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造出人造兔肉和牛肉。日前,哈佛大学的一个生物工程师团队在将人造肉从实验室带到餐桌上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根据一项新研究,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地从一种可食用的明胶基质中培育出了牛羊肉和兔肉,创造出了一种成功模仿天然肉质的物质。
多年来,工程师们一直在研究生物工程肉,从动物身上提取干细胞,并不断繁殖,直到它们分裂并形成新的肌肉组织。
但是,以前尝试种植环境友好型的肉类时,发现很难重建构成肉类的长而多丝的肌肉纤维。
在他们的研究中,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借鉴了狂欢节上最受欢迎的食物,用旋转喷纺机纺出可食用的明胶纤维,这一过程与棉花糖的制作过程类似。
这些纤维类似于天然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即结合组织的“胶水”。
兔子和奶牛的细胞固定在凝胶状的基底上,长得和真正的肉一样又长又细。
该研究称,与天然兔子肌肉组织相比,这种生物工程肉的蛋白质看起来非常相似,尽管其组织分布更接近于碎牛肉等加工肉类,而不是未经加工的肉类。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在环保、经济以及健康等需求的推动下,未来几年肉类替代品的市场规模将稳健增长。根据Market and Markets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人造肉市场总额约为43.6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全球肉类替代品规模将超50亿美元,2022年将超60亿,到2023年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将达到64.3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的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增速最快,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8%以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人造肉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人造肉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人造肉行业未来的发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