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学术头条:恐龙祖先或只有10厘米高,科学家发现分娩无痛“秘诀”,网速快到1秒能下载1000部电影

分享到:
 Emma Chou • 2020-08-03 21:00:03 来源:前瞻网 E23547G1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1

大连疫情初步排除国内本地病例传播,或由境外输入引起

8 月 3 日,大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赵作伟在当地政府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称,通过个案流调和大数据比对,未发现本次疫情与近期北京、新疆病例有相关关联的线索。病例标本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此次大连疫情与我国本土流行的新冠病毒基因型不同。本次疫情可初步排除国内本地病例传播的可能,推测可能由境外输入引起。

世卫总干事谭德赛:新冠影响将持续数十年

当地时间 7 月 31 日,世卫组织召开突发事件委员会,评估新冠疫情形势并提供建议。会上,世卫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新冠疫情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机,其影响将持续几十年。谭德塞指出,关于新冠病毒,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答,血清学研究显示,全球大部分人仍易感,即使是经历过严重疫情的地区也是如此。另外,很多国家出现新的疫情,一些最初受影响较小的国家,现在也开始出现确诊和死亡病例上升的情况。

陈薇院士回应疫苗发热率高

7月28日,陈薇院士在天津市举办的一次活动中,就人腺病毒载体疫苗Ad5-nCo的研制过程,面临的问题作了一个内部报告,首次全方位解读了疫苗研发全过程,并回复了公众对于疫苗副作用高的质疑。

《细胞》:室温下能存放至少一周!秦成峰/英博/王佑春团队开发新型mRNA新冠疫苗

7月23日,《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冠疫苗的最新论文。由秦成峰研究员、英博博士以及王佑春研究员共同领导的一支团队,开发出了一款新型的mRNA新冠疫苗。在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这种疫苗能够激发免疫反应,诱导产生中和抗体。根据公开信息,这款mRNA新冠疫苗已于6月19日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俄罗斯新冠疫苗将为民众免费接种

2日,俄罗斯卫生部长米哈伊尔·穆拉什科表示,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后,将为俄罗斯民众免费接种。他表示:“我们计划由预算承担接种开销。”《俄罗斯报》网站还表示,新冠疫苗理应先被纳入国家预防接种计划中,操作程序与几年前的流感疫苗相同,即最先接受免费接种的是高风险人群,即儿童、老年人、某些慢性病患者。而后,俄罗斯才向所有居民开放了流感疫苗的免费接种,高风险人群的接种率达到70%,全民的接种比例接近50%,从而有效避免了严重流感疫情在国内的暴发。

与感染者同坐一列车超2小时,得相隔2.5米以上才行

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研究了在载有感染者的火车车厢中,感染新冠肺炎的几率有多大。研究人员发现,对于坐在三排(横向)和五列(纵向)内的感染者(指数患者)的火车乘客,感染新冠的风险概率介于0- 10.3%之间,这些“密切接触者”的平均传播率为0.32%。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接触长达两小时以上,他们认为小于2.5米的距离可能都不足以防止传播。

1

网速快到1秒能下载1000部电影:这项特制芯片新技术刷新了世界纪录

以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大)科学家特制芯片为基础,一支国际研究团队研发出一项新技术,刷新了光纤传输频谱效率的世界纪录。这项技术的过人之处,在于运用单一集成光子芯片就能达到极快的网速:等同少于 1 秒可以下载 1000 部高清电影!研究结果早前已在科学期刊《自然·通讯》

香港城大研究获选为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最佳论文

雾霾在内地时有发生,科学家一直尝试建立模型来预测雾霾期间污染物的浓度,以深入探究污染物的具体生成途径,为防控大气污染提供科学指导。但模型预测值往往与实际观测值并不吻合,令防控指导工作不易开展。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大)能源及环境学院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进行研究并揭示了雾霾期间大气常见污染物硫酸盐形成的新机制。团队所撰解释该机制的论文,获选为科学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 2019年最佳论文之一。

一种钩虾能在4天内将塑料微粒分解为比细胞还小的碎片

一项研究表明,一种小甲壳类动物能在96小时内将塑料微粒分解成比细胞还小的碎片。爱尔兰科克大学学院(UCC)的环境科学家研究了长2厘米的迪氏钩虾(Gammarus duebeni),发现塑料微粒不仅被吞入体内,而且还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分解成纳米塑料。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报告》上,论文的第一作者艾丽西亚·马特奥斯-卡德纳斯博士说,她的发现“完全出乎意料”。

细胞内活检新技术:10分钟就分离出目标miRNAs!

