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前瞻IPO微信公众号。
4月,A股IPO公司过会率重回90%以上。但与此同时,仅有27家公司上会的4月,也创造了一年以来月度上会企业数新低的记录。
数据显示,4月的27家上会企业中,仅有一家被否,一家取消审核。其中,科创板上会8家,创业板上会15家,深交所主板上会4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上会企业所属行业较为分散。其中,企业分布最多的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共有4家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和零售业则均以3家企业的数量并排第二。
分板块来看,4月科创板上会公司以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居多,大多偏重科技属性。
4月创业板上会公司以专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汽车制造业、零售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居多。
可以看出,创业板上会公司所分布行业更广,这是由于科创板、创业板两板定位不同的缘故。
科创板设立于2018年,是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并率先进行了注册制试点。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在证监会最新对科创板IPO企业“科创属性评价认定”方面做出的修订中,更加强调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对企业科创属性的评价标准包括对研发人员的占比、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发明专利数量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要求。
创业板则最初开板于2009年,面向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2020年,创业板也开始进行注册制试点。
相较科创板,创业板的行业范围更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企业,仅强制规定了不支持房地产、金融等负面清单内的部分行业企业上市,因此如零售业等科技属性较弱的企业也得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
在定位上,创业板不仅与科创板一样,支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还支持“符合创业板定位的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因此其接纳的范围比科创板要宽广得多。
关注前瞻IPO微信公众号,掌握最新IPO动态。22年中国IPO咨询领域沉淀、6600+细分行业监测、30余项数据专利平台,为您提供更权威的IPO服务。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