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学术头条:欧洲12国恢复使用阿斯利康疫苗,清华硕士生申请学位不必发论文,“洞察号”测出火星核心大小

分享到:
 Emma Chou • 2021-03-19 21:00:01 来源:前瞻网 E7288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1

欧洲12国宣布恢复使用阿斯利康疫苗

今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宣布阿斯利康疫苗的初步调查结果为“安全有效”。EMA表示,目前还无法确认阿斯利康疫苗与一些接种者出现的血小板减少、出血疾病等之间的联系,但考虑到这些症状出现的罕见度以及新冠疫情的严重性,接种阿斯利康疫苗仍利大于弊。在这一消息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12个欧洲国家宣布,最早将在本周五恢复对阿斯利康疫苗的使用。多名专家表示,此次阿斯利康疫苗停用事件降低了民众对该疫苗的信心,或对疫苗接种计划产生影响。

《柳叶刀》:仅2.7%的武汉人群产生有效抗体

3月19日,《柳叶刀》在线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等学者在武汉开展的第一项长期血清流行病学追踪调查,揭示了新冠感染者血清抗体动态变化规律。调查结果显示,在9542名受试者中,532人新冠病毒抗体呈阳性,经校正后,人群抗体阳性率为6.9%,这说明即便经疫情暴发,仍仅有小比例人群受染。在这些抗体阳性者中,有82%属于无症状感染者,且只有40%产生了中和抗体(可有效对抗病毒的功能抗体),而这部分人群仅占武汉人群的2.7%,这足以说明人群仍普遍缺乏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需防止大流行再发生。

卡介苗可能降低新冠患者死亡率

美国弗拉林生命科学研究所全球变化中心的路易斯·埃斯科瓦尔称,在他们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卡介苗接种率高国家的新冠患者死亡率较低,但每个国家情况不完全相同,与意大利等国相比,危地马拉人口年龄结构偏向年轻化,因此必须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

香港大学扩大合作,开发鼻喷剂新冠肺炎疫苗

为应对新冠肺炎,香港大学(HKU)扩大了与流行病防备创新联盟(CEPI)的合作,以评估用减毒流感病毒载体制成的鼻喷剂新冠肺炎疫苗。这项工作由位于HKU的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SKL)领导。

1

科学家找到大脑控制“愤怒”与“攻击”的开关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激活小鼠大脑杏仁核延伸区域——后侧无名质(posterior substantia innominata,pSI)可触发情绪性攻击,从而介导多种类型攻击行为的表达。该研究揭示了 pSI 对多种攻击行为的梯度式编码方式,相关论文于 3 月 18 日在线发表于《神经元》期刊。

脱发真相:衰老导致毛囊干细胞分裂异常

近日,发表在《自然衰老》杂志上的新论文称,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和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衰老过程中头发稀疏和脱落的原因,即衰老导致了毛囊干细胞分裂异常。通过研究年轻和老年小鼠毛囊干细胞的细胞分裂,研究人员发现,年轻小鼠适当地平衡了典型的对称和不对称细胞分裂,以使毛囊再生。然而,在衰老过程中,会出现一种非典型的不对称细胞分裂,毛囊失去再生能力,最终导致脱发。

不能天天运动也不要紧,研究显示单次锻炼也可以多“掉肉”

在最近一项测试运动对整体新陈代谢影响的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一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也会对久坐不动的人的细胞产生影响。研究人员招募了一些参与者,他们没有遵循常规的锻炼计划,而是让他们以中等强度骑一个小时的固定自行车。15分钟后,他们对肌肉进行活检,以测试运动完成后线粒体的效率,并将这些结果与休息日进行比较。运动后,研究参与者的线粒体燃烧的脂肪多12-13%,糖多14-17%。同时,研究人员“发现,无论线粒体消耗的是什么,燃烧的能力都会略有提高。”而且“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只进行了一个小时的锻炼,这些人也能燃烧更多能量。”

新研究:人与人之间衰老速度不同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在衰老的速度上确实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从成年初期就开始了。研究人员发现,在45岁时,“生理衰老”速度快的人更有可能在感觉、功能和外表上比实际年龄老得多。在这些人2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奔向老年的相对冲刺。该研究的作者表示,这些发现表明,我们需要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衰老。

人们为何会传播虚假消息?