近日有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细胞内活检技术,只需要约10分钟,就可以从活细胞中分离出目标miRNA,大大缩短检测所需时间,而且操作简单。该技术不仅能应用于早期癌症筛查,甚至可用于COVID-19病毒的核酸检测等方面。有关研究由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副教授史鹏博士领导。研究结果已在科学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

科学家发现分娩无痛的“秘诀”,未来生孩子或将不再剧痛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为什么某些妇女在分娩和分娩时疼痛减轻的原因,该项研究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研究人员发现,原来存在一种能自然缓解疼痛的遗传变异(KCNG4/ KV6.4→KV6.4-Met419),大约每100名女性中就有1人携带这种基因变体,他们认为这种基因变体降低了神经细胞向大脑传达的疼痛信号。

颠覆传统认知:科学家发现“老年聋”的真正原因

7月20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眼耳医院Eaton-Peabody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年龄有关的听力损伤是由毛细胞受损引起的,毛细胞是内耳的感觉细胞,它们将声振动转变为电信号,并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

Science:横断山脉植物群落起源于三千万年前

7 月 31 日,美国菲尔德博物馆进化生物学家 Richard Ree、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星耀武团队等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在《科学》上发表论文,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研究总结,横断山高寒植物多样性的积累始于早渐新世,随后在中新世加快就地演化速率,是新近纪降温、造山运动与季风演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横断山高寒植物可能比地球上任何其他的高寒植物持续存在的时间都要长。此外,季风增强对于植物多样性的演变起着重要作用,该地区剧烈的造山运动和夏季季风增强有关。

1.3万年前的火山喷发造成地球急剧降温

大约1.3万年前,地球温度急剧降低,使北半球又回到了冰河时代。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地外天体撞击(例如陨石)引起的,而最近《科学·进展》上一项研究则表明,是火山喷发造成了此次降温。研究人员对得克萨斯州中部霍尔洞穴的沉积物进行了同位素分析,发现其同位素组成与元素相对含量具有火山气体的特征。这提示在火山爆发后,气溶胶在全球扩散并反射了太阳辐射,从而造成了全球降温。随后,地球海洋温度下降和积雪增加也进一步促进了这次降温。

恐龙与翼龙的祖先竟如此迷你?可能只有10厘米高

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中,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北卡罗来纳博物馆的古生物科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一种令人惊讶的小动物,它们是恐龙的祖先。这种仅仅和咖啡杯差不多大小的动物名字叫Kongonaphon kely(简称K. kely),意思是“小虫子杀手”。在距今大约2.37亿年的三叠纪时期(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这种“小虫子杀手”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它们也就大约10厘米高。尽管如此,科学家说,K. kely属于古老的鸟颈类主龙:鸟颈类主龙是所有恐龙和翼龙最后的共同祖先。

有望揭开头足类动物聪明的秘密?科学家首次实现对鱿鱼的基因改造

一组研究人员在历史上首次对鱿鱼进行了基因改造,这是头足类动物研究的重要一步。据该研究的作者、资深科学家约书亚·罗森塔尔(Joshua Rosenthal)介绍,海洋生物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消除了长鳍近海鱿鱼(Doryteuthis pealeii,也被称为枪乌贼鱿鱼)胚胎中的一个基因,去除了鱿鱼眼睛和皮肤细胞中的色素。

“小脑”其实一点也不小

小脑上具有数百个褶皱,其体积只有大脑皮层的1/8,因此过去认为,它的表面积远小于大脑皮层。在一项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的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利用超高场核磁共振仪扫描人类的大脑,并通过软件处理重建了小脑的折叠表面。他们发现,当人类小脑完全展开时,其宽约为10cm,长约为90cm,表面积相当于大脑皮层的80%。虽然小脑一直被认为只参与多种基本功能,如产生运动、疼痛和情绪反应等,但研究人员推测,小脑可能与人体更复杂的行为和认知能力有关。

