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前苏联曾经进行过一次可怕的睡眠剥夺实验,实验结果是造出了吃人的怪物。
苏联睡眠剥夺实验虽没有史料作为依据,但睡眠剥夺导致的认知功能受损、日间工作能力降低、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绝对不容忽视。
睡眠剥夺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病理机制是怎样的?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认知功能完全由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但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提出了“微生物-肠-脑轴”的概念,认为体内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其代谢活动也会对机体的脑功能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最近,一项研究通过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首次从“微生物-肠-脑轴”角度揭示了睡眠剥夺导致认知受损的机制。
研究首先对健康成年人进行了40小时的睡眠剥夺,发现睡眠剥夺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以及系统性炎症反应。
健康受试者在经历睡眠剥夺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认知功能(注意力、记忆力)的显著受损。
为了探究这种睡眠剥夺所致肠道菌群紊乱是否与认知功能受损有关,研究者对无菌小鼠与普通SPF小鼠进行了睡眠剥夺。
研究发现无菌小鼠在肠道菌群缺乏的条件下,睡眠剥夺所致的炎症反应、肠道屏障以及认知功能受损程度都有所减弱。
研究者进一步利用粪便菌群移植的方法,将临床研究中健康受试者在睡眠剥夺前后的粪便菌群通过灌胃移植到无菌小鼠体内。
结果发现,与接受基线粪便菌群的受体小鼠相比,接受睡眠剥夺后粪便菌群的受体小鼠出现外周及中枢炎症水平的增高以及认知功能的显著受损,并且神经炎症和菌群代谢物水平均与小鼠的认知受损程度显著相关。
这提示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参与介导睡眠剥夺引起的认知受损,而炎症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中介作用。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精神病学领域顶级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