据新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科学家对5000多名美国人进行了访问,并在Twitter上进行了现场实验,结果发现,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知识匮乏是人们传播虚假信息的主要原因。此外,科学家对710名受访者进行了后续实验,分享虚假信息的原因中,50%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33%是对虚假信息的准确性判断不清,仅16%是故意为之。由于现在的社交媒体在设计上,往往更看重用户留存率而不是信息准确率,因此科学家建议社交媒体进行适当干预,将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在信息准确性上。

果蝇飞行表现差异的原因

果蝇依靠飞行完成移动、求偶和觅食等重要活动。一项发表于PLoS子刊的研究揭示,果蝇飞行功能的差异是一系列基因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涉及的基因可能会影响翅膀形状、肌肉功能和神经系统发育。研究者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有许多基因突变影响着上述各种功能基因的表达,例如一个突变可以使神经系统变弱,而另一个突变会使肌肉反应变强。他们还发现一个基因——pickpocket 23(ppk23)——负责调节这些基因相互作用,这个基因主要影响的是苍蝇的本体感觉(感知空间中的身体运动),以及信息素的感知。该研究表示,这些复杂的基因组合最终决定了果蝇的飞行表现。

雌性野生倭黑猩猩跨群收养幼崽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项动物行为的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对野生倭黑猩猩种群的观察显示,两只幼崽可能曾被来自不同社群的成年雌性收养。该论文指出,倭黑猩猩社群由多个雄性和雌性组成,这些猩猩有时会互相交流。最新研究结果或是对野生倭黑猩猩跨群收养的首次报道,或许也是野生猿跨群收养的首例。

二叠纪末大灭绝后生物复苏迟缓之谜获解

近日,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陈中强团队为主,联合来自美国加州科学院、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首次利用数学模拟研究发现,二叠纪末大灭绝之后的陆地生态系统需要一千多万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并揭秘了该阶段生物复苏的过程。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

白垩纪海洋中存在长“翼”的鲨鱼

据一项发表于《科学》的新研究,科学家基于化石研究,描述了一个新的物种Aquilolamna milarcae。完整的化石标本于2012年在墨西哥巴耶西约镇被发现,长1.65米,宽1.90米。该物种的尾鳍上叶发育良好,具有大多数远洋鲨鱼的典型特征,它还具有类似鳐鱼的极细长的胸鳍,这使得它的结构外观呈现出鲨鱼和鳐鱼的嵌合特征。研究人员认为该物种嘴部大、牙齿小,或许是白垩纪海洋中第二种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大型鱼类。此前,科学家曾发现了一种大型硬骨鱼——厚茎鱼(Pachycormidae)以浮游生物为食。该研究有助于揭示白垩纪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鲨鱼进化史一些未解之谜。

新型人工神经元“做减法”,执行学习所需的资源少了100到1000倍!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人工神经元设备,可使训练神经网络执行任务,如识别图像或导航自动驾驶汽车所需计算和硬件能力更少。该设备可以运行神经网络计算,使用的能量和面积比现有的基于CMOS的硬件少100到1000倍。研究成果于18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

解决芯片散热,维持摩尔定律,科学家开发低电导高传热的二维材料

在一项新研究中,一个多学科小组发明了一种新的材料,这种材料有可能在芯片尺寸不断缩小的同时保持芯片凉爽,并帮助摩尔定律保持不变。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材料》杂志上。据了解,研究人员“取用只有一个原子厚的聚合物片,并通过在特定的结构中分层来控制它们的性质,”并“努力改进生产高质量二维聚合物薄膜的方法,促成了这项成果。”

发现魔角石墨烯中的电子相互作用

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魔角”双层石墨烯(MATBG)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当库仑作用减弱时,超导性会更稳定,反之库仑屏蔽可以令绝缘性失去稳定。通过将 MATBG 与常规双层石墨烯(Bernal 双层石墨烯)叠放,并改变常规石墨烯中的电流,魔角石墨烯的超导相得到了操控。如果石墨烯确实支持非常规(不依赖电子库珀对)的超导性,这一研究将为继续探索这一现象提供帮助。这是第一次在高度相关的电子系统中直接控制库仑相互作用的强度,其原理适用于任何二维材料,也有助于设计新型材料。该研究于 3 月 19 日发表于《科学》。

科学家首次证实太空中存在芳烃分子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就猜想太空中存在多环芳烃,但直到最近7个月间发表于《科学》等期刊的多项研究,才首次提供了多环芳烃存在于分子云(molecular cloud)中的确切证据。天文学家通过对金牛座分子云(TMC-1)的射电观测,发现了其中存在1-萘甲腈、1-氰基环戊二烯、氰基癸五炔、2-萘甲腈、乙烯基氰基乙炔、2-氰基环戊二烯、苯甲腈、E-氰基乙烯基乙炔、氰基丁二炔等多环芳烃。了解太空中具体存在哪些多环芳烃,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恒星、行星及宇宙其他天体的形成过程。

