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央视推出《遇见大咖》系列纪录片,在京东刘强东那一期,有一段内容是刘强东在饭桌上与员工唠家常。
席间,时任京东副总裁的杜爽不安的说:我已经意外怀孕四个多月了。
刘强东随即表示:哦,那你别喝了,恭喜恭喜。
杜爽:他们也都不知道呢,由于之前是高危,医生说高危,不一定能留下来,所以也没跟大家说。
刘强东:为什么不休息啊,应该休息保胎。
杜爽:我不会耽误工作的,老板。
据说这段视频拍摄于2016年9月份,当时杜爽已经怀孕4个月。2017年7月份,杜爽辞职,离职原因疑似不堪“一年目标开50万家便利店”的重压。
2008年,杜爽以管培生身份加入京东,从最基础的业务员做起,曾八个月内把该业务板块的销售额从两百万不到做到了两千万。据说杜爽在职期间,没请过年假,没请过病假,作为女性,和供应商喝酒也曾喝得颅内压增高,眼球毛细血管破裂。2015年,杜爽晋升为副总裁。
这段视频在B站上有近200万点击量,弹幕最关注的,是身为国内T0P10级别的互联网公司女高管,在争取做母亲的权利时,依旧局促不安。
今天是母亲节,“前瞻经济学人”致敬每一位伟大的母亲。但这一次,我们将聚光灯放在那些身在一线打拼,暂时不能成为母亲的职场女性。
产假:一线城市不敢休
前两天是阿里巴巴“第十四届集体婚礼”,马云在侃侃而谈祝福新人之际,也重点强调了生孩子的重要性,表示:婚姻的第一个KPI必须要有结果,要有产品,产品是什么?要生孩子!
生孩子是成为母亲的关键一步,但当职场女性们开始有生孩子的念头时,产假或许会成为第一道坎。
我国《女工劳动保护特别条例》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而在广东省,还可以额外享受80天的生育奖励假;上海市则有额外30天生育假。
但根据Boss直聘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74%的妈妈未休完产假,50%的妈妈想要延长产假。
产假在职场女性眼中,似乎总是很尴尬的存在,总是面临着“要么想多休,要么不敢休”的矛盾。
而对于一线城市打拼的职场女性来说,或许只是“不敢休”。
不敢休产假,因为怕自己被取代
能够在一线城市打拼的职场女性,都有着明确的职业抱负,而一旦怀孕休了产假,在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被淘汰的风险就会陡然加大。
早在去年年初,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导袁爱玲建议让女性产假休满一年,这样女性可以全心全意在家带孩子。
但很快引发网友们的吐槽:所谓的专家都是砖家,这种砖家的存在就是存心让女性脱离社会,最重要的是失业,企业再也不敢雇佣未婚女性!
正如深圳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人士所言,在深圳怀胎十月,加上半年产假,以及后期养育,企业会认为你大概有两年“不在状态”。企业固然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它毕竟不是慈善机构。
前有企业顾虑,后有随时可以顶替上岗的新人,倔强而独立的职场女性又怎么甘心自己被取代?
不敢休产假,因为怕丢掉交际圈
同样都是工作,女性选在在一线城市打拼,除了职业抱负,或许还是喜欢一线城市的生活方式。工作时拼命工作,而在休闲时,可以三五闺蜜一起看展寻美食,泡吧K歌。
休产假的大半年,女性主要社会关系也从同事工作转变为只有家庭,由于我国男性产假普遍只有不到1个月,这意味着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只能与孩子为伴,这是很令人崩溃的。看着自己的朋友在工作上不断接受新挑战,看着外部的世界变幻万千,该如何抑制住自己躁动的内心?