粪便移植疗法的成功因素

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后,梭状芽孢杆菌会不受控地生长,造成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rCDI),而粪便移植能有效治疗rCDI。据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科学家提出了一种预测影响粪便移植治疗rCDI效果的因素的算法。他们通过构建肠道群落,模拟了粪便移植治疗rCDI及菌群恢复的过程,并通过小鼠模型和人类患者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增加会导致疗效下降。基于此,他们开发了一种优化算法,能针对患者设计个性化的“鸡尾酒疗法”,使用最少的细菌种类达到治疗效果。

超新星SN 1987A爆炸形成的星尘核心存在一个热的“斑点”

超新星1987a(SN 1987a)爆炸是目前观测到的最明亮的恒星爆炸事件之一。科学家推测这次爆炸事件后形成了一颗中子星。最近在一项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基于ALMA射电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和理论研究,发现在超新星SN 1987A爆炸形成的星尘核心存在一个热的“斑点”——一颗新形成的中子星。它的直径约为25千米,亮度高于周围环境,所处的位置也与此前的预测吻合。这颗中子星的温度为500万℃,其产生的能量能解释它的亮度。这颗形成于33年前的中子星,也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年轻的中子星。

形似蝴蝶的罕见星云

近日,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捕捉到行星状星云NGC 2899的清晰图像。NGC 2899距离南天的船帆座3000~6500光年,呈现罕见的蝴蝶形状,气体的边缘距离中心最远可达2光年,气体温度超过1万℃。NGC 2899中心有两颗恒星,一颗恒星寿命终结时,会释放外层物质,另一颗恒星在气体流的干涉下形成双瓣结构。只有约10%~20%的星云具有这种对称的形状。

1

科技部、基金委:不将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不使用国家科技计划资金奖励论文发表

7月29日,科技部官方网站发布《科技部 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进一步压实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承担单位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主体责任的通知》。10 项要求中有 7 条重点强调科研诚信问题,明确从事科研活动的各类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是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建设第一责任主体;同时强调要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对重大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及结果须按要求报送所在地省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单位在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的主体责任履行情况将纳入信用记录,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将被列入重点监督对象。

浙江大学宣布开除努某某学籍

7 月 31 日深夜 11 时许,浙江大学通过微信公众号“浙大发布”通报《浙江大学决定给予努某某开除学籍处分》。通报显示,学校就努某某受留校察看处分事件发出情况通报以后,网络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线索,也有相关当事人来校反映情况。学校成立专项工作组,开展调查,对来信来访和网络举报进行了核查和取证。现已查实,努某某存在多项违纪违规行为。校学生奖惩委员会根据新查证的事实,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提出给予努某某重新处分的建议。应被处分人要求,学校还进行了不利处分听证等程序。听证会上,被处分人对违纪事实无异议。经校务会议慎重审议,依据《浙江大学学生违纪处理办法》(浙大发本〔2017〕119 号)第十一条第(二)项、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三十三条第(三)项第1目的规定,决定给予努某某开除学籍处分。

1

SpaceX “龙”飞船载两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完成首次载人试飞任务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龙”飞船搭载两名美国宇航员道格拉斯·赫尔(Douglas Hurley)利和罗伯特·本肯(Robert Behnken)安全返回地球,于美国东部时间 2 日下午 2 点 48 分(北京时间 3 日 2 时 48 分)溅落在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州海岸附近的墨西哥湾,完成首次载人试飞任务。这是由美国私营企业建造和运营的飞船首次运送美国宇航员从美国本土往返空间站。

1%大气密度也能飞?NASA把无人机送上火星,最具野心探测计划启动

7 月 30 日,在美国宇航局 NASA 成功发射的 MARS 2020 任务中,「宇宙神 5」型运载火箭将最新一代火星探测器毅力号 (Perseverance)送上轨道。毅力号是有史以来最大、最为复杂的火星探测系统,这台次世代火星车造价高达 27 亿美元,总重 1025 千克。它是自阿联酋希望号、中国天问一号之后,人类在这个「火星季」发射的第三个探测器。毅力号最让人感兴趣的实验还有:在红色星球上放飞人类第一架外星无人机——Ingenuity。

