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学术头条:美国首例新冠二次感染案例,科学家3D打印心脏瓣膜,非洲宣布消灭野生脊髓灰质炎

分享到:
 Winnie Lee • 2020-08-31 21:00:18 来源:前瞻网 E20820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34343434

美研究发现境内首例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病例

美国内华达州的一项研究发现了美国境内首例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病例,同时这也是世界上已知的首例导致严重症状的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病例。研究人员表示,病毒的基因测序表明该患者感染了稍有不同的新冠病毒毒株,目前尚不清楚导致其再次感染的原因。

新研究揭示“老男人”更易死于新冠肺炎

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传染病研究人员Marm Kilpatrick说,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来,按年龄分列的死亡趋势一直很明显。在50岁以下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几乎没有人会死亡。对于50多岁和60岁出头的感染者来说,死亡率约为5‰,且男性高于女性。

不用刮鼻腔 唾液也能测新冠

应对新冠病毒,研究者开发的新型检测方式基于唾液,而非鼻拭子或咽拭子。8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放紧急授权,批准两项基于唾液而非鼻拭子的病毒采样测试。最近,先后有来自耶鲁大学、北海道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机构的团队发布了基于唾液的检测方式。

研究发现:从未出现症状的儿童 体内也可能携带新冠病毒数周之久

一项近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儿科杂志》(JAMA Pediatrics)上的研究表明,即使儿童从未出现症状,或者在症状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他们也可能会携带具有传染性的新冠病毒。研究关注了韩国22家医院的91名儿科患者。

3443

阿尔茨海默症基因研究再获突破 性别可能是关键问题

科学家又证明了一种常见疾病存在“种族歧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女性通常比患病男性的寿命更长,这是因为她们在基因上就有免受疾病侵袭的遗传保护。该研究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睡梦中抑制大脑神经元活动可帮助减肥

一项研究发现,在睡眠的“做梦”阶段部分阻断大脑活动,可以帮助那些试图减肥和克服毒瘾的人。瑞士专家发现,在快速眼动(REM)睡眠期间,利用光脉冲关闭大脑下丘脑区域的神经元,会降低食欲。

新方法可有效控制儿童糖尿病 未来或可通过人造器官彻底根治

在美国4个小儿糖尿病中心共同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发现,一种新型的人工胰腺系统,在控制6岁以下1型糖尿病儿童的血糖水平方面是安全有效的。该试验的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科学家3D打印心脏瓣膜

近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突破性方法,用多材料3D打印出心脏主动脉瓣及其周围结构的逼真模型,能模仿真实病人的外观和感觉。这些针对患者的器官模型,包括集成到结构中的3D打印软传感器阵列,是使用专门的墨水和定制的3D打印过程制造的。28日,相关论文刊登于《科学进展》。

新研究构筑三种不同分子拓扑结构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David A. Leigh(李大为)教授团队分子拓扑学研究获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首次利用单一分子股线,通过模拟分子伴侣蛋白诱导蛋白折叠的过程,实现了三种不同分子拓扑结构的构筑,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

颜宁等提出饿死疟原虫 或有助开发新型抗疟药

28日,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团队和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尹航团队合作,在《细胞》上在线发表了题为《抑制恶性疟原虫糖摄入的结构基础》研究论文。同时,该研究的“姊妹篇”《靶向PfHT1蛋白正构-别构双位点的选择性抗疟药物开发》也于生物预印本网站BioRxiv在线发表。

谷歌量子计算机模拟最大规模的化学反应

在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最新研究中,谷歌的人工智能量子团队利用量子计算机进行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化学反应模拟。研究团队模拟的是真实化学系统的Hartree-Fock近似,为此他们使用了曾在去年实现“量子优越性”的Sycamore量子处理器,模拟二氮烯分子与氢原子反应,形成其他构形的过程。

年轻恒星是如何发育的?