MWA 望远镜发现水母状天体结构

位于澳大利亚的珀斯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ICRAR)的研究者使用默奇森宽场阵列(MWA)望远镜观察了 Abell 2877 星系团,在 87.5 MHz 至 215.5 MHz 的频段发现了水母状天体结构。其在 FM 频段具有高亮度,但在 200 MHz 频段突然消失。此前没有任何观测发现在这一频段消失的河外辐射(extragalactic,即来自银河系外的)。研究者暂时推测其为 20 亿年前多个超大质量黑洞喷射出的等离子流,随后该等离子体进入“休眠”状态,直到近期系统内部发生混合,同时系统受到扰动,于是“点亮了水母和触角”。这一猜想仍有待验证。此发现 3 月 18 日发表于《天体物理期刊》。

“洞察号”测出火星核心大小

据《自然》官网消息,NASA的“洞察号”着陆器利用火星内部反射的地震波,测量了其核心的大小。“洞察号”着陆器于2018年登陆火星,截止目前,它已测量了500多次火星地震。“洞察号”的研究团队发现其中一些地震波具有特定的形状,显示它们曾穿过火星的幔部和核心的交界处。通过结合不同时间、多方向的地震波测量结果,他们计算出火星核心的半径约为1810千米至1860千米。研究人员表示,与之前的预测相比,火星的核心半径较大,密度偏低,或含有更多较轻的元素如氧元素。

1450km/h!天文学家首次直接测量木星中层大气风暴

一组天文学家首次直接测量了木星中层大气中的风暴,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彗星碰撞的后果,研究人员揭示了木星两极附近惊人的强风,风速高达每小时1450公里。详细成果发表于《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杂志。

1

清华大学规定申请硕士学位不必要求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20~2021学年度修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规定》要求突出硕士生分类培养的理念,要求“学术学位硕士生具有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生具有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另外,决定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同时,《规定》还在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交叉创新,强化过程管理,规范体例术语这些方面做出了强调。

准备留学人员当心!有类在线留学的学历学位无法获得认证

3月19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留学人员学历学位认证工作的补充说明》,该补充说明中提醒,近期,部分国家的某些高校和中介机构以疫情为借口,不断推出各种在线课程,通过降低录取条件、毕业要求或缩短学习时长等方式,大肆招收我国学生就读,并声称不需出国就可以轻松获得海外文凭。这些行为涉嫌变相售卖文凭,严重侵害了留学人员利益。为了更好地维护广大留学人员利益,保证留学教育质量,对于此类文凭,按照《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评估办法》的有关精神,仍不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范围内。

1

最新自然指数出炉,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科研增长引擎

3 月 18 日,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发布“2021亚太地区自然指数”(Nature Index 2021 Asia-Pacific),榜单显示,在这几年中,亚太地区科研产出对全球的贡献份额已由 26.9% 增长至 2020 年的 34.3% ,而中国对这一增幅的贡献超过了 98%。在 2020 年亚太地区科研产出贡献份额排名前 10 位的 8 家中国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No.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No.2)、北京大学(No.4)、中国科学院大学(No.5)、南京大学(No.6)、清华大学(No.7)、浙江大学(No.8)、上海交通大学(No.9)。

向重返月球迈进一步!NASA超重型火箭热火测试成功

美国宇航局(NASA)18日成功执行“太空发射系统”(SLS)——超重型运载火箭的静态测试。美国计划于2024年再度将宇航员送上月球,此前这套新系统测试曾出现问题,18日的测试则顺利进行。据报道,这次“热火测试”(hot fire test)是继2021年1月之后的第2次尝试。在3月18日的测试中,所有4个火箭的RS-25引擎于美东时间下午4时40分同时引燃,全程约8分钟,制造出最大160万磅推力。火箭燃料箱内有70万加仑液态氢和液态氧,燃烧时喷出大量水蒸气朝天空升腾。

嫦娥五号轨道器成功进入日地L1点轨道

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获悉,嫦娥五号轨道器在地面飞控人员精确控制下,近日成功被日地拉格朗日1点捕获,成为我国首颗进入日地L1点探测轨道的航天器。目前,轨道器对地距离93.67万公里,整器姿态稳定、能源平衡、工况正常,后续将在日地L1点探测轨道运行,运行一圈周期约为6个月。

大型强子对撞机“揪出”四个新型四夸克态

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网站近日报道,该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底夸克探测器(LHCb)实验合作组宣布,他们发现了四个新型四夸克态。此外,CERN同时宣布,包括最新“出炉”的这四个粒子在内,过去10年间,科学家在LHC上新发现的强子数已达59个,这有助他们进一步揭示物质的秘密。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22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