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太阳系中,关于一些遥远天体奇怪的聚集轨道的解释可能和尚未发现的“第九大行星”无关。
根据这项研究,有吸引作用的引力拉动可能来自许多海王星外天体(TNOs),而不是某个单一的巨大行星。
“如果你把第九大行星从模型中移除,然后让大量的小天体在大范围内分散,这些天体之间的共同吸引力可以轻易解释我们在某些海王星外天体中看到的偏心轨道。”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Antranik Sefilian在一份声明中说道,他是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博士生。
2014年,寻找第九颗行星——或者一些人更喜欢称之为行星X或第五颗巨行星——的行动正式开始。那年,天文学家查德·特鲁希略(Chad Trujillo)和斯科特·谢泼德(Scott Sheppard)提出海王星之外存在一个看不见的巨大的“摄动天体”,它的引力影响可以解释遥远天体轨道上出现的奇特天体,比如矮行星“塞德娜”(Sedna)和2012 VP113。
2016年1月,康斯坦丁·巴蒂金(Konstantin Batygin)和迈克·布朗(Mike Brown)提供了更多证据,宣称其他海王星外天体似乎也带有这种引力。巴蒂金和布朗估算这个摄动天体的质量可能是地球质量的10倍,距离太阳平均600个天文单位(AU)(一个天文单位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约9300万英里,1.5亿公里。)
自那以后,随着天文学家发现越来越多的海王星外天体“聚集”在一起,这种例子越来越多:目前总数大约是30个。
但是要证明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轨道的引力更有可能来自许多小天体。Sefilian和贝鲁特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的Jihad Touma共同进行的这项新研究探讨了这种情况。
两人的建模工作表明如果柯伊伯带(海王星外的天体环)的质量是地球的几倍到十倍的话,那这个假设的质量相当大。因为大多数估算认为柯伊伯带的质量不到地球质量的10%(最近的一项研究认为是地球质量的0.02)。
但是Sefilian和Touma指出,其他的太阳系在它们的外部区域也有大量的物质盘。他们强调说,我们不能在太阳周围发现它们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存在。
“问题是,当你从太阳系内部观察物质盘时,几乎不可能马上看到物质盘的全貌。虽然我们没有直接观测到这个圆盘的证据,但我们也没有关于第九大行星的证据,这也是我们研究其他可能性的原因。
“也有可能这种说法都是真的——可能同时有一个巨大的圆盘和第九颗行星,”他补充说,“随着每一个新的海王星外天体的发现,我们收集到更多可能有助于解释它们行为的证据。”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