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研究了居住在巴西亚马逊地区的两种狨猴的15组行为后,得出了一个发现:这些猴子会改变他们的“口音”,以避免与同族冲突。他们发现,当赤手绢毛猴(red-handed tamarins)进入它们的领地时,它们会模仿斑绢毛猴(pied tamarins)的长时间鸣叫,以避免发生争夺地盘和资源的冲突。
(图文无关)
它们会利用另一物种的“口音”来帮助彼此更好地理解对方,或许还能防止暴力。一个物种选择使用另一个物种的声音模式进行交流来博得好感和“装熟人”——这样的举动也是非常机智了。
该研究的合著者、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进化生物学副教授雅各布·邓恩(Jacob Dunn)博士说,这是首次研究显示猴子的非对称叫声趋同,结果一个物种的声音成为了共同领地的“通语”。
巴西亚马逊热带雨林国家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Tainara Sobroza表示,狨猴(tamarin)的种类很难区分。“我们惊讶地发现,在它们同居的森林里,它们的声音居然是一样的。”
不过,他们的观察中,只有赤手绢毛猴才会改变它们的叫声,而这只会发生在它们与其他同族一起栖居的地方。它们的叫声以这种方式汇合的原因尚不确定,但这可能有助于在保卫领土或争夺资源时作为识别标志。
我们早就知道,当密切相关的物种在它们的地理范围内重叠时,我们很可能会看到有趣的进化模式。”Jacob Dunn博士表示:“因为这些狨猴依赖相似的资源,以这种方式改变它们的‘口音’可能有助于这些小型灵长类动物更容易在茂密的森林中识别彼此,并可能避免冲突。”
斑绢毛猴是一种极度濒危的动物,它的生活范围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部分集中在玛瑙斯市(Manaus),而赤手绢毛猴则主要分布在亚马逊东北部地区。
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参考来源:https://sputniknews.com/science/202105271083005268-monkeys-of-amazon-change-their-accent-to-avoid-conflicts-with-congeners-study-says/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