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成人和儿童的存活率都很低。大多数类型白血病的病因未知,根据病程主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马光辉、魏炜课题组提出一种“仿生递送”新策略。他们与北京大学马丁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李玉华开展了紧密合作,利用体内存在的天然铁蛋白颗粒(Fn)作为药物载体,解决了Fn高效装载ATO的难题并实现了靶向递送,显著抑制了多种白血病的进展。
仿生递送的原理是基于体内天然颗粒创建药物载体,并借助体内固有路径靶向递送药物。其优势是能够克服体内复杂环境和多重屏障,并且具有较高的成药性。
研究团队首先收集大量临床外周血和骨髓样本,发现健康样本中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的CD71表达水平较低(平均阳性率<10%),而患者样本中白血病细胞的cd7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平均阳性率>90%)。CD71的特异性高表达不受限于白血病的类型和进程,证明了其作为白血病细胞广谱靶点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提出利用CD71配体Fn作为载体靶向递送ATO,以此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
实验显示,静脉注射后,砷基铁蛋白可以借助CD71的识别,靶向富集于白血病细胞,并在胞内酸性溶酶体中选择性释放活性三价砷,高效杀伤白血病细胞。
研究人员认为,这意味着,上述仿生靶向递送策略显著提高了临床砷制剂的耐受剂量,并且将适应症扩展至急性髓系、急性淋系和慢性髓系等多种白血病类型。
同时,研究团队在临床样本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模型上证明,砷基铁蛋白可显著抑制多种白血病的进展,效果显著优于现有的单独ATO和联合化疗策略。
研究人员表示,上述成果仍属于临床前研究,实际临床疗效仍有待进一步验证。鉴于Fn为人体内源组分并且ATO为已批准用药,该制剂具有较好临床转化潜力。他们正在按照相关要求,合作推进后续的研发和转化。
该研究论文题为“Ferritin-based targeted delivery of arsenic to diverse leukaemia types confers strong anti-leukaemia therapeutic effects”,已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原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1-00980-7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