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在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多项研究显示,更好地理解IL-6在新冠肺炎患者(尤其是重型患者)发病机制中的确切作用,可能有助于控制该疾病。
新冠肺炎特点之一是临床过程症状不均一。虽然大多数患者仅出现轻度症状,但相当一部分患者随着缺氧的增加而发展为严重的疾病,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大量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已经把重症监护能力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由于病程多变,且缺乏可靠的恶化预测因素,确定可预测呼吸衰竭高风险和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的变量就显得尤为关键。
4月4日,来自德国的一个科学家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IL-6的水平可预测有症状的住院COVID-19患者的呼吸衰竭。目前,这一研究发表在MedRxiv预印本上,题为“Level of IL-6 predicts respiratory failure in hospitalized symptomatic COVID-19 patients”。论文尚未经同行评议,暂不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在这项研究中,从2020年2月29日至3月27日(n = 40),研究人员对40例经PCR确诊有症状的新冠住院患者,一一进行了基础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结果发现,需要机械设备通气的患者13/40(32.5%),与不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在年龄、合并症、放射学表现、呼吸频率或qSofa评分等方面并无差异。
但是,他们发现白介素6(IL-6)升高与机械通气的需要密切相关(p = 1.2.10-5)。此外,疾病期间每位患者的最高IL-6水平(临界值80 pg/ml)可预测呼吸衰竭的准确性较高(p = 1.7.10-8,AUC = 0.98)。 IL-6水平≥80 pg/ml的患者的呼吸衰竭风险为92%,比IL-6水平较低的患者高出22倍!
当患者IL-6水平达到80 pg/ml后,到需要机械通气的中位时间为1.5天(范围为0-4天)。
研究人员们认为,在目前重症监护病房不堪重负、急诊室人满为患的情况下,正确分类需要重症监护的患者至关重要。最新研究表明,IL-6是一种有效的标志物,可以准确预测即将发生的呼吸衰竭,并帮助医生在在早期实现正确分配患者。
上个月,同样发表在MedRxiv预印本上,来自我国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者们的一项研究也揭示了IL-6在监测重型COVID-19患者中的潜在作用,相关研究题为“The potential role of IL-6 in monitoring severe case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该研究收集了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69例重症/非重症新冠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人员细致分析了外周血细胞与细胞因子、临床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入院时,重症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岁,女性患者为52.17%。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79.72%)、咳嗽(63.77%)、呼吸急促(57.97%)和疲劳(50.72%)。腹泻较少见。而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高血压。
入院后,严重病例中,胸部CT(CT)显示双侧肺部受累和间质异常的比例分别为60.87%和27.54%。与非严重疾病患者相比,严重疾病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淋巴细胞减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现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2名患者(2.9%)需要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整体免疫学参数和大多数炎症参数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但是,严重者基线白细胞介素-6(IL-6)明显升高,这与住院期间的最高体温和CT表现密切相关。
IL-6也与CRP、LDH、铁蛋白和D-二聚体的基线水平升高明显相关。IL-6水平的升高,表明它可能与新冠肺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治疗前后对IL-6进行评估的30例重症患者中,治疗后的25例患者中IL-6显著降低且CT评估得到改善。3例患者中IL-6水平进一步升高,这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在这些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就曾建议将IL-6用作严重新冠患者的疾病监测指标。论文讨论部分还指出,由于已经发现IL-6与COVID-19的严重程度相关,因此靶向IL-6可能会改善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细胞因子风暴相关的症状。
参考资料: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4.01.20047381v1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01.20029769v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