休掉大半年的产假,迎接的是一个脱轨的世界,这种风险,对于在一线城市见惯了灯红酒绿的女性来说,的确是头疼的事情。
职场天花板:自己不成功 不能拖累下一代
能够考虑到产假,说明已经确定要孩子了。但对于更多职场女性来说,确定要不要孩子已经是越发艰难的一件事。
因为养孩子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天风证券2017年初对一线城市生养孩子花费的经济成本进行了测算,0至3岁子女生养成本,穷养是7.8万,中等是92.5万,富养246.4万元以上,或者说没有上限……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生养成本指的是,从母亲怀孕到孩子3岁期间的成本花销,主要包括:怀孕生育成本、幼儿子女的抚养成本和购房(学区房)成本。3岁以后,教育、兴趣培养、婚嫁等成本还会接踵而至。
以一对普通北京夫妇以中等形式养一个3岁小孩的压力为例,如果双方按照每人每月10000元工资(2017年北京市月平均工资为8467元)来算,需要一家三口不吃不喝46.25个月,约等于3.85年。
当然这都是假设物价、房价不上涨,且中途没有意外开支的情况下,此外,夫妇俩还需要养四个老人、自己和伴侣,压力可想而知。
因此,很多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都在调侃:自己都不成功,怎么能够生养下一代,教育他们成功呢?
每一位在一线城市打拼的职场女性,都是充满着独立精神的女性,梦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理想的职位或理想的收入,而后能够真正与另一半共同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
但现实是,即使职场女性们再努力,职场天花板都会限制她们,从求职到晋升。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报告称,投递简历后,男性大学生接到面试通知的次数比同等情况的女性大学生高约42%。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中心发布《2016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和2015年,男性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女性高约10个百分点。
2017年3月,智联招聘与北京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共同发布的《2017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超八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歧视。
职业天花板体现在收入层面,根据《2018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中国职场女性月平均收入比男性低22%。值得注意的是,在普通职员阶段,这一差异并不明显,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女性的收入增幅要远小于男性。简言之,女性经济上的独立,并不容易。
职业天花板体现在职级上,则是女性管理层严重缺失。智联招聘数据显示,73.8%的职场人认为其所在公司高管中,大部分为男性;75.2%认为所在部门中,经理级别以上的员工大部分是男性。简言之,在职业地位上的独立,女性更不容易。
职业天花板如此明显,自然会让付出同等努力的职场女性受挫:自己没法成功,又该如何与另一半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那就干脆不生吧!
996:男友都没有 怎么做妈妈
“晚上一起吃饭吗?”
“要加班......”
“我也是。”
据说这是全民加班时代所诞生的新词 --- “同城异地恋”的最佳体现。
在工作节奏超快的一线城市,白天工作---吃饭工作---晚上工作---回家工作,两点一线的生活已经成为常态,即使能够幸运地碰上爱情,在一起时,灿烂如烟花,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又脆弱如琉璃。
早些天,关于996的讨论满城风雨,从马云之流的企业家表态“996是修来的福报”,到网友们“996后ICU”的抵制,但风雨散去,该加班的加班,该996的996,甚至007的也依旧在007。
2018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内蒙古大学共同发布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劳动者超时工作(净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相当普遍,超时工作率高达42.2%。
早在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便显示,中国人均劳动时间超越日韩,已成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也是在这一年,中国跃升为“过劳死第一大国”,每年“过劳死”人数高达60万(这个数字极具争议,却被众多媒体采信)。
2016年年末,滴滴发布《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京东以23:16的平均下班时间、周末破千的加班人数,勇夺中国最“狠”公司冠军
高德地图则在《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宣布:华为每日人均加班时间长达3.96小时,无可争议成为中国企业“加班王”。
不停加班的直接影响就是结婚年龄的整体延迟。
根据“前瞻经济学人”统计数据,2012年以前,我国办理结婚登记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大的为20-24岁年龄段,而到了2017年,办理结婚登记比重最大的年龄段在25-29岁,占比约为36.9%。
在一线城市如上海,形势更为严峻。据上海市妇联和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共同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女性发展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分别为30.3岁和28.4岁,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5.0岁和5.4岁。另外,2015年,上海女性的初育年龄为29岁,已高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
社会在担忧这帮女孩子大了怎么还不结婚,但他们怎么知道,每一位在一线城市打拼的职业女性,都在饱受996的摧残?
没有自己的时间,哪儿来的男友?没有男友,哪来后面的故事?
从职场到家庭,从办公室里的Miss,到孩子口中的MAMA,跨出这一步,从来就不容易,但每一位职场女性,都在为之努力。
今天,想必每一位母亲都会收到一支康乃馨或者忘忧草,而身在一线城市为理想打拼的职场女性们,也请送给自己一支能让身心愉悦的花儿吧,不必等到520,不必等到1314,今天的你,同样值得被爱,被尊敬。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