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学术头条:英国新冠变种已现身另5个国家,留学生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玉兔二号行驶里程突破600米

分享到:
 Evelyn Zhang • 2020-12-22 21:30:25 来源:前瞻网 E10156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

新冠

英国新冠变种已现身多个国家 变异株中发现的两处突变特别令人担忧

一名来自免疫接种战略咨询专家组(SAGE) 的专家最新警告称,在英国迅速传播的变异新冠病毒,可能会成为主要的全球毒株。据世卫组织表示,已有5个国家出现类似病例——包括澳大利亚、冰岛、意大利、荷兰和丹麦。这种名为B.1.1.7的变异株似乎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值得关注的一个原因是,在这17个突变中,有8个编码了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pike蛋白),其中2个特别令人担忧。分别是名为N501Y、69-70del的蛋白质。

世卫称南非发现的变异病毒与英国不同 更易在年轻人群中传播

当地时间12月21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南非也发现了另一种新冠病毒变体,与英国出现的变体不同。虽然在同时期出现,仿佛彼此有所关联,但却是不相关的变体,南非方面已向世卫组织通报了一些研究的初步结果。

新冠疫苗不宜与HPV疫苗同时接种 不建议孕妇接种

2020年12月21日获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介绍,灭活疫苗对于大多数其他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但是新冠疫苗研发时间比较短,在没有国家规定的指南和方案之前,不建议同时接种HPV疫苗(宫颈癌疫苗)和新冠疫苗。同时由于没有相关的临床试验数据,孕妇也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

新证据:新冠或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会加重病情

新研究表明,COVID-19(新冠肺炎)患者是否会发展成严重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的反应。这一关键在于患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是指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正常人体血液中可以有低滴度的自身抗体,如果自身抗体的滴度超过某—水平,就可能对身体产生损伤,诱发疾病。这种疾病被称作自身免疫性疾病。

新冠肺炎谜团解决?病毒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入侵大脑

在12月16日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上用来和人体ACE2受体结合,从而进入人体的S蛋白,可以穿过小鼠的血脑屏障。这有力地表明,新冠病毒是可以进入大脑的。此前,研究已经发现,HIV病毒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这让研究人员怀疑新冠病毒是否有同样的能力。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变异是流行病正常演变过程

针对在英国发现的一种变异新冠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敦促各国不要“大感惊慌”,称这是流行病的正常演变过程。世卫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瑞安(Mike Ryan)对英国发现新毒株给予积极评价。他认为,这证明用以追踪新冠病毒的新工具正在发挥作用。

张文宏:病毒变异自然现象,单一突变降低疫苗效力可能性不大

12月22日凌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发布微博表示,英国突变株并不意外,疫苗接种有条不紊推进即可。“没有自然选择就没有病毒进化。同样,没有疫苗的压力,也基本不能自然筛选出对疫苗无效的病毒变异株。目前疫苗会产生针对S蛋白许多区域的抗体,一个单一的突变(比如上个月出现的D614G突变,和这次出现的N501Y突变)降低疫苗的效力可能性不大。”

钟南山:英国病毒变种对现有疫苗的影响仍需看进一步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22日在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挂牌暨协同医院合作启动大会上称,从英国变种的新冠病毒的现象看起来,是增加70%的传染率,但是其毒性、致死率方面还没有证据,对于现有疫苗的有效性是否影响没有进一步的证据,但是要看发展。

我国重组新冠病毒疫苗海外三期临床试验启动

我国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12月10日在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启动。乌兹别克斯坦是该款疫苗首个海外临床试验点,按计划将有5000名志愿者参与试验。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乌中两国联手抗击冠状病毒感染,建立了有效的医疗合作。其表示,感谢中方将乌兹别克斯坦作为该疫苗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的首个国家,乌政府将为试验顺利进行提供必要保障。

中国新冠疫苗在巴西三期试验中证明有效 印尼、土耳其也在测试中

中国科兴生物技术公司的COVID-19疫苗在巴西进行的后期试验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将其推向公众使用。据报道,该疫苗在巴西已进入三期试验,成为首个完成疫苗三期试验的国家。这种实验性疫苗也正在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进行测试。

2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一箭五星”首飞成功

12月22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一箭五星”首飞成功!12时37分许,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新成员长征八号遥一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搭载的5颗试验性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是首款国家立项的面向商业市场的运载火箭,其本身具有低成本的特点,在电气、结构等方面利用开展低成本设计的同时,通过开展垂直起降研究,实现了可重复使用。

