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学术头条:钟南山团队首次精确描绘德尔塔变异株的完整传播链,超小高性能发光纳米颗粒研究取得重要突破,甘肃秋季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分享到:
 Chloe Ma • 2021-09-15 17:44:41 来源:前瞻网 E15283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1

11

钟南山团队首次精确描绘德尔塔变异株的完整传播链

钟南山院士团队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德尔塔变异株在广州引起的疫情,结合流行病学和病毒基因组测序技术,首次描绘了德尔塔变异株传播的完整传播链,并描绘了这次疫情中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及病毒的动力学特征。他们发现,德尔塔变异株的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德尔塔变异株在10天内可传播4代,其中最快的代际传播不超过24小时。在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中,感染德尔塔变异株出现危重症的风险是感染野生株的1.65倍,发展为危重症的速度是野生株快2.98倍。近日,该项研究成果已在《柳叶刀》子刊上发表。

新冠病毒或导致患自身免疫病的风险增加

感染新冠病毒会大规模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持续影响。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住院后的新冠肺炎患者比未感染者更有可能携带自身抗体,即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这是自身免疫病暴发的早期预兆。即使在患者康复后,这些效应也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后续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英国将于下周开打新冠疫苗第三针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依照英国疫苗接种与免疫联合委员会(JCVI)的建议,英国政府于当地时间 9 月 15 日宣布将从下周开始提供新冠疫苗第三针接种。符合条件的人群包括年龄超过 50 岁或居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存在健康问题、可能发展为重症新冠肺炎的 16-49 岁人群,一线医护人员以及与免疫抑制人群共同生活的成年人,预计总共约 3000 万人。JCVI 表示,在接种疫苗第二针 6 个月后接种加强针,可最大程度地提高保护力。目前辉瑞(Pfizer)和 Moderna 疫苗已被批准用于加强针,不耐受者可选用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

11

人们在专心听故事时会同步心率

此前,有多项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同一个地方并进行互动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同步彼此的生理状态。新发表的研究表明,这种影响的范围要大得多,即使各被试独自听故事,他们的心率也会同步。在研究中,健康被试在听同一本有声书时,心电图监测的心率会根据故事内容变化,并且大多数被试的心率都在相同的故事内容处变化。当被试首次观看简短、无潜在情绪变化的视频时,心率都出现了类似的波动;二次观看并在脑中倒数时,注意力降低导致了被试心率同步下降。当被试听儿童短篇故事时,专心听的人心率同步性更高。此外,当收听相同儿童故事时,健康被试的心率同步性高于有意识障碍的被试。这些试验表明,人们的认知功能会在处理叙事时推动心率的变化。

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氦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由该院101所研制的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氢液化系统,近日调试成功,产出液氢、仲氢含量97.4%。该套系统研制历时400多天,90%以上的设备采用国产,填补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氢规模化生产方面的空白,不仅在保障运载火箭燃料供给方面有重要战略意义,也为我国氢能产业中氢的规模化储运提供了技术和装备基础。

液态金属人工肌肉驱动的机器鱼游了40分钟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工程科学学院张世武教授、金虎副研究员与合作者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方法改变液态金属表面张力的液态金属人工肌肉(LMAM)来模仿肌肉的收缩及舒张功能,为柔性驱动器在微机电系统、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全新思路。研究人员通过对驱动参数优化、驱动单元的串并联提升人工肌肉的性能,并基于LMAM驱动开发了一种自主游动的单尾鳍仿生机器鱼。机器鱼仅由一节80毫安时锂电池供电,游动速度能达到10厘米/分钟,续航时间达40分钟。

美著名心理学家因数据造假被 PNAS 撤稿,论文主题为欺骗行为

据撤稿观察网(Retraction Watch)消息,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著名心理学及行为经济学教授 Dan Ariely 的一篇极具影响力的论文因数据真实性存疑而被撤稿。该论文于 2012 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是由 Ariely 与他人合著的关于欺骗行为的研究,已被引用近 200 次,并被多家媒体报道,对诚实、欺骗和非理性的研究对该领域和政府政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前 Ariely 曾被质疑大量工作存在数据造假,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论文为此次被撤稿的论文。Ariely 曾承认只有他处理了包含问题数据的原始文件,但否认了造假行为,却无法提供证据洗清嫌疑。根据 PNAS 的撤稿声明,其他合著者均未对数据存在问题指控提出异议,要求撤回该论文。

