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洁癖还沾沾自喜?研究:皮肤细菌在伤口愈合和毛囊新生中具有积极作用

分享到:
 Evelyn Zhang • 2021-04-09 19:54:42 来源:前瞻网 E12765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促进组织再生的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免疫系统和微生物群,在修复和再生身体组织结构中发挥作用,但它们之间的确切相互作用尚不清楚。

4月1日发表在《细胞宿主和微生物》(Cell Host & Microbe)上的一项研究中,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学者们评估了皮肤细菌在创面愈合和创面诱导毛囊新生(WIHN)(一种罕见的成人器官发生模型)中的作用。

2

这项研究主要突出了几个发现:

- 无菌小鼠皮肤再生率低

- 皮肤共生微生物甚至病理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都能诱导再生

- 细菌通过il1 β-角质形成细胞依赖的IL1R/Myd88信号诱导再生

- 共生细菌促进人体愈合

他们揭示了皮肤细菌在伤口愈合和毛囊新生中具有积极作用,可以通过IL-1β及其受体IL-1R激活角质形成细胞中的MyD88,促进皮肤再生。

研究人员选择了无菌环境下受伤的小鼠(GF)和正常的无病原体的受伤小鼠(SPF)探究共生菌群对毛发再生的影响。

结果发现,GF小鼠的WIHN水平和干细胞标记物,与细菌计数相关。无菌(GF)的时候最低,常规特异性无病原体(SPF)表现中等,野生型小鼠则达到最高水平,即使是感染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鼠。

进一步利用qRT-PCR进行验证,发现SPF小鼠的干细胞标记Krt15以及再生信号Wnt7b和Tgfb1显着高于GF小鼠,免疫荧光染色也证实,与GF小鼠相比,SPF中β-连环蛋白的含量更高,这表明SPF小鼠皮肤的生物群落促进了伤口愈合。

最后,他们通过笼内改变或局部释放抗生素,减少皮肤微生物群。研究显示,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角质形成细胞依赖的IL-1R-MyD88信号通路对细菌促进再生是必要和充分的。局部皮肤驻留的微生物群,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可以促进再生与愈合。

最后,在一个小型试验中,一种局部广谱抗生素也能减缓成年志愿者皮肤伤口的愈合。这些结果证明了IL-1β控制形态发生的作用,支持了重新考虑局部预防性抗生素常规应用的必要性。

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链接: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1931312821001311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19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