中科大实现单光子高维量子态“瞬间传输”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在《物理评论快报》(PRL)上报告了最新进展:利用6光子系统,他们对单光子的三维量子态实时了高效的隐形传送。郭光灿团队认为,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相比起二维系统具有信道容量更高、安全性更高等优点。相关技术可用于其他高维量子信息研究,为构建高效的高维量子网络打下坚实基础。

“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突破600米 完成第25月昼工作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12月22日5时和21日19时22分完成第25月昼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设置,进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月面工作719天,月球车累计行驶600.55米。

新型原子钟诞生!140亿年内误差不超1/10秒,以量子纠缠原子为中心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建造迄今为止最精确的原子钟。这种新型原子钟非常精确,140亿年后的误差还不到十分之一秒,这将有助于科学家研究重力对时间的影响。他们的设计以量子纠缠原子为中心,而不是测量随机振荡的原子。为此,美国专家的设计利用了一种叫做量子纠缠的奇异现象,在这种现象中粒子会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第三代轻子夸克质量下限设定 至少为0.98—1.73太电子伏特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紧凑渺子线圈(CMS)国际合作组近日发布了其寻找第三代轻子夸克的最新结果:他们未曾在质子-质子对撞中发现第三代轻子夸克的“芳踪”,但对其质量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这种粒子的质量至少为0.98—1.73太电子伏特(TeV,万亿电子伏特),这是科学家迄今对这一粒子进行的最严苛质量限定。

青海冷湖赛什腾天文观测基地首架天文望远镜安装成功

通过多方调试,青海冷湖赛什腾天文观测基地首架天文望远镜安装成功,且具备世界一流视宁度,标志着这个台址可以承载中国天文观测设备未来的发展。目前中外天文界一致认为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空气洁净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对天文观测研究具有独特优势,具备世界级优良天文台址的发展前景,是中国天文学的核心战略资源。

超过735万份生物资源数据 中科院生物资源目录发布

《中国科学院生物资源目录》正式发布。超过735万份生物资源数据,包括生物标本、植物资源、生物遗传资源、实验动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资源,形成了完整的数据生态系统。在中科院战略生物资源计划支持下,该目录与数据已全部通过网络信息门户向社会开放共享。

黄芝麻新品种“中黄芝1号”育成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芝麻与特色油料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选育的黄色籽粒芝麻新品种“中黄芝1号”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丰富了芝麻品种选育的类型。据介绍,“中黄芝1号”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籽粒较大,种皮纯黄,抗茎点枯病和枯萎病强,一般亩产8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120公斤。含油量54.08%、蛋白质含量20.96%、油酸含量34.67%、亚油酸含量50.08%。

迄今最大规模莲基因组重测序完成

近日,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柯卫东团队联合华大基因副研究员简建波团队在《植物杂志》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短读长测序技术对296份莲种质资源进行了重测序,涵盖了来自广泛地理分布的不同种、生态型及栽培莲类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遗传变异信息、群体结构等群体遗传学数据对莲起源与进化、栽培莲驯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基因组学资源,也为莲育种提供了新线索。

2

报告显示:近90%陆生物种2050年将失去部分栖息地

根据英国《自然·可持续性》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最新报告,英国科学家展开的模拟研究显示,到2050年,由于人类为满足未来的食物需求而开垦土地,全世界近90%的陆生脊椎动物物种都可能会失去部分栖息地。但是,采取积极的政策,重视粮食生产的方式、地点和种类,可以减少这些威胁。

PNAS:一类埃博拉病毒能在猪体内有效传播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指出,莱斯顿型埃博拉病毒(RESTV)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家畜病原体,它有可能影响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哺乳动物。这一警告来自12月22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在该研究中发现,实验室仔猪感染RESTV后会患上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并从上呼吸道排出病毒。

模拟研究显示:农业扩张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2050年普降

近日,一项模拟研究显示,到2050年,由于人类为满足未来的食物需求而开垦土地,全世界近90%的陆生脊椎动物物种都可能会失去部分栖息地。但是,采取积极的政策,重视粮食生产的方式、地点和种类,可以减少这些威胁,同时也支持人类的福祉。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可持续性》。

2020年“天象剧场”23日迎来谢幕大戏——“火星伴月”

天文专家介绍,2020年“天象剧场”将于12月23日迎来谢幕演出——“火星伴月”,如果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公众面向西南方天空,凭借肉眼就可欣赏到这幕美丽的“星月童话”。