近期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证实了一些处于发育过程的恒星(处于金牛T阶段)能通过磁场,从周围的吸积盘中吸收气体和灰尘。研究人员利用超高分辨率的仪器GRAVITY,观测了围绕一颗年轻恒星的气体盘内部。观测结果显示,恒星产生高能的紫外线辐射,会使吸积盘中的单个氢原子电离,这些质子沿着磁场流向恒星。

转座因子调控大脑发育

人体基因组中大约存在450万个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它们是一类可在基因组中移动,调控基因表达的DNA片段。据一项《科学·进展》上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转位因子可与KZFP蛋白家族中的两种特殊蛋白:ZNF417和ZNF587一起,调控人脑的发育。这两种蛋白质是灵长类所特有的,能在人类发育和成熟大脑的特定区域表达。

可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新型生物材料

微生物会沉降在药物或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致密且难以去除的生物膜,从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加重机体感染并延缓康复过程。一项发表在《今日材料》上的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蛛丝蛋白开发的新型生物材料,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对策。这种材料不仅可以防止微生物黏附,还有助于人类细胞在其表面黏附和增殖,从而在防止细菌和真菌定殖的同时协助人体组织再生。

细胞也会走迷宫!《科学》新研究揭示其特殊技巧

最近在一项发表于《科学》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分别用癌细胞和黏菌做了一组迷宫实验,让它们走汉普敦宫迷宫的模拟版。研究人员发现,当细胞碰到一个死胡同时,它们重新选择新的路径。由于它们消耗了里面的cAMP,它们为后续的细胞排除了“错误选项”。

我国科学家解析水稻小穗“变性”机制

我国科学家近日对水稻小穗的确定性调控分子机制进行解析,为水稻小穗“变性”提高每穗粒数、从而实现水稻增产提供了可能。该研究由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联合完成,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植物学国际期刊《植物生理学》上。

天文学难点获突破:相接双星截止周期下推到0.15天

相接双星的形成和演化是天体物理领域的热点与难点。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相接双星各物理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推导出周期跟质量比的关系,把相接双星的截止周期从目前的0.22天下推到0.15天。

地球固态内核仅十几亿岁

四川大学地球物理研究室与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及美国科学家携手,重新对地球固态内核的年龄进行估计,测算出其年龄介于10亿到13亿年之间。最新研究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杂志。

新研究窥探吸积盘形成过程

近期,由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UCSC)的天文学家所领导的新TDE观测项目明确观测到,恒星产生的碎片能在黑洞周围形成一个吸积盘(accretion disk)。该校的博士后、论文第一作者Tiara Hung表示,理论物理学家一直在就潮汐破坏事件能否有效形成吸积盘而争论不休,这项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新发现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科学家揭示蜘蛛能织个“气球”让自己随风飞向新领地

近日,英国诺丁汉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 Sara L Goodacre 博士在《英国皇家生物学会》(Royal Society of Biology)上发表题为 Gone with the wind 的研究报道,揭示了“旅行蜘蛛”的秘密。研究人员发现,蜘蛛可以通过将蛛丝结成特定的形状,进而利用风力等外力进行被动“旅行”,从而将自己飞向新领地。

CRISPR基因编辑改造白色脂肪细胞

近日,Science 杂志子刊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杂志发表了哈佛医学院曾玉华团队一项研究,使用了基于CRISPR基因编辑系统的dCas9,增强了名为 UCP1 的基因表达,从而使白色脂肪祖细胞发展为褐色脂肪样细胞。使用该方法改造而来的人褐色脂肪样细胞可预防饮食引起的肥胖症并改善小鼠代谢综合征。

3434

马斯克在活猪身上实现大脑植入技术

28日,Elon Musk首次展示了Neuralink公司的脑机接口。在一份声明中,Neuralink公布了其设备原型,并展示了植入猪大脑的设备。该装置类似于一枚硬币,从硬币的一侧伸出极细的导线。它被植入颅骨内,将电线嵌入大脑表面几毫米。然后,这些电线可以检测到神经元何时在放电,或者发出它们自己的电信号来使神经元放电。

我国科学家构建北方草甸退化草地系统性修复技术体系

“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项目是首批确定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之一,在提出草甸草原多尺度退化机理、退化草甸差异化系统性恢复新理论的基础上,科研人员构建了北方草甸退化草地系统性修复技术体系,包括低扰动快速恢复、植被综合复壮、草地稳定重建、土壤定向修复和土壤肥力培育等草地改良治理技术方法和区域生态产业技术。

中科院升级植被病虫害遥感监预测系统

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获悉,该院最新对外发布的升级版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系统,迄今已面向世界发布92期全球、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典型区域的《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报告》,还专题发布了《亚非沙漠蝗虫灾情监测与评估报告》。

我国启动恶性肿瘤筛查早诊技术研发项目

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恶性肿瘤筛查早诊的液体活检技术研发及评价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助力多癌种早筛关键技术突破。该项目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支持项目,目标是重点突破恶性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液体活检关键技术,构建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效经济的恶性肿瘤液体活检早诊技术体系。