超小高性能发光纳米颗粒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从黑龙江大学获悉,黑龙江大学许辉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纳米发光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配体对纳米粒子发光性质的长距离(约5纳米)调控作用,并揭示了基于配位场作用的纳米粒子表面电子态重构机制,为基于配体工程的杂化纳米发光材料构建提供了关键理论依据和全新思路。这是黑龙江大学科学研究所取得的又一次历史性重大突破,为80周年校庆献上了一份厚礼。

全球首部《大型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专著出版 填补领域空白

从长江设计集团获悉,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设计集团董事长钮新强率领国内顶尖的升船机设计、研究团队撰写完成的世界首部《大型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专著正式出版。据介绍,该著作结合三峡和向家坝两座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工程实践,系统论述高坝通航大型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的技术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方法,详细介绍设计中采用的多项创新技术。该书是世界首部系统全面介绍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关键技术的学术专著,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在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设计研究专著方面的空白。

哈医大一院多学科助力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快速根治

将以往经直肠穿刺活检改为经会阴穿刺活检,并将常规的病理回报周期由1周缩减至3天,在本院超声、病理等多学科技术的综合运用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专家与时间赛跑,近日为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成功施行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完整切除了前列腺及精囊,清扫了双侧盆腔淋巴结,使这位老年患者以最小的创伤获得了最佳治疗效果。迄今为止,该院泌尿外科借助快速确诊优势,圆满完成了前列腺癌、膀胱癌、巨大肾肿瘤、肾上腺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数十例。

迄今最大最详细宇宙模拟软件发布,包含2.1万亿个粒子,跨越96.3亿光年

来自日本、西班牙、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法国和意大利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使用世界上最强大的天文超级计算机ATERUI II,历时一年,开发了迄今规模最大、最详细的宇宙模拟软件Uchuu,并免费提供给所有人使用。Uchuu也可以帮助天文学家解释大型星系调查的结果,有望在天文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团队联合研究认为,本世纪30年代中期是载人登陆火星最佳时期

俄罗斯莫斯科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所与德国地球物理研究中心、波茨坦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本世纪30年代中期是载人登陆火星的最佳时期。研究人员模拟发现,在此期间,不仅行星相互排列的位置适当,而且中和危险辐射的太阳活动也有利。

SpaceX再次用单枚火箭实现10飞10回

太平洋时间9月13日20点55分,SpaceX在美国加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用猎鹰9号火箭发射51颗星链卫星,是星链的第30次发射,也是星链卫星升级星间激光通信的首次发射。本次发射使用的一级火箭是第10次执行发射任务,在此次发射之前,这枚一级火箭曾执行过加拿大通信卫星Telstar 18 VANTAGE发射任务、铱星卫星Iridium-8发射任务和7次星链卫星发射任务,本次发射使用的两瓣整流罩也分别执行过其他发射任务。一二级分离后,一级火箭成功着陆在太平洋里“当然我依然爱你”无人驾驶驳船上,这是SpaceX第90次成功回收一级火箭,标志着全球第二枚一箭10飞10回火箭诞生。

11

白垩纪大灭绝后蛇的物种多样性增加

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导致许多脊椎动物消失,但随后存活下来的哺乳动物、鸟类、蛙类和硬骨鱼类的物种多样性迅速增加。不过,此次大灭绝事件对蛇演化的影响一直不太明确。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的研究表明,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或许迅速丰富了蛇的物种多样性。大灭绝事件发生时,包括源于亚洲的蟒蛇和蝰蛇在内的蛇类,以及现今拟珊瑚蛇、细盲蛇、盲蛇在内的蛇类都发生了演化,而且蛇的形态多样性也在大灭绝事件后有所增加。蛇无需频繁摄食的能力,以及天敌和捕食者的灭绝,或许是蛇得以幸存和物种逐渐丰富起来的原因。

减少蛋白质合成错误可延长寿命

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和伦敦医学科学研究所(MRC London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s)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简单模式生物中,减少蛋白质合成错误可以改善健康、延长寿命。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蛋白质合成错误与寿命之间的直接联系。研究者表示,未来将把这一结果拓展至哺乳动物,有望开辟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新疗法。相关论文 9 月 14 日发表于《细胞代谢》。