2

教育部:因疫情在国内上网课的留学生,国外文凭可认证

因疫情留学人员无法赴国外学习,在国内上网课获得国外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是否可以认证?12月22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就这一问题,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刘锦回应表示,“对于因为疫情出不去、在国内上网课的留学人员,我们之前发布过一个通知,明确留学人员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返回海外留学所在地的学校而选择通过在线方式来修读部分课程,以及因此出现在境外停留时间不符合学制要求的情况,不作为影响学历学位认证结果的因素,这一点请大家放心。”

教育部:2016-2019年留学生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22日介绍,2016年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251.8万人,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刘锦介绍,2019年,来华留学学历生比例达54.6%,比2016年提高7个百分点。2019年在我国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比达54.1%。

教育部:高校人才称号不是划分等级的标准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提到,要正确理解人才称号内涵,人才称号是在人才计划或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人才的入选标识,不是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也不是划分人才等级的标准,获得者不享有学术特权。授予和使用人才称号的目的是赋予人才荣誉、使命和责任,为广大人才树立成长标杆,激励和引导人才强化使命担当。

“十三五”期间,内地(大陆)高校共培养港澳台学生约4.5万人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持续拓宽港澳台学生来内地(大陆)就学渠道,具备港澳台学生招生资格的院校超过400所,其中具备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院校达225所。“十三五”期间,高校共培养港澳台学生约4.5万人,持续做好在内地(大陆)高校就读的港澳台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发布

日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长沙举行的第55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20)上正式发布“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以下简称指数)。今年指数发布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和“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前一份榜单中,清华大学拔得头筹;第二名北京大学;第三名浙江大学。

吉利控股集团又添一所高校 为东盟人才“造血”

12月20日,在广西南宁市,一所新的民办高校——南宁数字科技学院(筹)——迎来奠基开工仪式。这是吉利控股集团与广西自治区政府于今年6月达成战略合作后,在东盟门户南宁正在推进的首个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项目。它由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转设而来,并进行了全新的扩建。明年9月,新校园将正式迎来第一批师生。

《自然》子刊“女导师拖后腿”论文撤稿

11月17日,美国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女导师可能会损害女学生和早期职业科研工作者的职业生涯,这引发了学者和社交媒体的愤怒并对研究方法做出批评。12月21日,该研究作者发表撤稿声明,撤回论文。《自然·通讯》编辑辩称,撤稿不是因为有人觉得论文令人厌恶,而是因为论文的方法存在严重问题。

石家庄铁道大学获批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

12月15日,国家铁路局召开2020年铁路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对认定的7家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和10家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进行授牌,石家庄铁道大学申报的“基础设施安全与应急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位列其中。长期以来,石家庄铁道大学瞄准铁路行业线下基础设施的前沿课题。

国际传统医学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联盟成立

为进一步加强各国互学互鉴、共商共享,发挥传统医学在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中的特殊作用,经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中药协会向全球发起倡议,国际传统医学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联盟21日在京成立。下一步,该联盟将结合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紧紧围绕重大感染性疾病开展科研攻关;同时,深化各国传统医学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开展传统医学防治疟疾、流感等其他重大感染性疾病的研究。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在广州正式挂牌 钟南山任名誉主任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挂牌仪式22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出任中心名誉主任。据介绍,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在呼吸医学的“医教研防管”五个领域综合协调发展,计划建设成为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呼吸医学高地,包括呼吸系统疑难和危重疾病临床诊治中心、呼吸生物安全中心、呼吸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呼吸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中心、呼吸健康管理与科技创新中心。

滴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加速高新技术产学研融合

近日,在北京博士后工作助力“两区”建设推进会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式授牌,授予滴滴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质。据介绍,滴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交通、自动驾驶等方向,为博士后配备高水平导师团队和顶级研究资源,提供丰富的场景与数据,将科学研究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让科学研究在场景应用中发挥最大价值。同时还将采用与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的模式,共同推进尖端人才培养,一起探索交通前沿科技的边界,为创新发展集聚动能。

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0年资助1.2万项目

12月22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召开成立30周年工作推进会。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秘书长王红介绍,自成立三十年来,北京市基金资助经费总额约23.9亿元,共资助项目近1.2万项。

山东出台25条措施深化科技改革攻坚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科技改革攻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科技改革攻坚部署,细化25条具体措施,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攻坚。《措施》提出,布局建设10家左右省实验室,赋予其人财物自主权,自主设立的科技项目视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自主培养或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泰山人才工程配额。

湖北推进科研仪器开放共享 助力科技企业复工复产

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截至11月,湖北科研仪器平均对外共享率为49.81%,5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平均共享率为52.67%,为该省科技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持。近日,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对全国356家部属高校和中央所属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进行2020年度评价考核,全国平均优秀率及优良率分别为14.04%和42.13%。湖北16家单位列入考核范围内。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6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