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七夕节,你是怎么过的呢?千万不要以为七夕只是属于情侣的节日,在古代,七夕还是女儿节,对月祭拜祈求向织女一样心灵手巧,因此又名乞巧节。
而乞巧节的保留活动有“蛛丝乞巧”、“穿针乞巧”、“投针乞巧”等。穿针乞巧不稀奇,想到古代女孩儿竟不怕蜘蛛,还有的亲自去捉蜘蛛,胆子也十分大。“蛛丝乞巧”也在各种诗文中有过记载。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这里的喜子即指一种小蜘蛛。
唐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也写过这种风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宋代《东京梦华录》:“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宋代周密《乾淳岁时记》中写道:“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这种游戏就是将寻来的蜘蛛放入小盒中,第二天打开来看谁的蛛丝更密,更正圆,故有诗云:“明朝结成玲珑网,试比阿谁称巧娘。”
元代卢挚在《沉醉东风·七夕》中写过,“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在这句诗中,女人们是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而不是比蛛网。
李商隐《辛未七夕》中也有过“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的诗句,既奉出食品,让蜘蛛代为乞巧,那又如何答谢搭鹊桥的乌鹊呢?
“喜蛛应巧”或曰“蛛丝乞巧”,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乞巧方式,女人家在七夕之夜捕捉蜘蛛放在事先准备妥当的精致小盒子中,翌日清晨打开盒子,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标准评价蜘蛛一夜所织,来研判得巧丰寡。
这个习俗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后来历代验巧之法也稍有不同,南北朝看有无结蛛网,唐代看蛛网稀密,宋代评判蛛网是否圆正,后世大多遵循唐俗。
当然也有以蜘蛛作为织女传信使者的说法。祈愿的女子将瓜果供于案上叩拜,一段时间后,若是上面有蜘蛛结网,则是织女已经应下了该女子的祈愿。
后来“乞巧节”被传播到东南亚、日本和韩国,“蛛丝乞巧”、“喜蛛应巧”的习俗也被流传了下来。
蜘蛛
在我国,关于蜘蛛的记载,始见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在《幽风东山》这首记述周武王之弟姬旦在公元前11世纪东征灭商3年而还的故事中,有“伊威在室,蜡峭在户”的记载,意思是屋内有土鳌爬动,窗户有蜘蛛结网。
在古代,蜘蛛又被称作是嬉、喜子喜母,或喜蛛等。《辞海》中对“嬉字的解释为嬉,亦作‘喜’ 、‘喜蛛’。古称靖峭。蜘蛛的一种。此解释仅点出了蜘蛛的几个名称,并未描述它的形态特征,以及得此名的原因。
而在南朝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中,则明确指出了这种蜘蛛的特征:“小蜘蛛长脚者俗称为嬉子,即靖峭,无赤斑者,其腹干甚瘦小”。
那为什么蜘蛛又什么与喜结缘呢?可能最早是来源于蜘蛛的农用价值。如在古代农书《夏小正》等记载有“蜘蛛集,则百集喜”,指的就是它是农业的益虫。后来才因其多在室内墙壁间结网看起来像八卦图,这就与道教有了联系。
总之,蜘蛛就成为一种吉祥的象征。特别是在民间习俗中,更扮演着预示喜讯的角色。如:《刘子》曰:“今野人昼见喜子者,以为有喜乐之瑞。《西京杂记》云:“乾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在诗词中也常见到:权德舆《玉台体》 “昨夜裙带解,今朝嬉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菜砧归。”
对于祈求一夜获得帝王恩宠的深宫妃嫔,蜘蛛也被视为吉兆之虫。据说唐代嫔妃夜见蜘蛛,是皇帝亲幸之兆。旧俗见蜘蛛自空而降,视为喜从天降、瑞气盈门。
古代车马不便,出一趟远门很可能一生都再见不到,对于思念儿子的母亲,若是见到蜘蛛,必定心中大喜。据《采兰杂志》记:古时候,有母子久别,未能相见。做母亲的日夜思念儿子,盼他早日归来。一夜,母亲在油灯前做针线活,偶然发现一线蜘蛛丝垂在衣服上,便抬眼望去:一张蛛网好端端地结在架上,单悬下长长的一线丝在自己身上。“莫非儿子要回来了?”第二天,她朝思暮想的儿子果然回家了。这就是蜘蛛又名“喜子”、“喜母”的来源。
此外,蜘蛛还被视为加官进爵的喜虫。唐睿宗景云二年(712)八月的一天早晨,官居鸿胪寺丞的张文成一觉醒来走出卧室时,忽然发现有只大如粟子的蜘蛛从门梁一张网上悬空而垂,恰巧挂在自己的眼前。“这是喜虫啊!”张文成高兴得手舞足蹈,“喜虫天降,喜从天降……”数日后,应验来了:皇上颁诏大赦天下,并给百官加阶。后来形成了专绘蜘蛛悬网的瑞图《喜从天降》。
在生物学上,《本草纲目》中这么描述蜘蛛:“此虫设一面之网,物触而诛之,知乎诛不义者,故日蜘蛛”。蜘蛛是节肢动物,属蛛形纲,蜘蛛目动物的通称。约有35万多种,遍布于全世界,在我国已发现的有3800余种。它的外形特征是8只脚,身体呈圆形或长圆形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中间有细的腹柄相连。
由于全球地理条件、生态条件各异,蜘蛛的分布极不均匀。蜘蛛大致可分为游猎蜘蛛、结网蜘蛛及洞穴蜘蛛三种。第一类会四处觅食,第二类则结网后守株待兔。而人们作为宠物饲养的大多是第三类:洞穴蜘蛛。它们喜欢躲在沙堆或洞里,在洞口结网,网本身没有黏性,纯粹用来感应猎物大小,并加以捕食。所以,如果想在七夕乞巧中获胜,找结网蜘蛛准没错!
像宋代乞巧时以蜘蛛结的网是否圆正作为评判标准,那么应该选圆蛛了,而且圆蛛科的蜘蛛都非常美丽。大多数圆蛛用最少的丝织成面积最大的网,网像一个空中滤器,陷捕未看见细丝的、飞行力不强的昆虫。
网虽复杂,但一般在1小时内即能织成,多在天亮前完成。若网于捕食时破坏,则另织一新网。织圆网时,蜘蛛放出一丝,随风飘荡。如果丝的游离端未能黏在某物上,则蜘蛛把丝拉回吃掉。
真正有毒蜘蛛有多少,尚无确切统计,世界上毒性较强的,有球蛛科的地中海黑寡妇蛛,甲蛛科的褐平甲蛛,天疣蛛科的澳大利亚漏斗蛛、栉足蛛科的黑腹栉足蛛、捕鸟蛛科的澳大利亚捕鸟蛛。线蛛属,捕鸟蛛属,咬伤的伤口较大而深,狼蛛属,园蛛属等咬伤则较轻。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