灵长类动物视觉皮层的神经突触比小鼠少

灵长类动物通常被认为比小鼠更聪明,但美国芝加哥大学(UChicago)和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神经科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猕猴的初级视觉皮层第 2/3 层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上的突触数量,与啮齿类动物小鼠相比要少得多。利用人工递归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小组认为,建立和维持突触的代谢成本可能会使得强大的神经网络更加稀疏。他们将继续研究在大脑发育过程中,突触数量和密度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神经网络,以及这一过程在小鼠和灵长类动物之间的不同。此外,了解神经元突触密度,特别是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的比例,或能为帕金森病和自闭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提供信息。相关论文 9 月 14 日发表于《细胞通讯》。

研究表明女性获得重大研究奖项的可能性依旧不大

一项近期研究发现,虽然女性学者在国际上获得高级别奖项的比例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女性在教授职位上的占比。黎巴嫩贝鲁特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的信息科学家调查了 2001 ~ 2020 年间包括诺贝尔奖、菲尔兹数学奖和罗伯特·科赫生物医学科学奖在内的 141 个享誉国际的奖项,发现分别有 2011 名男性和 262 名女性学者获奖。分析结果显示,在最高级别奖项上性别差距正在缩小,但这一问题依然存在。这种差距在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学科中最大。随着奖项级别的提高,性别差距也会扩大。相关论文发表于《定量科学研究》。

Cell 重磅:麻省总医院发现隐藏在肿瘤中的免疫细胞"枢纽"

来自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麻省总医院、MIT 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这个组织结构有了新的认知。他们发现,在一些人类结肠直肠肿瘤中,免疫细胞聚集成群,就像士兵动员成队一样。通过组合使用单细胞分析和成像技术的独特方式,以及新开发的数据分析方法,科学家们发现了以前在肿瘤中没有观察到的细胞空间组织结构。这项发表在 Cell(细胞)期刊的研究指出,某些类型的结直肠肿瘤中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免疫细胞网络往往更容易被免疫系统 "看到"。这表明含有这些枢纽的癌症可能更容易对称为免疫疗法的抗癌药物产生反应,免疫疗法药物将刺激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来自博德研究所、麻省总医院、MIT 等机构的科学家表示,这项研究可能揭示出免疫疗法如何对其他肿瘤更有效。

本土创新药研究成果首登《自然》子刊封面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教授牵头的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研究(JUPITER-02研究)成果以封面推荐形式刊登在SCI影响因子排名前20位的国际顶尖期刊《自然-医学》杂志(Nature Medicine,影响因子:53.440),这也是《自然-医学》创刊26年来首次在封面上推荐中国创新药物研究。徐瑞华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麦海强教授和陈秋燕教授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

太空经济适用房来了

将一块砖运到火星上的成本可能超过100万英镑,这使得未来在火星建造殖民地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却步。现在,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可能克服这个问题的方法。他们创造了一种由外星尘埃以及宇航员的血液、汗水和眼泪制成的混凝土状材料,这种化合物材料比普通混凝土更坚固,非常适合外星环境中的建筑工作。这种新型材料,称为AstroCrete,其抗压强度高达25MPa,与普通混凝土20-32MPa的抗压强度大致相同。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今日材料生物》。

花瓣弯曲现“彩虹”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花卉正在利用一种材料科学现象,以产生精美的三维花瓣图案来吸引授粉者。花使用几种不同的策略来吸引传粉者。色素中的化学颜色只是这些策略之一。此次新研究发现弯曲产生的“彩虹”对于吸引像蜜蜂这样的传粉者同样重要。这种光学效应是由花瓣表面复杂的纳米尺度的脊状图案产生的,这些脊状图案衍射光线后产生彩虹色,就像在肥皂泡表面看到的那样,但植物是如何形成这些脊状图案的尚不清楚。此次研究表明,植物利用弯曲来精确地改变芙蓉花花瓣表面的变形。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的《细胞—报告》上。

只要几分钟就能组装完整基因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在个人电脑上重建整个基因组(包括人类基因组)的技术。这种技术比目前最先进的方法快100倍,并仅使用1/5的资源。9月14日,相关研究发表于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旗下期刊Cell Systems。该技术使基因组数据的表达更紧凑,其灵感来源于为语言模型提供浓缩构建模块的是单词而非字母。

