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苹果在官网“不动声色”地发布了最新耳机产品——Airpods Max:
总结一下:
五种配色,外观复古;金属横梁
主动降噪;通透模式;空间追踪
佩戴检测;20H续航;磁力吸附
当然,依然“环保”没有充电头。
至于价格,官方定价仅4399元起售。
.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元,月均4467元。很显然,苹果的Airpods Max快顶得上一个月工资了。
这次的新耳机在外观上虽然有失苹果水准,姑且还能用“复古”二字解释;但价格却保持了苹果一贯作风: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苹果上个月又新发布了Magesafe双项充电器。最高功率仅14瓦、不送充电头,售价却高达1049元。
苹果近年来谜一样的定价,用它自己的话说就是:
一万以下听个响
“一万以下听个响”,是在耳机发烧友圈子里流传很广的一句话。
要是这么看,4399的Airpods Max就是在闹着玩。
在官网,苹果着重介绍了Airpods Max的几个卖点:
高保真音质、主动降噪、通透模式、空间音频
音质几乎是我们在购买耳机时必考虑的因素了。
抛开各种晦涩复杂的专业名词,普通人对音质的定义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听起来舒不舒服。
这种定义是很主观的,音质本身就很玄学,不同的人感受存在较大差异。
量化一下,我们可以用频响曲线来看音质。
声音是通过物体震动产生的,单位为Hz。拿人的听力来说,我们只能听见位于20-20000Hz频率范围的声音。
也就是,人只能听见每秒钟震动在20次到20000次之间产生的声音。
频响就是耳机能播放出来的声音频率范围。达到人的听力频率范围已经是基本要求了,高端一点的耳机,频响会大大超越这个范围,比如知名耳机品牌森海塞尔HD800的频响范围为8-50000Hz。
在20-20000Hz频率范围内,人耳对不同频段的声音感知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把20-20000Hz分成几个不同区间:
极低频:20Hz-40Hz
低频:40Hz-80Hz
中低频:80Hz-160Hz
中频:160Hz-1280Hz
中高频:1280Hz-2560Hz
极高频:5120Hz-20000Hz
其中,人耳对中高频率(1280-2560Hz)极为敏感。
举例来说,如果一首歌一直以2000Hz的频率发声,音量为1的时候人耳也能听见,而如果频率为80Hz,那么可能就要把音量调到10才能听见。
人耳的这种生理差异会导致使用耳机时出现有的地方声音太高,有的太低的情况。当然这也和耳机自身对这些频段的反应有关,而衡量这种频段反应,我们可以用频响曲线。
Airpods频响曲线
简单地理解,频响曲线反映的是耳机在不同声音频率下的发声情况。
以上图为例,Airpods在低频(20-80Hz)之间呈连续增长,表明随着频率提高,其发声效果越好。
一般地,频响曲线约平直越好,这从上图中笔直的目标响应线(Target response)也能看出。
所以,有时厂家会介绍其产品低频、高频表现如何如何,这和音质是有关系的。
从上图看出,Airpods的音质绝对算不上好,不过它的卖点也不是音质,而是和苹果设备连接的便利性。
由于苹果没有标注Airpods Max的频响范围,也还没有相关评测,因此其表现如何还不得而知。
不过,苹果倒是提议提到了其自主设计的动圈式驱动单元,并表示“可实现宽广的频率范围”。
不过话说回来,毕竟苹果不是专业做耳机,肯定打不过索尼、森海塞尔这些大佬。
至于主动降噪功能,苹果自家的主动降噪产品是从Airpods Pro开始的。
外部噪音堪称耳机,尤其是入耳式耳机的噩梦。但是对头戴式而言,这个问题不大。
头戴式耳机的耳罩在一定程度上就能隔绝很多噪音。当然,这是被动降噪。
这次的Airpods Max采用主动降噪,涉及到的硬件包括麦克风、喇叭和计算芯片。
Airpods Max的外置麦克风(左缺块部分)
这个外置麦克风用于监测环境中的噪音,然后,经过芯片的计算,再通过内置喇叭向人耳发送与噪音声波相抵的声波,负负得正嘛,噪音就这样被抵消了。
苹果这次一共用了9个麦克风,其中8个用于主动降噪,1个用于监测环境音。
原理是很简单的,不过对芯片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因为嘈杂环境下的噪音是多样的,很难保持一致,因此芯片的计算能力就很重要。
Airpods Max此次配备的是H1芯片,这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早先在Airpods2和Airpods Pro上就已经用过了。
H1芯片 (图源:@Brian Roemmele)
根据外媒的测试,H1的性能大概相当于iPhone4芯片的计算能力,就单单音频解析来说,这还是够用的。
通透模式和空间音频这两个功能是在没什么好说的了,毕竟在Airpods Pro上已经实现了。
通透模式,也就是环境音模式,即在佩戴耳机的情况下也能清楚地听到外界声音。这对走路时也佩戴耳机的人群还是很有用的。
空间音频则是在iOS14中才出现的新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实现环境立体音。当你远离音源时,你听到的声音也会变化,呈现立体感。
此外,其他的功能:头戴检测、信息播报、和唤醒Siri等功能,在前代Airpods早就已经实现了,并不新鲜。
这样看来,Airpods Max真的值4399吗?
神操作多得是
苹果这次的定价引发了许多用户的吐槽。
“花499刀买PS5,还是花549刀买个耳机......得好好想想......这是什么魔鬼定价?”
“我对苹果的产品是真爱,但是Airpods Max比索尼XM4耳机还贵200英镑,而大伙儿都觉得索尼耳机已经是最好的了。”
“我是个果粉,也有很多苹果产品,但是Airpods Max卖549刀太贵了,简直离谱!”
同样,国内的社交平台上也不乏用户对价格的抱怨。
苹果一直追求高销售净利率,在2020年第一季度手机厂商净利润排行中,苹果以19.2%一骑绝尘,比华为(7.3%)和三星(11.6%)二者之和还稍高。
这种追求的好处就是为苹果积累了大量的现金财富,2018年的数据显示,其现金储备达到了2300多亿美元。
仅凭这一项,苹果就能在2019全球GDP排行中位列第47位,超越了葡萄牙、新西兰一众发达国家。
苹果对高利润的执念,一方面除了“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的诱惑外,或许还想将其打造成一个高端消费品牌。
苹果此前做过积极的尝试,2014年聘用奢侈品牌巴宝莉前CEO Angela Ahrendts担任零售主管。
在她任职期间,苹果第一款全面屏iPhone X国行版本起售价高达8388元,这也导致了苹果最重要的产品(iPhone)销量在其最重要的市场(中国)出现下滑。
不过好消息是,她去年就已经离职。
然后,今年的iPhone12定价就合理多了。
苹果对利润的追求从没有停止,从今年的产品定价看出,苹果很想在配件上也捞上一笔。
此外,来自股东的压力可能也是苹果定价“神操作”越来越多的原因。
11月初,有外媒报道,苹果股东发起集体诉讼,指控CEO库克隐瞒iPhone在中国的需求减少的消息,导致投资者蒙受损失。
作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苹果或许只有不断提高利润率才能让股东满意、让市场放心。
至于怎么提高利润,只能说羊毛出在羊身上。
讽刺的是,Airpods Max现在已经卖断货了,发货也已经排到了明年3月。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