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关于雄性孔雀鱼(male guppies)的新研究表明,受哌醋甲酯盐酸盐(MPH)影响的行为,可以遗传给后代,影响甚至可以持续几代人。众所周知,哌醋甲酯盐酸盐,恰恰是一种常见多动症(ADHD)药物的活性成分。
“我们将雄性和雌性特立尼达孔雀鱼暴露在低剂量、稳定剂量的MPH中,发现它影响了雄性的焦虑和与压力相关的行为,雌性则没有影响。”研究人员Alex De Serrano表示。
研究团队表示,他们通过孔雀鱼父系研究了MPH成分——利他林(Ritalin)带来的影响,并惊讶地在未直接服用该药物的后代中,观察到了相同的行为。
在他们的研究中,第一代孔雀鱼从一个月大到青春期再到成年,通过它们生活的水域暴露在MPH环境中。然后,研究人员将它们的行为与接触未经处理的水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新环境中,接触利他林(Ritalin)的雄孔雀鱼与没有接触利他林的雄孔雀鱼相比,表现得不那么谨慎。而以往自然条件下,如果孔雀鱼发现自己进入新环境,它们一般会拘谨不动,因为这可以让他们评估新的环境是否有捕食者和其他威胁。
然后,De Serrano从这些个体中培育了三代后代,观察它们的后代的行为是否与未接触药物的后代不同。结果,研究人员观察到它们的行为与第一代接触药物的雄性相似。
研究人员说,行为改变对父系的影响,可能通过对接触利他林的男性祖先的精子进行非基因修饰而传递给后代。这种不影响DNA的分子变化,是雄性向后代传递环境信息(包括接触药物或污染物)的一种潜在机制。
有人认为利他林可以引起跨代效应,因为MPH已经被证明影响雄性啮齿动物的精子细胞。此外,在暴露于具有类似作用模式的药物的大鼠后代中,也观察到了父系效应。尽管有这些担忧,父亲暴露于人类的MPH的跨代影响是未知的。
研究人员指出,与所有的比较研究一样,他们的结果只是暗示了可能发生在人类身上的一般过程,并不能直接适用于人类。而且他们指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导致这种改变行为代代相传的机制。
该研究最近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参考资料:https://neurosciencenews.com/adhd-drugs-epigenetics-18563/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