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的一项新研究得出结论:我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特别是我们最大化“点赞”的努力,遵循了一种“奖励学习”的模式。
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揭示了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与老鼠等动物在寻求食物奖励方面的相似之处。
“这些结果表明,社交媒体参与遵循了基本的、跨物种的奖励学习原则,”纽约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教授、该论文的作者之一David Amodio解释说。
“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社交媒体开始主宰许多人的日常生活,并借鉴关于奖励学习和网瘾的研究,为如何解决网络沉迷的问题提供线索。”
2020年,超过40亿人平均每天花几个小时在Instagram、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更专业的论坛上。
这种在社交媒体上的广泛参与被许多人比作一种成瘾,人们被驱使着追求积极的在线社交反馈,比如“点赞”,而不是直接的社交互动,甚至是吃饭和喝酒等基本需求。
虽然人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究竟是什么促使人们在社交媒体上与他人互动,甚至是痴迷地互动,目前还不太清楚。
为了检验这些动机,《自然通讯》研究首次直接测试了我们的思维过程和从奖励中学习的方式是否可以解释社交媒体的使用。该研究还邀请了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科学家参与。
为此,研究人员分析了Instagram等网站上4000多名用户发布的100多万篇社交媒体帖子。
他们发现,人们会以一种最大化他们平均收到多少“赞”的方式来分配他们的帖子:他们会更频繁地回应较高的赞率,而当他们收到较少的赞时,他们会更少地回应。
研究人员随后使用计算模型来揭示这种模式与已知的奖励学习机制非常一致,这是一个长期建立的心理学概念,认为行为可能由奖励驱动和加强。
他们的分析表明,这种模式的原理和一些非人类动物的奖励模式非常相似,如斯金纳箱中的老鼠会为了获得奖励而努力。后者证明只要通过将行为与奖励不断重复、建立联系,就可以培养起操作者的行为模式。
研究人员随后用一项在线实验证实了这些结果。在这项实验中,人类参与者可以在instagram之类的平台上发布带有短语或“表情包”的有趣图片,并得到网友的点赞。
与这项研究的定量分析相一致的是,结果显示,平均而言,当人们收到更多的赞时,他们发帖的频率就会更高。
编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2/210226103811.htm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