想汽车宣布放弃华为PBC绩效管理体系,回到最初的OKR。

变革太快,来得像龙卷风。理想对华为的认同,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要知道,理想可是在2021年就开始学习华为,而在2022年9月底,理想更是在“雁栖湖战略会”上达成共识,全面学习华为,意图升级为矩阵型组织。李想甚至亲自投入了IPD流程建设之类的项目。

而如今的理想,似乎已经重新回到了创始人李想直接管理的时代。当前,品牌部、战略部、产品部、产品线、人力资源五个重要部门,都直接向李想本人汇报。

从信任科学管理,到重回中央集权,这个案例太有意思。事实上,这类案例已经无数次在中国企业中重复,未来,还将无数次发生。对此,我发表几个观点:

1、据称,理想在组织管理上的上述调整是因为相关产品在2025年下半年销量不佳。似乎,组织在为战略背锅,管理在为经营背锅。但在这个案例里,战略和经营不见得全对,而组织和管理也不见得全错,问题可能出在对两者关系的理解上。

2、撇开经营不谈,我想谈谈管理。我的观点是,管理工作如果看不到经营指向,只是为了提升效率,那么就是企业的“管理水平”不够。好的管理都是能穿透到经营上的,所有没有经营目的的管理,都是伪命题。

3、如果管理仅仅以提升效率作为目的,那它本身就是很难“见效(达成提升效率的作用)”,因为产出不足,同时还投入巨大。这个时候,大动作建管理体系,就是在挑战企业的家底和老板的耐心。这次,全面对标华为依然不能带来经营结果,李想的耐心,似乎也被消磨殆尽了。

4、当下,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厚实的家底去折腾;另外,也请相信,大多数中国老板基本都没有耐心。现实中,几乎所有高喊自己是长期主义者的人,基本都是短期主义者。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企业原来雄心勃勃建管理,最后翻脸无情砍部门(尤其是人力资源部的模块)的典中典了。

5、企业的经营不可能一帆风顺,经营乏力一般都可以追述到管理问题。在解决管理问题上,中国企业有个管理倾向,就是“上老板”,即由老板亲自主抓某个问题领域。这次理想的组织出问题,老板直接管组织,显然也有点这个意思。但这种操作,真的靠谱吗?

6、我们注意到,“上老板”确实是很多企业的例行操作。当下的经济环境里,企业面临生存挑战,要求有速赢方案,老板特别喜欢直管重要领域。有直接去掉VP的,也有成立某类委员会、架空分管领导直接决策的,大多老板对这类模式都挺偏爱。

7、实话说,这样做不是不行,而是有点饮鸩止渴。或者说,短期肯定有用,但长期一定不靠谱。老板再是能力卓越、精力超群,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专业条线和业务领域。对老板过于依赖的组织,一定不是好组织。

8、更戏谑的是,一旦老板有了接管不同领域的冲动,那他们就可能被“联手做局”。大将们心想,你不是能吗?来来来,我们早请示、晚汇报,只要态度好,动作勤,你就挑不出毛病,最后累死你。

9、在这种老板“全覆盖”的组织里,老板是最不划算的。他不仅为自己的这些大将支付了高昂的工资,大将们还无法给出专业的表现,在人才上的投资自然没有合理回报。最重要的是,人家态度好,你还没办法给人家降薪。其实,大多数表现得杀伐决断的老板,都是讲人情的,几乎没有例外。于是,所有大将都有样学样地划水,这种僵局就会一直持续,还愈演愈烈。

10、老板要接管某个领域,并不是不行,而是要有自己的套路和方法。接管是个应急手段,是为了紧急纠正这个领域的错误,甚至将这个领域“全盘初始化”,但最终是为了建立新的体系。

11、理性的老板,兴趣都不在具体事务里,而是在两个地方,一是架构体系,二是操盘体系。换言之,一旦他们为某个领域纠偏并建立了游戏规则,就应该跳出来回到操盘者的位置。那种流连于具体事务的老板,无非是想从“批奏折”“当判官”“玩平衡”的林林总总中体会快感。

12、以穆胜咨询的经验来看,最好的客户都是从战略咨询到组织变革,需要全方位的赋能。因为只有从战略的梳理上,才能发现建设组织的需求,这个时候做管理的工作,才能精准指向经营。那种高喊“我们的战略很清晰了,你们就帮我们建组织就行了”,或者高喊“我们的组织很健全了,你们主要关注战略”的企业,基本都会走一条长长的弯路。而且,经常是走到一半就开始自我否定,要放弃。

13、半途而废很正常,因为局部的认知,基本都不坚固。

14、企业在管理上,最忌讳今天学武当,明天学少林,后天入魔教。最可惜的是,还没有理解一门功法的本质,就因为没有耐心而草草放弃,产生了大量的“沉没成本”。而在折腾中,自然也产生了大量的“机会成本”,而后更要付出大量的“重置成本”。

15、其实,每次的变革,最大的成本不仅仅是“沉没成本”“机会成本”和“重置成本”。能够用金钱衡量的成本,都可以接受。甚至,变革付出的时间也是可以接受的成本。变革最不能接受的,是在反复折腾中摧毁了所有人对变革的“心气”。这才是最大的成本。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穆胜咨询(ID:hrm-yun),作者:穆胜 

本文来源穆胜咨询,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9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穆胜 华为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