“吴汝康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

8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何梁何利基金会主办,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协办的“吴汝康星”命名仪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举行。为纪念中科院院士吴汝康卓越的学术贡献,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317452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汝康星”。

非洲宣布消灭野生脊髓灰质炎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宣布,非洲已摆脱了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仅余两国仍有这种病毒流行。负责监督根除脊髓灰质炎工作的独立机构——非洲区域认证委员会已经证明,经过长期疫苗接种和监测规划,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的所有47个国家已经根除了这种病毒。

巴西议员要求将科学预算翻倍

当巴西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挣扎出来时,一个学术和商业团体的联盟正在努力为该国的研究和工业创新争取更多资金。他们支持的立法将使巴西2020年的核心科学和创新预算增加一倍以上,8月13日在参议院以近乎一致的投票顺利通过。但在宣布胜利之前,该提案需要通过该国国民议会众议院的批准。

《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发布

8月29日,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联合发布了《FMS(Federation of Management Societies of China,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以下简称推荐列表)。

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开工建设

8月28日,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简称科学中心)专家咨询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沪举行。聘任仪式后,举行了科学中心建设项目线上开工仪式。该项目是上海市2020重大建设项目,位于上海张江总部园南区,将建设陆海空天自主智能体及多体集成研究中心、下一代器件和算法研究中心、无人系统应用技术研发平台。

症状性慢性心力衰竭药物在华递交上市许可申请

28日,拜耳宣布在中国递交Vericiguat上市申请。Vericiguat是一种口服、每日一次、首个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直接刺激剂,适用于症状性慢性心力衰竭成人患者(射血分数<45%且发生过心力衰竭加重)。

“露西”任务通过NASA审查 进入组装和测试阶段

“露西”任务计划于2021年10月发射,目的是探索太阳系内的特洛依群小行星(Trojan asteroids)。近日,NASA许可由西南研究所领导的“露西”任务完成了最后的开发阶段。关键的KDP-D管理审查显示,“露西”任务中太空飞行器完成了最后的设计和建造阶段,能进入到系统交付、测试、组装和整合阶段。

两名中国籍研究人员在美被捕,被控“破坏证据”、“窃取机密”

现年29岁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员Guan Lei 因涉嫌破坏证据阻碍FBI调查被逮捕;34岁的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员Haizhou Hu同日被捕,被控未经授权或越权从受保护的计算机上获取信息,以及窃取商业机密。

SpaceX发射51年来首颗南向火箭实现陆地回收

SpaceX从佛罗里达州成功发射了“猎鹰9号”火箭,将阿根廷地球观测卫星SAOCOM1B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不久后,“猎鹰9号”的第一级火箭成功实现陆地回收。和此前多数佛罗里达州发射任务不同的是,此次“猎鹰9号”在发射后向南飞行,而不是向东。这是自1969年来首次从佛罗里达州发射的火箭向南飞行。

45

12名两院院士领衔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30日举行揭牌成立后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向委员颁发聘书。本届学术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平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等12名两院院士、5名领域内知名专家以及企业代表组成。

杨振宁受聘担任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名誉院长

日前,著名物理学家、皖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受聘于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担任名誉院长。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安徽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合作举办。该学院是安徽获批的首个本科层次非独立法人性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3434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2020年度“澳门青年学者计划”获选结果的通知

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与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简称“澳门青年学者计划”)协议书》的规定,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和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分别于今年5月份和7月份在北京和澳门组织专家对2020年度“澳门青年学者计划”申请者的材料进行评审,最终确定30名资助人选和6名候补人选。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2020年度“香江学者计划”获选结果的通知

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与香港学者协会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简称“香江学者计划”)协议书》的规定,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和香港学者协会分别于今年5月份和7月份在北京和香港组织专家对2020年度“香江学者计划”申请者的材料进行评审,最终确定60名资助人选。

关于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选的公示

在中国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经初评、复评、终评,共产生100名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选。其中,10名为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获奖人选。公示期为2020年8月31日-9月4日。

同济大学张弛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欧洲科学院正式发布2020年度化学学部院士增选结果,同济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张弛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研究理事会科学委员会副主席、欧洲科技合作委员会主席、欧洲科学院院长Sierd Cloetingh院士特向张弛致信祝贺。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23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学术头条 科研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