“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首次轨道中途修正

8月2日7时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飞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轨道修正前,“天问一号”已飞行9天17个小时,距离地球超过300万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此次3000牛发动机点火,在完成轨道修正的同时,验证了发动机在轨的实际性能。后续,“天问一号”探测器还将经历深空机动和数次中途修正,奔火飞行6个多月后抵达火星附近,通过制动被火星引力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开展着陆火星的准备和科学探测等工作。

北斗心脏精度每三百万年差1秒,实现核心器部件100%国产

根据央视新闻消息,铷原子钟是北斗卫星的“心脏”,决定着定位、测速和授时功能的精度。当年进口一台铷钟要18个月才能交付,研发团队没日没夜干了8个月,成功交付铷钟,北斗二号首发星得以如期升空!此后,国产化铷钟逐渐全面取代进口铷钟,精度达每三百万年差一秒。

华人团队打造的3D手环,让VR游戏可以告别手柄

可佩戴传感器技术,又迎来了潜在突破。这一次,是一副「3D 手环」—— FingerTrak,由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联合打造。FingerTrak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只需要观察你的手腕轮廓,就能以3D的形式重建20个手指关节位置,并且准确度很高。研究人员称:“这是第一个根据手腕的轮廓,来重建完整手部姿势的系统。”

美国能源部公布量子互联网蓝图 花10年打造“几乎无法入侵的网络”

在近日芝加哥大学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美国能源部(DOE)公布了一份报告,其中列出了一个国家量子网络的发展蓝图战略,提出希望美国成为全球量子通信领域的领头羊。科学家们现在相信,在未来十年内,建造一个原型将指日可待。

马斯克的脑机芯片又有新爆料:能听人类无法听到的声音,还能增强推理能力

不久前,该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又透露,Neuralink芯片能够将音乐直接输入佩戴者的大脑。现在,这位科技狂人还爆料了更多细节。在《独立报》的一份报告中,马斯克透露,该芯片将使佩戴者听到以前无法听到的声音(超出了人类的听力范围),这意味着该神经连接芯片可以“将听力范围扩大到正常频率和振幅之外”。这种芯片还能帮助调节佩戴者的荷尔蒙水平,增强“能力”,比如缓解焦虑和提高推理能力。

人类精子究竟是如何游动的?3D镜像显示其不对称地旋转前进

来自布里斯托大学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生育科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打破了人们普遍接受的关于精子像蝌蚪一样“游动”的观点。他们采用最先进的3D显微镜和数学技术,率先重建了精子尾部的3D真实运动。

麻省理工开发出“造梦神器” 在睡前幻觉阶段进行引导产生特定体验

麻省理工学院(MIT)新开发的一款设备“多米奥”(Dormio)可以帮助你做到这一点。这种新设备不仅可以帮助记录梦,而且还可以引导梦指向特定的主题。该协议通过与可穿戴式睡眠跟踪传感器设备相结合的应用程序实现,不仅有助于记录梦境报告,而且通过在睡眠开始时重复有针对性的信息,引导梦境指向特定的主题,从而使这些信息能够融入梦境内容。TDI方法和相关技术作为控制实验的工具,在梦的研究中,拓宽了研究梦如何影响情绪、创造力、记忆和其他方面的途径。

工作之余穿泳装=不专业?这篇分析医生社交账号的论文在骂声中被撤回

一项研究发表在《血管外科杂志》(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上,旨在分析医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这项研究是由波士顿医学中心和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的,旨在将血管外科实习生的帖子划分为“专业”和“非专业”。在一个类别中,包括“穿着内衣的照片,挑逗的万圣节服装,挑逗的比基尼/泳装姿势。”面对尖锐的批评,作者和期刊编辑随后为这篇论文和他们的研究方法道歉。这篇文章现已被撤回。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23 q1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学术头条 疫苗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