中外科学家合作开发新型仿生免疫调控策略治疗慢性牙周炎

2021年9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刘尽尧教授、陆尔奕教授团队与哈佛大学陶伟教授团队合作在Cell姊妹刊Matter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Biomimetic immunomodulation by crosstalk with nanoparticulate regulatory T cells”的新研究。本研究开发了基于调节性(Treg)细胞膜包覆纳米颗粒的仿生免疫调控策略,这一人造纳米Treg细胞通过与靶细胞的直接接触而发挥多重免疫调控作用,从而有效减缓了慢性牙周炎的进展。刘尽尧教授、陆尔奕教授和陶伟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双博士为第一作者。

科学家合成金属-金属卟啉框架高效催化卤素键反应

近日,北德克萨斯大学马胜前课题组报道了金属-金属卟啉框架(MMPF)的合成及其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该框架由定制的多溴卟啉配体构成,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为Diels-Alder反应提供合适的卤素键反应场所。2021年9月8日,该研究成果以“Functional Porphyrin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s a New Class of Heterogeneous Halogen Bond Donor Catalyst”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产业

甘肃秋季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甘肃省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从2024年起普通高考将实施“3+1+2”的新方案。根据方案,“3”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首选科目,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2”指再选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

清华大学:医学院李海涛课题组在组蛋白识别上取得新进展

清华大学医学院李海涛课题组于《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期刊发表题为“PHF14的PZP 结构域二分法识别组蛋白 H3 的分子基础”的研究论文,报道了 PHF14(植物同源结构域蛋白 14,Plant homeodomain finger protein 14)蛋白作为一种新鉴定的组蛋白 H3 阅读器,通过其 PZP(PHD1-Znk-PHD2)结构域,以“二分法”识别组蛋白 H3 氨基端柔性尾巴 1-34 的独特机制。该工作揭示了 PZP 结构域家族新的组蛋白结合活性,并在分子水平上阐释了 PHF14 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

北京大学:陆林院士团队揭示肠道菌群参与介导睡眠剥夺引起的认知受损

最近,精神病学领域顶级期刊 Molecular Psychiatry 在线刊登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团队题为“Gut microbiota modulat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duced by sleep deprivation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通过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首次从“微生物-肠-脑轴”角度揭示了睡眠剥夺导致认知受损的机制,为防治睡眠不足导致的认知障碍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为通过干预肠道菌群治疗相关神经精神障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南京大学:生科院李根喜教授课题组在新冠肺炎病毒检测新方法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根喜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生物分子工程及临床检测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基于生物传感的分子诊断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中科院:睡莲属植物细胞器 RNA 转录后加工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利用 PacBio Sequel 平台的三代测序技术和 Illumina Hiseq 平台的二代测序技术,选择被子植物基部类群睡莲属植物品种黄乔伊(Nymphaea ‘Joey Tomocik’)为研究对象,获取了其细胞器基因组和转录组序列。

11

上海高校青年基金获资助项目数量翻倍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2021年度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上海高校晒出一张亮眼的成绩单:从立项数到资助金额,都呈现大幅增加。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总数排名全国第一,超过第二名学校2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基金获资助总额从2016年的2.6亿元上升到今年的4.6亿元,获资助的项目数量也翻了一倍。

同济汪品先院士与夫人孙湘君教授捐赠两百万,设立海洋奖学金

9月15日,年已85岁高龄的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与夫人、著名孢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孙湘君共同捐赠多年积蓄200万元人民币,在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立“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用于奖励有志于从事海洋科学及相关涉海研究和技术研发、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和研究获得创新成果、具有科研潜力的同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据介绍,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由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管理,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负责具体评审事务。海洋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根据本金增值及新增捐赠情况,并结合工作实际,决定每年度奖励名额、奖金额度。

一周热闻

2021自然科研全球影响力大奖入围名单

经过一系列严格、独立、公正的审查与评选,2021年度自然科研全球影响力大奖(Nature Research Awards for Driving Global Impact)的入围名单现已出炉。有8位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科学工作者,从为数众多的申请人中脱颖而出,同时感谢他们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的不懈努力与卓越贡献。他们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旭、巴基斯坦国家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研究所首席科学家Muhammad Afzal、厦门大学教授侯旭、Sound Forest Lab的首席研究员Zuzana Burivalova、伦敦大学学院副教授Brenda Parker、澳大利亚沃尔特伊丽莎医学研究所人口健康和免疫部门的负责人Sant-Rayn Pasricha、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助理教授James Hassell、奥克兰大学的副教授Helen Petousis-Harris。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6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